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应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集团十四幼近期开展了保育老师教学教育系列提升培训活动。
一、环境分享,相互成长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能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保育老师倾听了全园的环境分享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为了提升自己在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从而自发进行建构角色一体化区域的环境分享。
老师们从环境布局、材料情况、幼儿情况、教师策略等方面分享了各班级的建构角色一体化区域。
?沈老师:为了方便幼儿更好的开展建构角色一体,我将原来间隔的灶台移到了通道的尽头,让建构区与角色区相通。同时利用空间的特点调整安静区,让幼儿更专注地做记录。
?冯老师:现在我们开展的主题是《家》,因此我结合班级主题,在建构区和娃娃家投放了相关的材料,支持幼儿在建构区和娃娃家开展主题活动。
?周老师:幼儿在角色区操作材料时,出现了一锅乱炖、没有按需求、混在一起玩等情况,发挥不了材料对幼儿的发展作用。我通过集体晨会,找了很多优秀的案例与幼儿分享材料的操作与使用,经过分享,幼儿的材料操作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听了大家的分享后,李珊负责人与刘冰谊主任,感到十分惊讶,老师们在短短的时间内,得到这么大的成长,是非常不容易的。
李珊表示,在此刻需要表扬我们的保育老师,她们在本职工作中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在教育教学方面,也有很敏锐的意识,看见幼儿的发展,看见幼儿的成长,为了孩子的发展,时刻鞭策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这种认真、好学的态度值得大家学习。同时,她提出为了让老师们用更科学更专业指导幼儿开展建构角色一体,邀请刘主任开展“建构游戏”专题培训活动。
二、专题学习,促进成长
刘冰谊主任根据上次老师们的分享,为了让幼儿在建构角色一体化区域得到更好的发展,让老师们有更加专业的策略,与大家分享了“建构游戏”专题内容。
刘主任强调我们需要了解建构游戏本质,把握核心的经验,并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与大家一起分享了“建构游戏”内容。
建构游戏是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核心是幼儿利用各种建构材料来反映实际生活的一种游戏。是融操作性强、艺术性高、思维丰富、创造大胆为一体的活动,是幼儿阶段不可或缺的一种体验。建构游戏是富有价值的,能促进数学水平发展、科学水平发展、社会性发展、审美能力发展。
她重点提到建构游戏的指导策略与教师支持:在活动开展中,老师需要观察、了解幼儿已有经验和需求点,帮助幼儿意识到操作的意义和发现问题,设置问题情景,促进幼儿反思。同时要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与幼儿分享作品,提升大家的经验;不能随意强加自己的猜测给幼儿的作品,用理性与专业的角度分析作品,倾听幼儿对作品表征和记录。
在整个培训过程中,老师们用心聆听,认真记录,相信老师通过学习,能够促进自己的成长,让专业更专业。
三、亮点分享,看见成长
我们常说,孩子有一百种语言,其实老师也有一百种语言,每一种都值得聆听,值得分享。在日常工作中,老师除了不断学习,还需要善于发现自己的优点,看见自己的成长,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
?李老师:小红书里面,有很多适合孩子听的睡前故事,在孩子午睡时我会利用小红书里的故事资源为幼儿播放故事,让孩子安静入睡。
?陈老师:部分孩子在进餐、桌面活动、晨会活动中,不熟悉正确坐姿习惯的养成。通过桌面放置正确坐姿图;个别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坐姿;引导鼓励,及时分享孩子的进步,使孩子获得自信心、成就感。孩子们有了良好的坐姿。
?曾老师: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我发现可以用玻璃水加魔力擦擦黑脏污垢、桌面颜色笔水等,很轻松就可以擦干净,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老师们在工作中,总是能总结出很多好的工作经验,把经验分享给大家,让大家在工作中更有效率。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时候需要停下来倾听一下成长的声音,发现成长,看见成长,对过往有个总结,对未来有个目标。幼儿教育蕴含着爱,蕴含着责任,蕴含着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意味着幼儿园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成为一个有思想、有行动的教育者。
– End –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图文|李定国
编辑|梁海妍
审核|凌晓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