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师都知道,要上好一节美术课,即使经验丰富的专业老师,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她需要规范的教学流程,需要能够很好的照顾到孩子们的情绪,及时地处理好突发情况,确保每个流程都能够按照预定时间流畅的完成,这是上好一堂美术课的基本且必备的条件。
(创意美术课件170节,获取资源添加烈儿老师微信:yhm5201014)
看到这个前言介绍,有的老师在想:我们每天都在上各式各样的课,美术课岂不是信手拈来,其实不然,一堂优质的美术课,需要做好课堂前期准备、上课流程、分享活动,课后总结,沟通孩子家长,每一个步骤都要做好,烈儿l老师给大家讲解如何上好一堂美术课。
1
课前/准备
充分的课前准备,是轻松完成上课流程的基础
每一节美术课前,我们都要做好课前准备,首先,我们要认真梳理整堂课的流程思路,授课课件、引导孩子的教学道具、绘画材料以及课堂延伸的小知识,小故事。
2
上课/导入
通过趣味小环节,让孩子互动学习
在课堂引导环节,我们如何借助课上体验让孩子们更好的去感受、理解我们的课程呢?
首先,我们用课前准备的贴合课程主题的教学小道具和小游戏,比如猜谜语,趣味问答等方式,让孩子们互动到我们的游戏中,并且成为互动的主角,让孩子们主动地理解课程的意义,引导孩子用绘画的方式呈现出他们的创意。
其次,我们在使用道具的时候,需要用到一些简单易懂的互动教具,以及符合儿童趣味性的小游戏,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更乐于参与进来,勇敢的说出答案。
3
课上/创作
尊重孩儿童思维方式,引导孩子完成创作
课前准备充分,上课引导做得好,我们的上课流程才能顺畅,孩子们的创作才能得心应手。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松懈,在课程中,老师需要做的是走到孩子们中间,帮助孩子们在他们的思维基础上引导、发散思维,让孩子的作品和课程主题相吻合,同时,又让孩子们的画作和创意更加丰富多彩。
注意:在引导过程中,老师要适当提出一些小创意,小亮点,小提示,让孩子作品创意更加饱满生动。
4
分享/沟通
抓住孩子特点对孩子的作品进行积极评价
孩子的作品完成啦,分享环节同样重要,作品评价可以让孩子自己说或者由老师来评价,老师在评价时以激励和夸奖为主,夸奖的时候不要泛泛而谈,一定要抓住孩子作品自身的特点,比如作品的色彩或者形体。不要让小朋友互相评价奥,因为“童言无忌”,小孩子对待事情又特别认真,如果小朋友听到不恰当的评价,会打击他们的积极性。
课后和家长的沟通也同样不能忽视,要让家长们了解:孩子的画不是通过眼睛看的,而是通过耳朵听的,要倾听孩子对自己作品的理解,对自己作品的遐想。通过画面,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孩子天马行空的想象,而不是画的像不像。
孩子们的天性和创意思维,才是我们更应该去引导和守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