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开学初,孩子们参与了“爱心捐书”活动,在得知图书已经捐到了哈尔滨市亚城区亚沟中心幼儿园后,发出了“亚沟中心幼儿园在哪?”“会喜欢我们的图书吗?”等疑问。接下来,一起来看看教师是如何支持孩子们深入探究,一步步解决问题的吧!
缘起:孩子们的讨论
英杰:亚沟中心幼儿园在哪里呢?
恩泽:你觉得离我们远吗?
谷帆:我们的书他们会喜欢吗?
英杰: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看到我们送的书呢?
老师:我也好想知道这个幼儿园在哪哦,怎样才能知道呢?
教师反思:
解决“尔滨市亚城区亚沟中心幼儿园在哪?”“图书送到没有?”这个问题帮助孩子们了解距离的远近、物流运输方式、与远方朋友的联系方式等,提升孩子们的生活经验。于是,教师借此契机,开展了“远方的朋友”探究活动。
亚沟中心幼儿园在哪?
教师将孩子们想到的方法进行归纳,并以网络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同时教师鼓励孩子们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寻找答案,并把答案带回班级与同伴们分享。
杰豪:我跟爸爸上网查了,那个幼儿园离我们有3360公里,爸爸说很远。
教师:我们幼儿园离上次春游的地方有200公里,有16个去春游的距离,看来真的离我们好远啊!
梓涵:我跟爸爸在地图上找到了哈尔滨市,但找不到那个幼儿园。
老师:在中国地图上能找到深圳,但也一样找不到我们幼儿园,因为幼儿园在图书上太小了。
教师反思:
教师用孩子们春游去过的地方作比较,让孩子们感知原来亚沟中心幼儿园距离有“16个去春游的距离”那么远;通过幼儿园举例解释,孩子们基本明白了为什么在地图上找不到亚沟中心幼儿园。
寻找快递公司
耀祖:哈尔滨好远的,去那里需要做飞机。
谷帆:那我们送的书也要坐飞机去吗?
胡适:对啊,那么远,谁去送啊?
教师:小朋友平常家里收过快递吗?谁送的啊?
教师在恰当的时候反问孩子们,“收过快递吗?谁送的啊?”引发了下个活动的生成。
利用家长资源,引导孩子们通过多种途径寻找答案,并将答案带回来和同伴们分享。
胡适:我爸爸要寄文件给我爷爷的时候用的是中国邮政。
教师:我们的图书已经由家委妈妈寄出去了,这里有照片,你们观察看看这是什么快递公司。
细心的熙熙小朋友发现,寄书的是中国邮政,教师立马对此提出疑问,为什么他们要选择中国邮政呢?让孩子们再进一步了解快递公司。
恺恺:因为它可以用一个箱子打包我们的书本。
泓泓:它可以去到很远的地方。
熙熙:我们的书太多了很重,他们的车才可以装得下。
添锐:可是我妈妈带我去顺丰快递寄衣服的时候他们也有箱子啊?
教师:是的,那怎样才可以了解哪家快递公司更好呢?
房怡:我们可以上网找资料。
经过前期活动,孩子们已经有了寻找问题答案的经验,很快房怡小朋友就提到了可以上网找资料。于是,教师和孩子们一起上网了解各个快递公司。
昌昌:比较小的快递公司容易把我们的书丢坏。
耀祖:中国邮政是一个很大的公司,它能保证把我们的书安全送达,让那里的小朋友快点看到我们的书。
教师:那小朋友们现在已经收到我们的书了吗?我也好想知道啊!
教师反思:
问题的循序渐进会让孩子们感觉更有挑战性,也更愿意继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继续探索“图书到了吗?”
图书到了吗?
谷帆:可以打电话问啊。
教师:打电话给谁?
刘沐:打电话给幼儿园的园长。
梓涵:打电话问快递员叔叔书到了没有?
子恩:我可以用妈妈的微信发视频给他们问他们有没有收到我们的书。
教师:可是,老师也没有这些电话号码,怎么办呢?
刘沐:我们去找园长问问吧!
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他们带着满心期待来到了园长办公室,询问亚沟中心幼儿园的电话号码。
拿到电话号码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拨通了亚沟中心幼儿园园长的电话。园长接到孩子们的来电表示特别的高兴,于是和孩子们进行了视频通话。
随后孩子们还收到了亚沟中心幼儿园教师发来的照片,小朋友们正在专注地阅读着我们捐赠的图书。
给远方的朋友寄信
过了一段时间,帆帆:“亚沟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吗?”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决定给远方的朋友写一封信,但是怎么寄信呢?
带着这个疑问,教师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小任务,请孩子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资料,看看到底怎么寄信?
第二天晨谈,孩子们都带着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到的关于信的资料和大家分享。
泽:写好了放到信封里再寄出去。
胡:写好了信放到邮筒,邮递员叔叔会把信送到目的地。
靖:要写上收信人的名字、地址、邮政编号,还要贴上邮票。
……
了解到如何写信,寄信后,孩子们开始给远方的朋友写信。
并亲自将信寄了出去。
一周后,孩子们还收到了回信。
“爱心捐书”活动,令相距遥远的两个园的孩子们成为了好朋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此次活动教师追随幼儿的想法,引导幼儿通过多种途径解决问题,保持了幼儿探究新事物的积极性,为养成良好学习品质奠定了基础。
素材|集团十二幼(郭慧珊、张明月)
编辑|陈静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