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导读
小班幼儿由于集体生活经验少,情绪管理能力弱,在交往过程中缺乏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容易出现攻击行为,造成伤害。一天,入园排队晨检时,两名幼儿因“插队”产生矛盾,发生了肢体冲突。为了让幼儿懂得正确的表达情绪的方式,学会保护自己,教师及时地组织孩子们进行了学习。
小蛇与恐龙受伤了
故事生动有趣、是非鲜明、感染力大深受幼儿的喜欢,由于能够集中、典型地反映现实生活,因此也是幼儿园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教师借助手偶玩具讲述故事:
小蛇和恐龙一起入园晨检,小蛇插队到了恐龙的前面,恐龙非常生气,就打了小蛇一拳,小蛇也回头咬了恐龙一口,结果它们两个都受伤了。
分析打人的原因
——“它们发生什么了?这样对不对呢?”
“小蛇在插队。”
“它们还打架了,打架是不对的。”
——教师:“小蛇和恐龙为什么会打对方呢?”
“小蛇插了恐龙的队,恐龙生气了。”
——“那你们有没有想要打人的时候呢?”
“发火的时候。”
“有人吵到我。”
“不道歉的时候。”
……
通过故事让幼儿产生共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自己平时打人的原因,从而帮助幼儿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制定班级公约
很生气,想打人时怎么办?
“告诉他,不可以。”
“要他说对不起。”
“要忍住,不打人。”
“要告诉老师。”
“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可以去看书。”
“可以去画画。”
在谈话中,幼儿通过自己的思考,知道了打人是不好的,也不是唯一解决矛盾的方法。
如何保护自己呢?
“抓住打人的手,不要被打到。”
“告诉老师。”
我们知道了很多想打人和生气时的解决方法,那怎么样记住这些方法呢?
“把他们写出来,放在门上。”
“好,那老师把这些方法写出来,小朋友们印上自己的小手印,当成我们的约定,要一起遵守喔。”
通过制作班级公约,让幼儿知道打架是不对的,好朋友之间要相互关爱;生气时,可以看书或画画,也可以告诉好朋友或老师;不小心打到别人要说“对不起”。同时也让幼儿了解规则的重要性,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习惯。
如何遵守班级公约
1
温故知新
为了让孩子们遵守班级公约,教师会经常和孩子们读一读,还有用表演的方式,帮助孩子们牢记班级公约,懂得更多保护自己的方法。
有人咬你时,要怎么做呢? 用手推开他。
2
家园共育
家长是幼儿园教师的重要合作伙伴。教师应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保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小班幼儿喜欢模仿,会盲目学习一些动画片里的打斗场面,因此建议家长们,幼儿观看动画片时要进行适当的挑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此次活动,通过制作班级公约的方式,让幼儿懂得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体会规则的重要性,学习自觉遵守规则。
素材|集团八幼
编辑|陈静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