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管理
案例分析
今天说说一篇真实的案例。
事件发生时的情况
事实:中班的孩子们共25人周五外出远足,早上9点出发,在离园800米外的小公园活动后返回幼儿园。
随行老师三位,家长义工10位。老师在队伍的前部一位、后部两位。家长分布在队伍中。
回程中,在距离幼儿园大门口50米的地方有个路边井盖,如花似玉的小女孩菲菲行走中被突起的路面绊倒,头部触地,正好额头磕到井盖上,鲜血直流。
距离菲菲最近的家长义工夫妇第一时间送孩子到附近医院,班主任和副园长随行,并立即通知菲菲的妈妈。
医院急救科转皮肤科,菲菲额头伤口缝合9针。一道很触目的伤疤包在了纱布下。
菲菲的妈妈、奶奶、爷爷都到了医院。爸爸出差,听说后正在外地返回的途中。
家长们的情绪
生气、愤怒、抱怨、伤心、心疼、难过、懊恼……
菲菲是幼儿园出了名的小美女,从小健康,药都没吃过几回,家里的心尖尖,奶奶爷爷的命根子。
妈妈哭的伤心,对老师爱答不理,奶奶一直在问当时的情况,爷爷有心脏病,不敢生气,站在旁边不住的运气深呼吸。
送菲菲到医院的家长是两口子,看到当时菲菲跌倒的过程,和菲菲的家人讲述了当时的情况,也很心疼菲菲。
中班的其他随行义工家长都在群里问菲菲的情况怎么样了,大家也都很着急。
老师们的情绪
害怕、担心、惶恐、心疼、自责、内疚、无助
班主任老师当时没在菲菲身边,看到菲菲头上流血赶紧找纸巾按住就送医院,吓得够呛,也恐惧家长的指责。
没有去医院的老师暗自担心,不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家长会不会来闹。
副园长很忐忑,心里想到最近刚听到的家长索赔事件:同城另一家园的小男孩和小朋友打架,下巴只缝了三针园里还赔了1万块钱。
这可是小女孩,又在脸上,又是9针,家长会要多少钱啊?还要面对菲菲一家人的脸色,想想就犯怵。
如果你管理的幼儿园里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接下来作为园长你会怎么处理,让危险化为机遇呢?
MINIMAL
LIFE
先处理危险
首先,要全园上下一心,处理事件本身:
主动沟通
班主任老师、副园长、园长统一话术,大家表现的感受相同。(这是园里长期培训沟通话术的结果)。
我们的话术要点:
1、反复表示心疼菲菲,心里非常难过;没有照顾好孩子,心里非常内疚;
2、反复表示同理和共情:如果是自己的孩子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会非常难过、担心,理解菲菲家人的所有情绪。
3、反复表示只要齐心合力医治,孩子年龄小恢复快,现在医术超绝,伤疤会恢复的很好,给家长吃定心丸。
表示诚意
让家长感受到园里对菲菲的关心和高度重视:
1、在医院时刻呵护,给孩子准备食物和饮品,治疗结束后带回菲菲家里。
2、认真和医生沟通,用最好的药品、请最好的专家。
3、拆线前的一周内每天风雨无阻的去探望孩子,每次精心准备各种菲菲喜欢的礼物,让孩子期待老师和园长的到来。
4、在探望期间对菲菲在园日常生活多表扬和鼓励,让家长感受到园长和老师的用心。
5、拆线后班级三位老师定期继续探望,并电话问候,让家长体会到老师的细致入微。
解决家人的情绪
菲菲一家人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家里的话语权不同,园里开会逐一细致分析,区别对待。大家认为:不能让家人聚在一起,和园方面对面,这样不好把控沟通的结果。
1、菲菲爷爷:名副其实的一家之主,有心脏病。老师们多次和老爷子聊病情,耐心倾听老人家对病情的担心、看病遇到的困难,多表达对老人克服病情的佩服,让老人感觉到被关注和温暖。
同时,也给菲菲爷爷介绍孩子在园时老师对菲菲照顾的细节,让老人感觉到老师们也很不容易。
一来二去,爷爷和老师们相互更了解了。
2、菲菲奶奶和妈妈:心疼孩子,但是听爷爷的意见。老爷子没对老师说重话,两位女士心有埋怨也没好意思多说。
3、菲菲爸爸:园长专门找到合适时间单独见面拜访。菲菲爸爸强势但善良,经常不和孩子见面本来就有愧疚,难免情绪发泄到老师身上。
园长倾听菲菲爸爸的抱怨和指责两个小时,最终对菲菲爸爸提出的远足安全改善措施全部接纳,并承诺开家委会,专门讨论远足安全保障问题。
菲菲爸爸感受到园方的诚意,菲菲拆线后没有再提其他要求。
关注家长群的情绪
中班家长们看着事件的发展,园里也担心家长以后有样学样,所以在群里及离园时专门安排老师主动解答家长的疑问:
1、主动汇报菲菲的伤势,让家长知道实情从而不乱猜测;
2、主动以图文的方式在家长群汇报家访的情况,让家长感受到园方的尽心尽力;
3、园方主动组织家委会,提议家委会共同商议以后远足活动的安排,让家长看到园方改进的决心。
再化危险为机会
由于园方的妥善处理,最终菲菲一家在菲菲拆线后没有提出任何过分要求。
菲菲也在休息一周后就按时入园,菲菲爷爷和老师们更加亲密友善了。老爷子接孩子的时候常常和老师们聊一会天才离开。
事情解决了,但是后续问题也要解决:
户外远足有这么大的风险,以后每周五早上还带不带孩子们出去?
如果再出现这样的事件又怎么办?不是每次都运气好遇到通情达理的家长。
有10个家长义工照顾孩子都能出现安全事故,义工到底有没有用?
老师们也在担惊受怕,会不会对以后每周五带孩子外出远足有抵触?
怎么样决策才合理呢?
从根源解决问题
这一次事件的结束并不是真正的结束,最重要的是汲取经验,以后不再发生,让远足真正成为幼儿园户外活动的亮点!
召开家委会
若要统一思路,一定要有群众基础。
召开全园家委会,班主任老师全部出席,共同讨论远足的可行性。(前提是幼儿园的家委会确实存在并且家委会成员确实给力。)
讨论结果说明,家委会的家长都很喜欢远足,还是挺肯定园里的这项活动的,毕竟孩子们确实更加见多识广。
制定安全预案
以前园里的应急预案都是应付检查的。
从这次事件开始,每月初制定本月的四次远足计划时都会召开家委会,各班认真分工、讨论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案,并由专人负责撰写远足计划及安全应急预案。
义工的工作范围也不再是只和自己的孩子愉快的玩耍,而是变成认真照顾好分配的孩子们。
调整老师心态
有好事,是老师的功劳。有麻烦,是园长的担当。
有句话说“别怕,有我呢!”会让老师安心的带孩子们去远足。
至此,园里的远足风雨无阻,孩子们春天看花、夏天看虫、秋天看叶、入冬观雪。
岁月静好,家园共育更加自然和谐。
每一次危险的背后总会跟随意想不到的机会。认真总结、查漏补缺,反而会让园务工作越来越好。
番外
菲菲的爷爷心脏病住进了医院,菲菲爸爸水滴筹手术费。
园里的所有老师都捐了钱,园长发动认识的全国园长捐助。
募集的手术费是全部水滴筹募资的三分之二。
好人必有好报!
-end-
更多系统幼儿园管理培训内容,不要错过线下-北京-10月26-11月1日
《家园共育型幼儿园标准化管理培训》
秀 米
微信号|xiumius
新浪微博|秀米XIUMI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赵芸幼教管理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