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间,已经在新蕾幼儿园实习两个月了。刚踏进新蕾时,是陌生的、紧张的,在校领导、老师的支持与帮助下,我渐渐地熟悉了幼儿园的工作,感到不再陌生,并且也能主动地做相应的工作。在小班入学初期,与小一班孩子还未见面时,我充满着期待,但等真正开学幼儿入园时,面对各不相同的孩子,让我感到十分的困难与乏力,有幸的是,园内的老师鼓励我、指导我,我也慢慢地了解小班幼儿的特点,从起初的毫无头绪也变得比较自信起来,从而逐渐地融进了小一班集体当中。在这两个月里,我深深地感悟到什么叫“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即使时间不长,但学到的、收获到的比从书中学到的多得多,在实践中也认识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并且也有着对接下来的计划的思考与安排。接下来,我将从几个环节来总结过去两个月的实习体会。
首先,先是对过去两个月的实习进行反思:
一、在对幼儿的关注方面中,我发现我会更多地关注一些善于表现自己、主动与教师亲近、或比较吸引教师注意的幼儿,而忽视了另外的幼儿,在看平时拍摄幼儿的视频时,我察觉到自身会忽略掉平时少接触的幼儿的声音,忽视了他们,我认为这一点是十分不好,会间接地伤害到一些敏感的、渴望被关注的幼儿,没有及时地了解他们的需要,帮忙解决他们的问题。那么在接下来的实习中,我会尽力的调整自己这一点,关注到更多的幼儿,去了解一些容易忽视的幼儿的需求,给予支持与帮助。
二、在与幼儿的相处模式中,我更多的会像是他们的朋友、玩伴,虽然和小朋友们相处的很开心,很多小朋友很喜欢我,但是两者之间缺乏了一个度,很多时候镇不了小孩,让他们以为我在跟他们玩,而没有停止自己的某些行为,所以针对这一点,做出以下的反思:在接下来的换班实习中,我应该在严的时候严,松的时候松,做到松弛有度,可以多倾听幼儿的想法,深入地了解幼儿为什么要这样做,再根据他们的想法来进行引导,并且平时多观察不同幼儿的个人特点,可以观察老师对不同小孩是怎么引导、怎么管理的,借鉴学习,也不能因为幼儿还小,就一味地包容,要做到公平公正,例如有些小朋友在教室玩水,弄湿了地面,我可以让小朋友自己拖地上的水,让她知道是不可以这样的,并且是需要对自己做的事情负责的。而在幼儿的纪律行为方面,我应该明确教师的身份,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根据他们的特点,时刻强调纪律,改善她们的行为,培养好他们的行为习惯,如对于小朋友不爱洗手的问题,且我怎么叫也无动于衷的时候,我可以给他们讲点小故事,引导他们思考不洗手会变得怎么样呢?让他们主动地意识到洗手的重要性。而在平时的玩耍中,可以参与到他们的游戏当中,在小一班实习时,区域活动我负责的是娃娃家区域,在那里很多小朋友喜欢我与他们玩“老板卖菜”的游戏,经常都会让我陪他们玩这个游戏,那么我认为可以学习如何参与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游戏,让他们感到我是友好的,可亲近的。在玩器械时,可以想更多的玩所用器械的办法,展现给幼儿看,在小一班,例如玩球活动,我不同的玩球方式,小朋友们看了都很开心,并且很主动的学习,若是缺少玩伴的小朋友,我也会主动地做他们的玩伴,在这一点,我是感觉到他们是很喜欢与我一同玩的,那么在接下来的实习中,我更应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当中,陪伴他们、倾听他们、引导他们,做孩子们的良师益友。
三、在保育方面,因疫情原因,我充当了几天保育老师的角色, 我深深地体会到了保育工作的繁琐与劳累,深深地感受到保育工作是缺一不可得,经过几天的保育工作,我明白保育老师的不易,我敬重她们,自从那次以后,我更加主动地帮助保育老师的工作,分担一些任务,也会在接下来的实习中,继续保持着一点,成为更优秀的学前实习生。在保育方面我发现当面对幼儿的紧急情况,如流鼻血等这些我是只停留在之前的知识层面,而缺乏实际的处理经验,当情况发生时,我认识到我是毫无头绪的,是不知道如何及时处理的,所以对于这一点,我应该多去巩固牢记幼儿保育的相关知识,并且多搜索处理视频,积极学习,在情况真正发生时,能够及时地对应处理。
在过去的实习中,有苦有甜,从中,我也收获了许多:
首先,在实习期间,很感谢主班周老师给我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让我在小班中组织了两次活动,积累经验,并且也给了我一些建议,指引我向更好的方向前进。刚开始给我教学机会的时候,我一直是害怕的,我怕自己控不了场,怕吸引不了幼儿的兴趣,怕没有幼儿回应,但班上的主副班老师、保育老师老师一直鼓舞我,给我提出建议,慢慢地我也鼓起勇气站在了幼儿面前组织活动。
其次,十分荣幸能够在小一班观摩学习,刚开始面对一群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幼儿,他们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或者想要表达自己的想法甚至是一些无关于活动主题的话题,我一直对让幼儿自由表达还是打断他们强调纪律二者之间有所疑惑,但在观察老师们组织的幼儿活动中,我发现强调纪律是更有必要的,强调纪律能够有一个安静的氛围让幼儿分享想法,且能够培养其他幼儿倾听他人的习惯,虽然说强调纪律会暂且的打断幼儿的表达,但是并不会限制幼儿的表达。经过观察主副班的教学活动,我也向着她们良好的教姿教态、流畅的语言表达、及时的临场反应能力学习,调整自己身上的不足,向更优秀的自我迈去。
在环创方面,十分感谢老师们能够让我参加班级的环创工作,感谢副班老师经常带着我一起做环创,在环创工作当中,刚开始的时候我不敢画、不敢做、怕出错,老师们鼓励着我支持我、相信我,让我慢慢地能够放开,在环创上也有所进步。十分感谢副班时刻提醒着我要少说话多做事,作为一名实习老师,在这期间就是要在锻炼中学习,多做点事来提升自身的能力,在教育中,我认真的观摩学习老师们的教学活动,在保育中,我也没有懈怠,积极地向保育老师学习,在不同的时间,懂得了及时地给幼儿增减衣物,尤其是在户外活动前,要观察幼儿的衣服是否合适,如若不适,及时调整。经常督促幼儿洗手、喝水等等,关注幼儿的进餐情况,鼓励幼儿进餐,及时调节幼儿之间的矛盾,引导他们正确地与人相处等等。若是以后继续从事幼教工作,这些都会是我的宝贵经验。
在这段时间,有收获,但也有着疑惑。例如:
一、我所在的班级出勤率是比较低的,很多时候家长比较担心自己的小孩,所以咳嗽之类的小问题也会给孩子请假,但该班就存在着分离焦虑,入园抵制情绪比较重的孩子,那么对于这些孩子的引导效果是否会因频繁地请假而有所降低,如果有较大的影响,又该如何与家长沟通,在这一方面如何达成教育共识呢?
二、对于一些行为习惯特别不好家长又疏于管教的幼儿,在学生多且混乱的场景下,怎么有效地管理教育该种类型的幼儿呢?而家长本身也不想对自己的小孩有太多的管束,教师该怎么说服家长,从而在对该类幼儿的教育上能够做到家园合作呢?
三、面对小班的幼儿,他们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可能并不是特别贴切实际情况的,例如他们出现头晕或者发烧不适的情况,会跟老师说自己是有点累了,但是对新手教师来说及时地发现问题是有点难的,那面对这种情况该怎么提升教师的反应能力?
四、对于一些不说话,且对老师的指令无动于衷的幼儿,教师该怎么有效地与其沟通并且对其进行引导呢?
这些疑惑我会继续在接下来的实习当中,认真观察学习,积极探索是否有良好的解决办法。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中,虽然刚开始与自己的预想有所出入,很多幼儿的哭闹都让我恐惧,且一些不听指挥的孩子让我感到无力,但慢慢地,我还是觉得孩子们很可爱,很吸引我,在未来的大工作计划中,我还是十分期待能继续从事幼教行业。在接下来的实习中,我将继续认真的观摩学习有经验的老师们如何有效快速的组织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参与教学活动,以及在空闲时间,多看看网上的教学视频,学习其他教师如何组织活动,怎么引导孩子,希望能在实习结束前能给幼儿们组织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并且我会在不同的班级观察不同老师是怎么管理幼儿的,积极地学习有效的方法,巧妙地运用在自己的管理当中。
从今后的实习中,我会不断地反思自我,充实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