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高发期,做好防护很重要
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气逐渐炎热,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急性肠胃炎)等传染病也进入了高发期,幼儿园人员密集,同时幼儿抵抗力较低,容易造成传染病流行和扩散。
幼儿园老师带领小朋友一起学习了手足口病、水痘等传染病的预防知识。家长朋友们也要学习知识,掌握预防措施,做好重要的防护工作。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发生丘疱疹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传染源、传播途径
患儿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成人感染后大多没有明显症状,但仍具有传染性。因此家中经常照看孩子的成员需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将肠道病毒传染给儿童。
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提前预防。疫苗接种对象为6月龄-5岁的儿童,EV71疫苗可有效预防EV71相关手足口病和EV71感染引起的其他疾病(如疱疹性咽峡炎)。
及时就医,避免交叉感染。家长应做好儿童手足口病的预防,了解手足口病相关知识,在发现相关症状时及时带孩子就诊。居家治疗的患儿,要避免与其他儿童接触,减少交叉感染。
患儿护理
1、饮食——清淡为宜。由于口腔疱疹,宝宝可能拒食,可以多喝温开水,吃清淡、易消化的粥或面食等,不吃刺激性食物。
2、发热——勤测体温。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降温。
3、口腔——保持清洁。常漱口,饭前饭后用清水或淡盐水漱口,清洁口腔。
4、皮疹——防止抓挠。患儿衣物应选择舒适、柔软的面料,勤剪指甲防止患儿抓破皮疹。
5、消毒通风——蒸煮、日晒加氯漂。酒精对手足口病毒无效,患儿用过的东西如衣服、毛巾、餐具、玩具等可用开水烫洗或阳光暴晒,也可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
隔离复课要求
手足口病传染性强,患儿要居家隔离,不要去幼儿园或学校上课,待症状完全消失后两周到永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保科开具复课证明,幼儿持复课证明才可以复课。
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该病为自限性疾病,通常患者病程在48~72小时。
传播途径及特点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接触患者的呕吐物或粪便;
3、经呕吐时产生的带病毒喷沫传播;
4、污染的手、物体和用具。
预防措施
1、牢记“病从口入”,提倡喝开水,不吃生的半生的食物,尤其是禁止生食贝类等水产品,生吃瓜果要洗净。
2、饭前便后要用洗手液或香皂洗手,持续作用至少30秒后冲洗干净。
3、患儿的饮食用具及生活用品分开使用,尽量不要与家人接触。
4、对病人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空气、饮用水、厕所等进行随时消毒。及时用含氯消毒液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洁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以及口罩,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时打开窗户进行室内通风。
隔离复课要求
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患儿,需居家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无其他不适症状后可以来园。
图文编辑:刘亚男
图片提供:刘亚男
审核人:鲁海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