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开始之前,想先跟大家说一下,微信最近改了推送规则,如果不常读、不加星标,就没办法收到咱们的信息了。为了不失联,大家一定要动动手指,按照以下方式点亮【星标】——
前段日子,“朋友家12岁儿子从15楼跳下”的悲痛消息,上了热搜。
不久前,她还在小区里,见到朋友家12岁的儿子,戴着斯文的眼镜,像风一样骑着自行车疾驰而过。
但2天后,再见那个少年时,他已经成了一具冰冷的尸体。
原因是,读六年级的孩子,想买一个电话手表,被妈妈不耐烦地拒绝了。
爸爸因为暑假期间,孩子沉迷电子产品,心里本来就窝了一肚子火,借由“买电话手表”这件事儿,又把孩子臭骂了一顿。
被妈妈拒绝又被爸爸责骂的少年,回到自己房间关上房门,而后从15楼窗口纵身一跳。
孩子自杀后,爸爸去买了孩子生前心心念的那款电话手表,给孩子戴到手上。
但,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再也不会醒来,为拥有了梦想中的电话手表,而欢呼雀跃。
“这两天,我内心翻江倒海,每每想到这个孩子,就一声叹息。”
发布消息的网友说,朋友家儿子逝去后,她跟自家女儿相拥聊到深夜,零零碎碎说了很多,关于生命,关于教育,关于人生之体验,关于亲密之情感……
她希望更多父母,能避免朋友家的悲剧,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困境,用爱和教养陪孩子从黑暗抵达光明。
“朋友家12岁儿子从15楼跳下”上了热搜后,有个点赞极高的评论,让我看得心有戚戚焉:
“绝对不是一个电话手表的问题,这背后其实是父母和孩子关系的问题。
如果父母能和孩子良好沟通,倾听孩子的心声,就算不买电话手表,也能给予孩子理解和安抚,而不是责骂和羞辱,孩子不会跳楼。
准确地来说,是他和周围人的关系,尤其是和父母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但年幼懵懂的少年,没有能力和办法,改变强大顽固的父母。
青春期的冲动,让他在自暴自弃和悲观绝望中,通过伤害自己的极端方式,让父母永远停留在懊悔和自责中。
那个孤注一掷的孩子,不过是在通过毁灭自己的方式,唤醒父母,让大人明白真正有错的是他们。
那么,一个相对合格的父母(没有完美的父母,相对合格的父母就很好),要怎么处理和青春期少年的关系呢?
这让我想起马云和他妻子张瑛女士,在儿子身陷网瘾后的做法——
张瑛在有篇叫《我的先生马云》的文章里,写到她和马云当年离开教师队伍,创建阿里巴巴,每天宵衣旰食,忙得脚不连地,根本没有时间管儿子。
后来,他们的事业越做越大,12岁的儿子进入青春期,却成了“阿里巴巴的牺牲品”。
他经常和同学一起逃学到网吧里,玩得晕天晕地,忘记回家。
一开始,教师出身的马云,像对自己的学生那样,板起脸当起教导主任,对儿子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论网游的危害,论读书的重要。
“我不回家!你们都不在家!我回来也是一个人,无聊!还不如待在网吧里。”儿子咆哮道。
这时候,马云和妻子意识到,教育孩子,比创业难搞多了。
思来想去后,马云对张瑛说:“你辞职吧,咱们家比阿里巴巴更需要你。儿子变坏了,多少钱都拉不回来。”
张瑛历经“凭什么让我辞职?我也是阿里巴巴创始人”的心理不平衡后,还是回归了家庭:
母爱最终战胜了女强人的事业心,不是说事业不重要,女人就活该为孩子牺牲,而是说孩子出现了问题,为人父母需要及时归位。
张瑛回归家庭后,马云也没有当甩手掌柜,而是和妻子一起制定了“挽救儿子”的作战计划:
01.
正反馈“放纵计划”
给儿子200块钱,让他在网吧里玩三天三夜不要回来,但回来后,要说出一个玩游戏的好处。
但玩了3天3夜从网吧回来后,猛吃一顿妈妈做的饭菜,又蒙头睡了一觉,才来找父母汇报心得:
“又累又困又饿还花钱,除了当时觉得刺激,事后想想很没有意思。”
02.
“温暖计划”
中午时间紧张,她去农贸市场买好菜后,做好两荤一素一汤,坚持开车送到儿子学校门口,还搭配儿子最爱吃的水果。
她每天坚持亲力亲为,就是为了让之前认为“爸妈的事业比我重要”的儿子明白:“原来,妈妈这么爱我。”
张瑛辞职半年后,儿子不仅成功戒掉了网瘾,而且在班级中的位置,提升了17名。
重要的是,儿子从一个内向郁闷的少年,变成了阳光开朗的孩子,和老师和同学的关系好了很多。
他在现实生活中,和更多人发生了交往和联结,得到自信和肯定,就不再沉迷网络世界里,寻求刺激和认可。
张瑛和儿子的关系越来越好,娘俩经常手挽手出去散步。
在儿子的建议和推荐下,张瑛还改变了又冷又硬的着装风格,穿上了美丽优雅的长裙,舒展美丽得惊艳众人。
张瑛陪孩子度过叛逆青春期的这段自述,让我感动,也让我再次确认:
一个孩子,捋顺了和父母的关系,才能捋顺和自己、和学业、和他人、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马云的妻子张瑛也好,隔壁把孩子抚养得很好的老张家的妻子王英也好,她们都做对了这两件事——
01.
第一,允许孩子试错,也给孩子改错的时间。
作为家有青春期少年的妈妈,我复盘了网络上和现实中很多亲子关系的悲剧,无一例外地发现了这样的现象:
很多悲剧的源起,是父母不允许孩子试错,试图牢牢攥住对孩子的控制权,最后如愿赢了孩子,却永远失去了孩子。
不给孩子买电话手表的父母胜利了,但他们没有了孩子。
把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要的父母胜利了,但孩子抑郁了。
总认为孩子必须听自己的父母也胜利了,但孩子和他们的心越来越远了。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赢得孩子,而不是为赢了孩子。
赢得孩子,是维护孩子的想法和尊严,给孩子试错的机会,给孩子改错的时间,陪孩子找到修正的路径,和解决的方法。
而赢了孩子,是用控制和惩罚的手段,让孩子成为一个失败者,并在叛逆或绝望中,一步步走到父母的对立面。
02.
第二,孩子周围的磁场好了,他的问题就解决了。
我家儿子在小学4年级时,曾出现过短暂的厌学情绪,沉迷网络游戏,成绩一度下滑。
那段时间,我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忙乱,和孩子爸爸多有争吵,和周围人的关系也很紧张。
孩子是家庭关系的体温计,孩子出现了发烧症状,其实是他的家庭关系生了病。
后来,我调整了工作的节奏,和孩子爸爸多次沟通,陪孩子运动和旅行,孩子不再厌学,爱上打球和跑步,成绩也稳定下来。
孩子戒掉厌学、网瘾、躁动等不良习惯,不是他自律了,而是他周围的能量场变了。
父母关系改善了,家庭磁场稳定了,父母和孩子更相亲相爱了,孩子自然就变了。
当孩子在生活、学习和运动中,拥有更多主动权和自信感时,他就不会在虚拟网络和陌生人群中,寻求安慰。
他拥有足够多的爱和尊重,才会在良好关系中,自我调整,穿越黑夜,拥抱光明。
亲爱的大人,你要知道,孩子身上的每个问题,都是我们靠近爱的礼物。
树妈说:
另外文章之后,还有份礼物想送给大家。上次直播华熙生物的时候,咱们在群里送过好几波肌活面膜给大家试用,后台有妈妈说没抢到,所以我又准备了一批,下周会在群里免费送给大家。
还没有入群的妈妈,一定要扫码入群。咱们还要很多免费试用和福利抽奖,因为数量有限,也是给群里的妈妈专属,所以大家一定别忘了加入进来哈。

微信创作者助手@微信时刻" data-nonceid="11451962172566356932" data-type="video" data-mediatype="undefined" data-authiconurl="https://dldir1v6.qq.com/weixin/checkresupdate/icons_filled_channels_authentication_enterprise_a2658032368245639e666fb11533a600.png" data-from="new" data-width="1080" data-height="1920" data-id="export/UzFfAgtgekIEAQAAAAAAvWAPRTmCuQAAAAstQy6ubaLX4KHWvLEZgBPE44NILlVQTYuGzNPgMIs6iTVDUc2UUupPsVGlBH5n" data-isdisabled="0" data-errortips="">
文章来源:本文转载于闲时花开(xsha369),作者刘娜,心理咨询师,情感专栏作者,原创爆文写手,混迹媒体圈十余载,发表文字量百万字,能写亲情乡愁故事,也会写教育职场热点。
〖 亲爱的们,看完记得在文末点个“在看”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小树妈妈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