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每个人的心。而随着疫情防控的持续好转,大部分家长朋友也逐渐恢复正常的工作状态,但幼儿园的开学日期仍需继续等待。
对于大班家长而言,幼小衔接是个永恒的话题,也是幼儿园大班的重要内容。那么究竟什么是幼小衔接?疫情期间,身为家长的我们又该如何去做呢?今天我们一起聊一聊吧。
1
什么是幼小衔接?
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是让孩子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的一个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
但有不少家长单纯地认为是给孩子上培训班,提前学一些小学的知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那在幼小衔接这个层面,家长可以怎么做?
小学和幼儿园相比,有什么不同?我们先来看看:
还有,比较大的变化是每班孩子数量增多,教师数量减少,一些简单的事情必须孩子自己去做,不能总指望老师,这就要求孩子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
2
在家我们可以这样做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早睡早起,有规律地作息。
制定“一日作息安排”
与孩子一起制定“一日作息安排”,作息时间的安排可参考平时正常上幼儿园的时间,但进入小学后,午睡时间较幼儿园缩短了,在假期中我们也应适当减少孩子的午睡时间,以此来适应小学的节奏。明确每个时间段要做的事情与规则,如:起床、进餐、看电视、学习、午睡等,并注意提醒孩子遵守规则,养成良好的习惯。
合理安排幼儿的饮食,注意让孩子定时进餐,引导孩子不挑食、餐前不吃零食,餐后与家人一起收拾餐具。
家长要以身作则,发挥好榜样的作用。因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的内容。
对孩子要加强引导,要多讲规则的用处,让孩子了解规则无处不在,一定的规则能保证人们更好地生活。
要及时鼓励和表扬,强化幼儿的良好行为与习惯。一个微笑、点头,一句赞扬的话语都是一个很好的表扬方式。
培养孩子的任务意识,使孩子独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的任务。
家长要舍得放手,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做,给孩子安排“属于孩子分内事情”的任务。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包办代替,勇于自己克服困难,独立完成任务。
教给孩子完成任务的方法,比如叠被子、整理床铺、收拾物品、洗袜子等方法。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例如:明白一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等时间段有多长,可以做哪些事情。有意识地安排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些事情,比如洗澡、吃饭等,培养孩子珍惜时间的好品质。
开展“家庭值日生”工作
开展“家庭值日生”工作,与孩子一起制定家务职责,让孩子承担擦桌子、收拾餐具、扫地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幼儿的任务感、责任感。
分享孩子的活动表现
家长可在班群里分享孩子的活动表现,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满足感。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品质与能力。
培养专注力
每天让孩子专心地完成一件事情,如,拍皮球,串珠,拼图,挑豆粒等。
培养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给孩子学会倾听的方法,比如教给孩子留心倾听别人说话、不插嘴等方法。
培养阅读的好习惯
每周或每天固定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或鼓励孩子自己安静阅读。可以在生活中(电视、电脑、报纸、书籍)与孩子一起认识一些常用的汉字,也可以和孩子大声朗读诗文,练习发音、咬字、气息、感情、流畅。
引导孩子学习正确的坐姿
读写姿势要正确,
身体坐正书放平,
一寸、一尺和一拳,
三个“一”字要牢记。
指离笔尖一寸高,
眼离书本一尺远,
胸离桌边有一拳。
在读书写字的过程中,要求孩子们的坐姿、握笔姿势要规范!
希望这些小策略对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和能力能有所帮助。
让我们共同携手,家园共育,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做好各项能力及意识的准备,为孩子进入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家长朋友,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努力、一起加油吧!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南海区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