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一天,集团六幼的老师们在观察幼儿游戏时发现,千羽小朋友穿着护士服躲到了帐篷里。“千羽,你怎么把东西拿进帐篷里了呀?”“因为我们没有医院呀!”
为了支持孩子的游戏,老师们决定和孩子们一起创设一个更生动的游戏情境。
1. 讨论医院
为了让幼儿具体形象地了解医院,教师组织了集体活动,与幼儿一起讨论进入医院第一步需要做什么,医院里面有什么等。
格:有取药的地方。
钧:有针,医生护士帮生病的人打针。
源:听诊器,可以听病人的心跳的快慢。
宇:体温计,量一量我们的体温。
冰:绷带,受伤了要用绷带包扎。
辰:有护士。
羽:病床,病人需要休息的地方。
师:病床有什么颜色。
蓝色,白色。
华:担架,不方便的人可以抬进来的。
为:很多仪器。
教师分析与支持:
● 幼儿:通过讨论幼儿认识到去医院首先要挂号,医院里很多科室,例如:牙疼看牙科,受伤看外科等。
● 教师:经过讨论,教师发现幼儿对医院有一定的认识,为了支持幼儿的活动,教师找了相关的图片供幼儿参考搭建。
● 下一步支持策略:针对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谈一谈自己心中的医院,让每个幼儿参与进来,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开始搭建心目中的医院。
2. 搭建挂号、取药窗口、分组搭建
为了让幼儿更加明确,教师决定寻找图片提供给幼儿搭建。
豆:我和冰冰搭取药的窗口吧。
源:我也想搭。
冰:你可以和老师一起啊。
源:那我和老师搭建挂号的窗口吧。
▌不同的窗口
经过第一次搭建后,幼儿把搭建的作品小心翼翼地搬到小房间晾干,静待第二天。第二天一来园,幼儿很激动去小房间观察昨天搭建的作品,但他想搬动作品时,发现作品已经松了一半,他很失望地说:“怎么还没有粘紧。”他又去看了老师搭建的作品,发现老师搭建的作品很紧固,搬动时也没有发现脱落的痕迹。
▌不同的工具
经过对比,幼儿发现师使用的工具粘合的作品更加稳固,为了让幼儿对粘贴工具有更深一层的了解,我们围绕了四种粘贴工具展开了讨论。
源:可以用白乳胶,因为平时美工区就是用白乳胶的。
辰:座胶机,一撕一贴就好。
羽:酒精胶比较好,粘得快。
冰:我喜欢白乳胶,因为挤一下就可以了。
锋:酒精胶比较好,撕开不会烂。
为了验证幼儿的猜想,师鼓励幼儿幼儿分成四组,自主选择材料尝试。
分区结束后,教师就材料的使用与幼儿进行讨论,请各组幼儿发表自己的使用感受。
胶枪组:能粘得很稳,按一下枪上的按钮就可以把胶挤出来了,能马上黏住,但是太危险,容易烫到。
白乳胶组:粘上去要晾很久胶水才能干,而且很容易弄到手。
酒精胶组:一打开盖子就可以用,往下一倒就可以用了,也要晾干胶水才能稳,需要有人固定住,容易把胶弄到地板,会粘粘的。
透明胶组:只需要轻轻拉一下胶布弄断就可以断,可以贴住,需要贴很下,但是要小心刮到手。
教师的分析与支持
● 幼儿:经过亲自尝试对比,幼儿发现胶枪组的作品更加牢固,而没有参与搭建的幼儿,没有进行尝试,还是认为酒精胶水比较好用。
● 教师:根据幼儿的行动尝试,平时的生活经验,教师鼓励幼儿去亲自感受四种工具的使用结果。
● 下一步支持策略:鼓励幼儿分享使用的工具的效果,鼓励幼儿使用其他工具搭建不一样的医院。
最终呈现的框架 △
03.不同的医院
在大家的努力下,共同搭建医院的框架最终呈现了。在建构区搭建过程中,有幼儿提出想要不一样的医院,并在建构区搭建,由此引发了小伙伴们的激烈讨论。
源:老师我觉得这个不像医院,我想用木砖搭建一个医院。
师:噢,为什么呢?
源:因为我平时看到的医院都有十字架的。
师:那你可以搭建一个你所认识的医院哦。
田源与小伙伴开始了木砖医院的搭建。
源:为什么会不稳呢?总是倒(皱着眉头转来转去)!
羽:是不是太小了,十字放不稳啊?
源:那我再放几层试试吧!
在田源与千羽的一再调整下,木砖医院诞生了。
羽:可是为什么总是歪歪的呢?
源:哪里?
羽:这个十字啊。
源:那我们把它挪一下吧。
羽:我们一起来,要不然等下掉下去了。
源:好。
两人合力把十字转到了中间,完成了木砖的搭建,两人就开心地与小伙伴分享。木砖医院的诞生,在餐前活动时引来了小朋友的激烈讨论:
师:我们的医院要投放在角色区使用的。
源:木砖的更适合,这个有一个大大的十字架。
球:木砖的更像我们的医院。
霄:木砖的搬不动,纸砖可以搬过去。
源:我可以一点点搬过去呀。
冰:木砖的会倒的,不稳。
辰:纸砖的更方便,容易搬。
钧:木砖的更加像医院,纸砖都不像。
颖:木砖的更加好看。
师:角色区每天都开放,木砖每天搭建吗?
源:那就搬好,明天再搬出来用。
辰:我们要睡觉,医院放到哪里去?
教师分析与支持
● 幼儿:通过倾听和讨论,了解了不同幼儿对于哪个医院适合留在角色区,幼儿学习思考同伴的方法和意见并尝试推理哪个更符合。
● 教师:师在观察的过程帮助幼儿发现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解决自己在搭建过程中遇到问题,并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学会结合实际解决问题。
● 下一步支持策略:针对幼儿对医院的认识进行下一步的搭建,让更多幼儿参与进来,发挥主体的作用。
4.病床的搭建
▌借砖小分队
在两个窗口的搭建完毕,幼儿发现我们的医院少了一张病床,而建构区的纸砖又不足。
冰:我们的医院还需要一张病床啊。
孙:那我们搭一张咯。
为:要怎么搭,没有砖块了。
冰:这里不是还有吗?
孙:1、2、3、4……9,9个够吗?
冰:不够吧。
孙:那怎么办。
为:我们去借吧。
孙:去哪里借啊。
师:听说小一班还有多余的纸砖,你们去借吧。
冰、孙:好呀。
借砖小分队出发,来到小一班借砖。搬砖的过程中,幼儿使用自己适合的方式搬砖,有的几个几个搬,分颜色搬,甚至有的还直接一袋提起来。
有了纸砖继续开始了搭建,可是当幼儿要开始搭建时,幼儿对病床的认识不足,导致病床的搭建不是很顺利。
第一次搭建:
冰:这个会不会有点小啊。
孙:躺不下去吧!
第二次搭建:
为:这次我还铺了板块,够大了吧。
孙:你躺上去试试吧。
冰:够大了。
师:这个是要放在角色区长期使用的哦。
冰:那就不能搬起来了,很麻烦的。
第三次搭建:
结合了前两次的搭建失败,幼儿使用了对比的方式搭建,还给病床搭建了扶手,最后也请了幼儿试躺,最终搭建成功。
教师分析与支持
● 幼儿:孩子们结合已有的经验,一次又一次进行搭建,通过彼此的讨论分享,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倾听和思考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让幼儿敢说、想说。
● 教师:作为引导者,帮助幼儿梳理相关经验,并鼓励幼儿尝试运用已有经验。作为支持者,支持和尊重每一位幼儿的想法。
● 下一步支持策略:医院基本完成,角色区的变化,每一次丰富、完善,都应该是幼儿努力的成果,教师在过程中扑捉幼儿的需求,让幼儿根据环境创设,给幼儿创造思考、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呈现出最适合自己的区域环境。
5. 医院的名字
为了让医院顺利营业,支持与鼓励幼儿的行动,我们将给医院进行取名。
师:经过小朋友的们的不断努力,我们的医院即将顺利营业了,但是现在提起医院,我们好像还没给它取名字,给你们的成果取一个令人一听就忘不了的名字吧。
冰:我觉得要叫葫芦医院,因为葫芦也是很多的,医院里面也有很多层的。
孙:我觉得要叫数字医院,因为医院里面很多数字啊。
庄:峡谷医院,像我打游戏的峡谷一样厉害。
源:要不叫陌生医院吧,因为大家都不认识。
均:闪电医院,治人的速度闪电一样快的。
倩:食堂医院,医院里面也有食堂的。
孙:火神医院,现在武汉有一个医院叫火神山医院,可以救很多人的。
羽:建安医院吧,这是我们搭的,我们幼儿园叫建安新村幼儿园,我们搭的就叫建安医院吧!
最终通过投票,我们的医院就叫“建安医院”。
教师分析与支持
● 幼儿:在取名字的过程中,幼儿各抒己见,纷纷发表意见,有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有根据平时听到所熟悉的名字,有根据疫情期间认识的医院名字等等。孩子在这过程中不仅可以发表自己的建议,还可以通过同伴之间的语言表达,提高倾听与表达的能力。
● 教师:以幼儿的发展为需要,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倾听与表达能力。让幼儿创设自己喜爱并与之产生互动的环境。当幼儿看到自己创设的环境后,产生满足。
● 下一步支持策略:对幼儿自主创设的环境来观察试玩情况,及时追踪发生的情况。
6. 试营业
医院已经成型了,幼儿迫不及待地想开始试玩。
▌试营业
悦:我要去看医生,可是要在哪边排队啊?有两个窗口。
孙:我是挂号的,冰冰是取药的。
▌制作窗口标签
当发现有幼儿分不清两个窗口的时候,有幼儿主动提出要制作标签方便辨认。
幼儿自行选择进行标签的描画。标签制作完成后,幼儿自主选择窗口进行贴标签。
教师分析与支持
● 幼儿:第一次的试营业,发现幼儿分不清两个窗口的作用,开始进行标签的描画。
● 教师:鼓励引导幼儿制定区域标签,给予正确的供幼儿描画,培养幼儿的主人翁意识,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保证游戏过程井然有序。
● 下一步支持策略:继续支持幼儿的想法,试玩结束后,自行根据所需要的进行调整。家园共育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利用区域创设实现家园共育,让家长参与幼儿活动。让家长共同参与到我们的主题活动中。
7. 药房的诞生
由于试玩结束后,调整了两个窗口的标签,有幼儿提出,取药只有窗口没有药房,没办法进行取药。于是,制作药房开始了。
▌药房的诞生
根据上学期使用挡板的经验,教师提供了挡板供幼儿搭建,幼儿在使用挡板时很顺利。而在搭建药房时,我们也分了两个队伍,分别是幼儿之间与师幼之间。
幼儿自主搭建:
师与幼共同搭建:
药房搭建完毕,在投放时,幼儿发现里面是空的。有幼儿注意到了角色区的自然材料,把材料都摆进去当药使用。
但在取药时,发现幼儿在取药时分不清是什么药。为了让幼儿更直观地认识各种药,我们决定向家长收集药盒。
▌收集药品
收集到的药盒,幼儿很激动地把药盒用托盘放在了药柜里,一开始,药柜很混乱,在取药过程中幼儿很难去选择药物。
▌药品的摆放
师:药盒我们收集了很多,所以我们的药房过于混乱,为了方便我们游戏使用,现在我们讨论关于如何收纳药箱的办法:
源:按大小分。
为:按颜色分。
孙:按药品相同的分。
冰:按照瓶子是瓶子,盒子是盒子的分。
最终归纳为3种收纳方法:
1.按药效的分类;
2.按盒子的大小分类;
3.盒子和瓶子的分类。
教师分析与支持
● 幼儿:有了小班的搭建经验,幼儿搭建的药房很顺利地完成了。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提出分类收纳药房。
● 教师:游戏材料是幼儿活动的重要载体,教师根据游戏的主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发动幼儿和家长共同准备材料,确保游戏材料的充足、种类丰富、安全卫生。
● 下一步支持策略:有目的地观察幼儿游戏,教师要减少干预,间接引导幼儿多角度思考问题。
此次活动,教师尊重幼儿的想法,以开放的创设模式支持幼儿自主设计搭建医院,布置游戏场地,既发展了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提升了孩子们的搭建水平,又为孩子们自然地从建构游戏转变成角色游戏提供了支持。活动中,孩子们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搭建,在遇到材料摆放混乱时,能与同伴合作想办法将材料进行分类、制作标签,充分体现了孩子们游戏的自主性。
– End –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图文|庄婷婷、吴惠婷、林曼谊(集团六幼)
编辑|陈静珊
审核|凌晓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