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儿童成长过程的一个重大转折,这个阶段也是处于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期,所以,我们一直重视孩子的幼小衔接工作。
开园以来,我们给每一届面临毕业的幼儿都认真完成过幼小衔接课程,收到了来自小学的良好的反馈,今年来,为了更好地提升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我们申请了市级课题,专门研究幼小衔接课程。
早在四月份,我们就邀请了小学老师来到幼儿园,跟我们的老师面对面进行座谈,帮助老师们详细地了解小学对孩子的要求,便于我们提前培养孩子进入小学的各种习惯。
座谈会之后,大班开展了升学主题活动,带领孩子们进入入学能力培养和情绪调节期。
老师邀请小学的哥哥姐姐来到幼儿园,跟小朋友们一起交流小学的学习内容,为大家解密小学是什么样的。
而对于孩子们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是三月开学就已经开始的,每周五孩子们都会带着这些游戏和问题回家跟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答案。
我们还为孩子们举办“诗词大会”,让孩子们参与比赛,演绎古诗词。
保护视力也很重要,小学要开始做眼保健操,我们提前组织孩子们学习,老师下载好视频,孩子们学习动作,老师进行巡回指导。
时间进入5月,随着幼小衔接课程的推进,孩子们越来越好奇,小学校是个什么样子呢?我们进入小学校会过什么样的生活?好想亲眼去看一看啊!老师们非常理解孩子们的想法,联系了小学校,安排好接送的车辆,也通知了爸爸妈妈,带着孩子们去小学校啦!
参观完小学校,孩子们回到幼儿园,他们跟老师说,我们也想像小学生一样上课!好吧!幼儿园邀请来小学的老师,给孩子们模拟小课堂。
模拟完小课堂,孩子们的问题越来越多了,真想亲自问问小学的哥哥姐姐!既然这样,老师们就为孩子们举行了一次“小学生座谈会”,邀请来一年级的哥哥,这位哥哥可是去年刚从咱们幼儿园毕业的呀!
为了让孩子们提前适应小学校的生活方式,从5月开始,幼儿园就为孩子们开设了“小学生体验日”,每周四这一天,孩子们的生活方式向小学靠近,自己用水壶接水喝,午餐采用自助餐模式。
在体验日,孩子们还学习了包书皮。
每天班级门口的小专栏都有“我的名字”专栏内容,小朋友们可以在这里操作游戏,认识自己的名字。
对了,从上学期九月份进入大班,老师就开始培养孩子们的任务意识了,每个孩子都有一个任务本,每周用自己的图画或者符号记录任务内容,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听说小学里有课间十分钟,孩子们很好奇,课间我们可以干点啥?快来做做计划吧!
万事俱备,孩子们已经做好了入小学的充足的准备。那么,先来一场模拟小学面试吧!看看我们能不能过关呀!
孩子们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方式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而小学教育方式主要是以课堂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这种适应的调整就是我们幼小衔接的主要任务。
幼小衔接这个重大的转折过渡期对于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所以苏园的老师们花费了很多心血来完成这项工作,同时,我们也希望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帮助孩子顺利渡过从幼儿园到小学生活的过渡期,为孩子们入学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图片支持:大一班,大二班
图文编辑:邓亚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