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赵芸幼儿园管理随笔
培训 / 咨询 / 指导
第21篇原创文章
不是立志做好幼儿园的管理者,最好不要占着这个位置耽误了团队。
1
在幼教管理者的8天体验营园长每天分享的感悟里,我看到了这样一段话:希望我能学好管理,然后幼儿园管理好了我就可以去带情商课了。
看到这样的学习目标我表示无语,还想揍人。
不知道这位园长的团队成员看到后会不会感觉前途无望:原来,自己的领路人心不在此,还要我们坚守。
团队的动力是不是会慢慢变成“赶紧让翅膀硬了,我也要单飞”?
同时,情商不是课程,是要融入到幼儿园团队中的精神。这样误读情商,不也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的愚蠢行为吗?
这就像企业老总说:我赶紧把公司治理妥当,这样我就可以安心去给客户上思想政治课了。
你瞧,幼儿园里就有这样转脑子的园长,我啼笑皆非又着急。
找不到学习管理的真正目标,永远是缘木求鱼,耽误自己是小,团队跟着消极怠工是大。
毕竟老师的身后是孩子们和一个个家庭,希望小日子更加和谐的家庭。
手握众生,领头羊不知道路怎么走,关系羊群的生死啊!
2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爱丽丝说。
“那要看你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摘自《爱丽丝梦游仙境》
天助要先自助,自己没有清晰的方向,别人的观点再好,也不能转化为自己有效的行动。
如果园长使命不清,团队去向哪里?
我理解园长的不易,知道大家也从未停止过探寻成长之路。
我们因为想要提升自己不断选择学习目标,可是自己的能量不够就会被能量更强的人影响,今天学这个,明天跟随那个,在焦虑和缺失中挑挑拣拣,学来学去哪个都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
永远在别人的高能量场里晃来晃去,感觉自己进步,回到现实中没几天就原形毕露了。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
可是,唤醒我们的永远不是早上的闹钟,而是使命。
所以,做管理者需要知道自己唯一的使命是焕发自己的内驱力,创造自己的能量场去影响和带领属于自己的团队,是离开了任何人也能自律自强,是能精神和行动都自动自发。
能引领和示范,才是一个领导人最应该做到的事情!
学管理,就是学习这个心态!成为一个有定力,有目标,有精神的领袖!
你要随波逐流还是找到自己的天赋才华?是要迷失在舒适圈还是要突破自己的任性?都是你的选择!
3
也有管理者说,我也想知道怎么找到自己的使命,我不会啊!
不是不会,是利己的欲望太多,忘记了利他。
什么是利己,不是要金钱、要名利、要地位、要房要车要分红、要爱要抱抱,是要这些东西来填补自己空虚、恐惧、担心、害怕、无助的感觉,是以为有了这些就会平和、宁静、幸福。
怕自己没有,当然无暇顾及他人,只顾着让自己安心。
所以嘴上说开幼儿园是为了孩子,可能是需要受人尊敬的虚荣心;
墙上贴的使命是“爱孩子”,可能是自己需要更多的爱,希望得到交换;
派老师出去学习表面为老师成长,可能是看到了项目投入带来的利益;
和家长沟通、开会、举办活动目标写着家园共育,可能是企图更多的生源带来的效益…….
使命?无暇顾及。
因为恐惧抓取,渐渐迷失了自己的初心,时间久了,麻木到自己都忘记了为什么而做。
有人说,不怪我,我的原生家庭和童年经历塑造了我,我也很难。
我理解成长不易,但是成熟的人只关注改变自己,不会再翻旧账让他人改变。
退一万步讲,父母即刻重生成你想要的样子,你身上已经形成的旧习、恶念是不是还要自己的力量来改变?和父母、环境何关?
清理自己的旧有思维,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
不如不要总花时间追寻自己我为什么会是今天这样,更该做的是:知道我要成为什么样子,然后去实现。
就像有句话说:别说不会爱,去爱就对了。
4
有一件事细思极恐。
我们是领袖,有一群因为热爱幼教事业、喜欢孩子而来的老师在跟随着我们。
她们怀揣梦想,因为信任进入这个行业,进入你管理的幼儿园,却最终失望而离开或始终无所建树时,作为领袖,我们是否会问自己,我做好这个领袖的担当了吗?
90%的幼师是因为喜欢这个行业进入,80%的老师职业倦怠后不离职是因为“不舍得孩子”。
没有离开的老师,看着园长的背影成长,有样学样,一代代轮回。
老师们如此,孩子们又得到什么?家长对幼师群体何来尊敬?
所以我想揍那个要去上情商课的园长。
可以选择不做领袖,但是不要占着这个位置,误国误民。
作为管理者的意义,需要我们清晰。
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