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温馨恬静,秋风和煦轻柔。10月24日,以“兴华幼儿园课程文化建设”为主题,围绕新时代下幼儿园的课程文化建设展开探讨和学习,来自广东省宋宜名园长工作室成员、成都未来名师培养对象、焦艳名园长工作室成(学)员近五十余名园长参与研讨,我们在宝安兴华幼儿园“花果山”聚焦文化,畅谈修炼,激扬睿智火花。
主题研讨
一、以儿童为本,园所处处流淌着儿童描绘的诗
活动一开始,参与研讨的园长们拿着一份由大班儿童亲手绘制的兴华平面地图,开始了一段奇妙的智慧之旅。
儿童亲自绘制的班级公约、楼梯处的指向坐标和地标、户外活动策划、一日活动安排…..幼儿园以“自然”为特色来启发教师打造“各显其美、各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环境。
我们处处可见儿童活动的痕迹,处处可见教师们的智慧结晶,每个角落都充满了生机和灵动,园所处处都流淌着儿童描绘的诗。
幼儿园环境是园所文化的载体,文化不仅可以滋养儿童生命,主推教师专业成长,还能够给予幼儿园不断进取和创新的精神,这种精神会使幼儿园展现出教育创新的魅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二、以课程文化建设促园所内涵发展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推进伟大事业。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在兴华幼儿园,工作室主持人焦艳园长自信地向同行们阐述并分享了“尊重生命,自然成长”的办园理念;“兴兴立德,灼灼其华”的园所文化;以及“致力于创办有内涵、有特色、有温度的高品质幼儿园”的追求与目标。
1
眼中有儿童,心中有儿童
——以人为本的儿童观
焦园长在分享中有这样一句话触动我们:“眼中要有儿童,心中要有儿童”,教师用什么样的方式接纳、尊重、引导儿童,才能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观点,保证我们的教育有效地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问题。
儿童与成人相同,是平等、独立、发展中的个体,我们应当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和儿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他们的发展创造适宜的条件。教师真正做到尊重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我们的教育就能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2
自主建构、适宜引导儿童自主发展
——育人为本的教育观
苏格拉底说道:“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我们幼教工作者就应该是那个点燃火焰的人。
以儿童为本,自主建构适宜引导儿童更好发展作为课程理念、课程的来源以及课程出发点。自主建构是儿童的学习方式,我们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依托课程实施特点来进行课程建构,达到促进儿童在现有基础上得到更好发展的目标。
兴华课程实施的五个重要方面——
一、丰富幼儿园室内外环境;
二、规范流畅的一日生活,体现“一日生活皆教育”的理念;
三、形式多样的组织策略;
四、良好和谐的师幼关系;
五、良好密切的家园共建;
我们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并能与家长及社会形成合力,真正做到寓教育于儿童一日活动,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那么,我们的教育就会真正实现“育人为本”。
3
基于园所特点,打造自然课程
——独具特色的课程观
天然所赐的花果山、如诗如画的大榕树、神秘莫测的小路无一不蕴含着兴华的课程。兴华课程为儿童奠定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体化基础性课程和特色性课程相结合,推动儿童的整体发展。
教师在一日活动以及与各种资源互动中,都会尽力给儿童创造思考、展示、交流和分享的机会,让儿童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分享愉悦、分享成长的快乐。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在课程的概念、课程的编制、课程的实施和评价等方面不断地探索和尝试,课程特色和课程实施的效果会更为凸显。
焦艳园长作为广东省宋宜名园长工作室的成员,其专业追求、教育情怀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赞扬,本次观摩学习、交流研讨活动也受到了同行的高度认可。宋宜名园长工作室主持人、深圳市第二幼儿园宋宜园长最后道出:“兴华幼儿园就是一个宝藏,一所矿,需要慢慢去挖掘其内在价值。”
一个好园长就是一所好幼儿园,园长的思想定位和价值引领对幼儿园的发展至关重要。园长的管理理念直接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我们当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图|卢静珊
文|罗元利(学员)
编辑|黄情
焦艳名园长工作室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做有情怀的幼教人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