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和发展的背景下,宝安幼教集团第六幼儿园(建安新村幼儿园)坚持不懈地开展幼儿园课程实践探索,形成“以幼儿为本”理念指引下的园本特色之“呼应课程”。下面请一起走进集团六幼,走近“呼应课程”吧!
01
何谓“呼应课程”
所谓“呼应”,即教师与幼儿之间积极有效的呼唤与应答。呼应式的课程,教师不是僵硬地完成预先设定的目标与内容,是教师基于观察儿童,发现幼儿兴趣、发展及社会环境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生成与开展学习活动。
呼应课程理念——
呼应课程幼儿发展目标——
呼应课程实施途径——
(一)生成活动
生成活动即教育者对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进行价值判断后,支持活动深入开展,以促进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动态发展过程。幼儿兴趣是活动生成的根源。环境材料、预成活动、社会生活是引发幼儿产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成因。
例:环境材料——几个废弃大纸箱诱发生成了历时两个多月的制造大轮船活动。
1. 废旧纸箱
3.轮船初步成型
2.探索制作轮船
4.轮船下水
例:预成活动——科学活动《小棍站起来》诱发生成了制作帐篷活动。
1.开展科学活动《棍子立起来》
2.探索制作帐篷
3.户外制作大帐篷
4.户外大帐篷完成
例:社会生活——中华传统节日活动《春节》诱发生成了创意对联活动。
1.编辑对联
2.自创鞋子联
3.积木搭建丁老头
4.丁老头对联
(二)预成活动
预成活动即教育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及学习与发展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呼应课程里,预成活动包括教学活动、教学游戏和教学渗透。
1.教学活动
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开展的学习活动。如乐器欣赏活动《二胡与小提琴》,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观察了解两种琴的外形特征及来历,倾听两种乐器的独奏曲与合奏曲,让孩子们感知不同的人类文化结晶,感受不同的音乐风格,让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都能赢得知音。
2.教学游戏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组织幼儿开展的游戏活动。如点名游戏。有老师点幼儿数、幼儿点幼儿数、间隔一个数出声、两个两个数、男女孩分开数、变换节奏数等。
3.教学渗透
教师有目的地在日常生活中,有计划或随机开展的短时的学习活动。如将音乐活动中的歌曲、乐曲,在日常生活中这时播放,让幼儿自然地熟悉作品。
(三)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即幼儿自由自主进行游戏的活动。教师根据幼儿学习与发展有目的提供材料,创设宽松氛围,幼儿在与材料、同伴、教师的主动互动中获得学习与发展。
例:提供促进幼儿初步书面表达技能的游戏材料
1.感知田字格游戏材料1
2.感知汉文字游戏材料1
3.感知田字格游戏材料2
4.感知汉文字游戏材料2
02
呼应课程的价值
一. 理念先进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
二 . 传承创新
在呼应课程中,涵盖了以幼儿为主体的生成活动、教师主导的教学活动和幼儿自主游戏活动,体现幼儿学习形式多样性,学习体验丰富性。呼应课程秉持客观、科学的态度,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断补充、拓展、完善生成活动、预成活动及游戏活动。
(一)实现“生成活动”本土化
生成课程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对幼儿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我园借鉴生成课程实践成果,结合本国、本地区、本园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使本土化生成活动在我园落地发芽。
(二)实现“预成活动”科学化
1
变研究“教师教什么、如何教”为研究“幼儿学什么、如何学”。 “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推动我们改变研究思路,回归生活,关注儿童,实现课程最终的追求是回归儿童的全面发展。
2
变单维“教学活动”为三维“教学活动或教学渗透或教学游戏”。“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推动我们改变教育思路,不仅仅开展教学活动,同时重视在日常生活中随机开展教学渗透及教学游戏活动。
3
变“填鸭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推动我们改变教学模式,教师通过提供线索或问题,引发幼儿深度思考,使幼儿成为主动学习者。
4
变“结果导向评价”为“过程导向评价”。“以幼儿为本”的理念推动我们改变教学评价,教师注重幼儿学习过程中的所思所想、发现体验与创造,客观看待儿童的学习与发展。
(三)实现“游戏活动”深度化
1
变“一个目标”为“多维目标”。一个目标、一种玩法的高结构材料往往局限幼儿的发展。我们思考材料的“多维目标”,支持幼儿充分探索、深度学习。
2
变“一次性投放”为“递进式投放”。材料以“投放——操作与发现——投放深入探索材料”这种递进方式投放,引发幼儿深入探究、思考,发展学习品质。
3
变“任务目标指向”为“充分自主探究”。理解游戏的本质,给予幼儿充分地自由探索材料的时间与机会,让孩子们在自由、自主的操作探索过程中慢慢地成长。
03
呼应课程的实施机制
一. 落实观念——从观察儿童入手
了解“幼儿如何学”的最佳途径就是学会观察儿 童。教师坚持开展观察儿童的行动,从看到孩子到读懂孩子再到提供有效支持,让“生成”成为可能,让“有效呼应”成为可能。
二 . 提升能力——从反思研学入手
树立大教研观,从反思、研究幼儿的每一件生活、学习的小事入手,引领教师感知行动研究的方式方法,体验研究成果带来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使教师从“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转变。
三. 打造队伍——从建设学习共同体入手
努力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们相互支持、共享经验、协同学习,班级教师团队每日必研、级组教师团队每日一小研,每月一大研、全园教师团队自主相互研等,促进团队与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
集团六幼(建安新村幼儿园)始终坚持“以幼儿为本”的办园理念,立足本园、面向世界,立足现在、面向未来,呼应课程永远在路上!
素材|集团六幼(乔影)
编辑|陈静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