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师德是幼儿园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职业准则和规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各种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树立全体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中心幼儿园华海金湾分园特邀宝安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兼职督学、学前教育协会金牌讲师、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张莉园长为全体教职工开展了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培训学习活动。
活动开始前,在曾金花园长的带领下进行师德师风工作部署会。曾园长提出,全体教职员工应坚持立德树人,不仅要提升专业能力,更要加强政治修养和职业道德,警示大家要时刻不忘师德师风建设,不踩红线,做到知准则、明要求、有敬畏、守底线,用爱养育、用心教育。
随后,黄主任带领大家一起宣读《师德师风承诺书》,并进行签署、盖章。使每位教职工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增强了事业心和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践行承诺,以良好的师德形象赢得家长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
活动开始,张园长请每位教职工用1-2个词来形容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再请教师代表念出本组关键词。其中有“爱、假期多、温暖、高危职业……”
以此互动为出发点,张园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有两个,一个是医生,一个是教师。庸医害一个人,庸师害一群人,毁的是孩子的精神和心灵。
作为教师,在教育中的一点一滴都将会影响幼儿的未来,责任在肩,任重道远!
接着张园长对全体教师进行了专业引领,从“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四大理念,“专业精神、专业素养、专业发展”三大内涵入手,深入细致地讲解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并引发教师边思考、边回答,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聆听,做好笔记。
Q:什么是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权益,以幼儿为主体,充分调动和发挥幼儿的主动性;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
讲座中,张园长用独有的风格和诙谐幽默的语言让老师们再次感受到了一名好老师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赢得了现场的阵阵掌声。
承接着教师们高涨的热情,一个个违背幼儿教师师德师风的案例犹如针尖扎在心。通过观看案例和对案例的评析,让每位教师都清晰地意识到体罚及变相体罚造成的严重后果。
Q:师德缺失是否有检验标准呢?
张园长提出,检验标准即是否让对方获得正向感觉,并邀请几名教师扮演“指责幼儿的教师”与“被指责的幼儿”的角色,通过7句话进行现场演练。
你怎么搞的!
你怎么这么多事呀!
跟你说了多少遍了!
你怎么还哭啊!
你真笨,人家都会,你就不会!
谁让你这样做的!
你怎么这么坏!
”
现场演练完成后,扮演“被指责的幼儿”角色的教师表示,内心的情绪从一开始的平静慢慢变为低落、无助、难过……
张园长表示,3-6岁的幼儿,由于年龄特点,她“懂”的事情与我们成人是否一样?对于这种情况,呼吁教师们微笑面对幼儿,理解幼儿的表达方式,善用爱的语言。教育,就是让每个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发光。
最后,张园长通过生动的案例阐述了“爱”的含义,引导大家给自己定目标、定规划,用积极的人生态度把压力变为动力,为这场精彩的培训学习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也让每一位教师感受到社会的殷切期盼,体会到被赋予的光荣使命。
活动结束后,大家有感而发,收获满满。学而有思,才是有效的学习。
通过本次师德师风培训学习活动,相信教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严格地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为标准要求自己,牢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践行“言为人师、行为人表”的行为规范。让我们做有温度的学前教育,做让社会认可、家长放心、幼儿喜爱的人民教师,一起谱写新篇章!
– End –
编者注:本文所有图片未经同意,一律禁止他用。
图文|陈恺仪
编辑|陈静珊
审核|凌晓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