幼儿教师免费课件,幼师得力助手!
教案、课件、资料,一应俱全!

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时间管理中这个关键齿轮

【幼师宝】2000多G内容,终身免费更新    |    快来体验【智能幼师】,感受智能魅力!

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时间管理中这个关键齿轮-幼师课件网第1张图片

本文来自熊辉与华章的对谈,小颠菲整理。

熊辉,中科大数学博士,澳门城市大学数学教授,心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之前我们在《终于有人把时间管理说到点子上了》(文末有阅读链接)中提到,时间管理的目标,就是以尽量短的时间完成甚至做好一个任务。

我们通常会认为孩子不够专注或是做事不认真,就会做得慢,只要把孩子的专注力培养好,孩子的时间管理就能做好。

然而,熊辉博士在对谈中指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除了专注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是需要刻意训练的

01

时间管理问题,让专注力背锅

经常听到家长忧心忡忡地问:

“我孩子写作业总是各种磨蹭、小动作,是不是专注力有问题啊?”

“会不会是子产品玩多了。注意力被破坏了,导致坐不住啊?

其实,在时间管理的问题上,我们常常让注意力来背锅。

要解释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注意力与专注力。

专注力是指我们在一个任务上能持续关注多长时间的能力。

12 岁以下的孩子,专注力一般不会超过 25 分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小学一节课安排 45 分钟的原因,一节课大概两三个话题就可以把孩子的专注力持续抓住。成年人会稍长一些,比如搞数学的人有可能会更长一些,这种叫专注力,跟注意力没关系。

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时间管理中这个关键齿轮-幼师课件网第2张图片

比如孩子在做作业的过程中,注意到桌面上有苍蝇或是窗外有小鸟飞过,这属于注意力。有的孩子能同时注意多个事物,有的孩子只能注意一个事物,这与专注力无关。孩子在做作业过程中思考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才是我们说的专注力。

如果我们对专注力没有正确的理解,就容易把孩子的正常表现解释为专注力有问题,其实并不是。孩子的专注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3~4岁的孩子,专注力最多就5分钟;

4~5岁的孩子,大概可以持续5~10分钟;

6~7岁的孩子,大概10~15分钟;

8~9岁的孩子,大概15~20分钟;

10~11岁的孩子,可能就可以维持在20~25分钟;

12岁开始,就基本可以维持在25分钟左右,处于人类的平均水平上了。

我们对孩子专注力的观察,需要对应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去理解。

很多孩子其实并不缺乏专注力,但仍然做不好时间管理,有可能是转换力不足所致。

02

时间管理的关键齿轮

转换力是指在不同任务之间切换的能力。

我们每天不可能只干一件事,每个人都需要在各种任务之间不断切换,不只是孩子,哪怕是我们大人在任务之间来回切换有时也很难适应。

我们经常会碰到这种情况:孩子在外面玩得好好的,突然叫他回家,他会很不愿意;或是孩子正在做作业时,突然喊他去吃饭或冲凉,也会表现得很拖拉。这就是我们是否有能力在不同的任务之间切换。

一般情况下,当我们在任务与任务之间切换时,注意力会发生蔓延,就像大自然中,气体在某一温度或一定的压力条件下会转化为液体﹐这种温度和压力就是转化的临界点。

同样地,任务切换的过程中,我们的注意力处于散漫的状态,这种临界点转换也是需要足够条件支撑,才能进入下一个任务的。

比如我们过十字路口时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这时我们的注意力就必须蔓延。所以注意力蔓延是正常的,不必过于纠结,关键是能不能顺利切换任务。转换不顺畅甚至产生冲突,就会成为时间管理的卡点。

孩子每天要完成的任务有那么多,如果每次转换都不顺畅,无论我们的时间表排得多完美,也是很难完成的。

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时间管理中这个关键齿轮-幼师课件网第3张图片

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有课间十分钟的设置。孩子上一节课学语文,下一节课学数学,中间这十分钟就是用来转换的。转换力不足的孩子,有可能在数学课上还回味着语文老师讲的内容。所以课间活动某程度上来说也是在为孩子的顺利转换提供条件。

这种转换力的训练,学校其实一直在做,只是很少会有老师跟家长分享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但现在有些学校以“孩子安全”为名,限制孩子的课间活动,其实是变相剥夺了孩子的转换力训练。所以很多家长也许从来没意识到可以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孩子的时间管理。

当孩子在时间管理上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去观察一下:孩子从一个任务转换到下一个任务时,轻松吗?

03

允许孩子有计划地“浪费”时间

我们可以利用番茄钟工具来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和转换力,当然,前提是要匹配孩子所处年龄段对应的专注力时长来设置。

比如六七岁的孩子可以按15+3来设置,即15分钟是完成任务的时段,3分钟自由活动。12岁以上的孩子就可以设置25+5,以此类推,根据孩子实际的专注力时长来调整对应的设置。

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时间管理中这个关键齿轮-幼师课件网第4张图片

比如我平时喜欢吹箫,有时候工作累了,也随手拿起书架上的箫吹几分钟,后来时间长了,我发现,只要拿起来吹一会或者哪怕摆弄一会,我就会放松下来,然后很快就能全身心投入到下一个任务中。

平时我们也可以这样帮助孩子锻炼转换能力。比如唱首喜欢的歌,做几组简单的运动或其他任何孩子喜欢的活动,慢慢地,这些在两种任务之间的自由活动,就变成一种类似于仪式感的活动,帮助孩子更好地进行任务切换

不管是任务与任务之间切换的临界点,还是专注力持续时长即将耗尽的临界点,只要有了这个固定的小设置,哪怕只是半分钟或1分钟,都能帮助孩子更好地转换。

不过这里必须提个醒,如果是把番茄钟拿来作为每日家庭作业的练习,番茄钟也会有副作用,有可能造成孩子的拖拉。

比如孩子明明20分钟就能完成一项作业,但我们设置的任务时段是25分钟,这样孩子就有可能变得拖拉。所以我们需要提前跟孩子约定,如果他在设定时间之前提前完成的话,多出来的时间可以自由活动。孩子为了赢得自主活动的时间,自然会在任务时段更专注。

这样就可以让孩子自己进入临界点转换,然后重新聚焦到下一个任务中。

切记两点:

任务时段的设置,避免用自己的标准去对照孩子的专注力时长;

自由活动的时段,真的能给孩子最大的自由,无需纠结这些自由活动有没有用,有没有意义。

只要是孩子自己喜欢的,在约定时间内进行即可。有的孩子喜欢玩游戏或看视频,有的孩子想找同学聊天,有的希望家长陪着做手工等,我们都不妨积极配合,这也会让孩子获得自主掌控感,更有动力完成任务。

毕竟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做好时间管理。如果这种短暂的“浪费”能换来每个临界点转换流畅,让专注力无限续航,那就是“充电1分钟,专注半小时”,这不就是时间管理的最高境界了吗?

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时间管理中这个关键齿轮-幼师课件网第5张图片
【推荐阅读】

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时间管理中这个关键齿轮-幼师课件网第6张图片

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时间管理中这个关键齿轮-幼师课件网第7张图片

End

关于不同任务之间的转换力,你有什么观点或者经验,欢迎长按识别下面二维码,进入「全村家庭教育交流群」,我们继续一起讨论~

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时间管理中这个关键齿轮-幼师课件网第8张图片


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时间管理中这个关键齿轮-幼师课件网第9张图片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优师教研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
幼师课件网 » 大部分人都忽视了时间管理中这个关键齿轮
分享到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