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携程”虐童事件未落,而今“红黄蓝”虐童事件又起,此起彼落的虐童事件成了各大媒体争相报道的热门话题:
﹒喂不明药片!
﹒罚站!?
﹒扎针?喂药?
一条又一条的新闻、言论在近几日不断地刷屏各微信、网站、电视,这一起起的事件,引起了幼师同行乃至全国其他教师、父母的深思。
为此,集团六幼在11月25日展开了“师德师风”培训,与全园教师展开了对事件的讨论。
了解国家关于师德的条文
曾园长首先从国家对于虐童行为的相关法律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展开了培训内容,无论从国家的法律乃至幼儿行业的专业标准,都明确的指出了教师在虐童事件中的行为后果。
相关的法律条文。
2
对虐童事件展开讨论
大家观看虐童视频,分组展开热烈讨论。
看过视频后,你的感受是?
教师们除了对事件感到愤怒之外,也冷静理性地思考了这些事件带来的后果,以及作为幼师同行的深刻反思。从儿童、教师、家长乃至社会等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
不忘初心,做好自己
看了视频后,我们感到愤怒、震惊,痛心、压抑。但我们明白,此时更需要冷静,从“心”出发,爱我们行业、爱我们的孩子。不忘初心,做好自己。
事情发生的原因之一:幼儿园管理体制的不完善
教师之所以会虐待儿童,首先,这涉及到教师的个人素质问题,老师严重缺失职业道德,没有作为教师应有的爱心和耐心,严重不尊重孩子的同时更不了解孩子的身心特点;其次,事发事件幼儿园管理体制的不完善让此类教师大胆做出违法行为,包庇纵容教师。
面对事件,家长也该冷静处理
首先,父母在遇到孩子被虐待事情的时候要冷静,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先影响自己的孩子;其次,父母应加强亲子交流,多以游戏或其他轻松的方式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最后,家长要加强家庭教育,让孩子从小学会自我保护。
社会应客观、公正对待该事件
社会的舆论往往会让人跟风,声讨幼儿教师素质参差不齐。但是作为辛勤工作、一如既往爱孩子的其他幼儿教师,则有很多话想说。我们敬业、爱业、乐业,希望社会可以客观、公正的看待特殊事件,不应一概而论。
我们的坚持,我们的态度
为什么我们的幼儿园没有发生过一起这样的事件?
李珊老师(4年半教龄):
记得刚入园时,园内给我们进行一些培训。但不管培训的内容是什么,总离不开“眼里有孩子”这几个字,因此,慢慢地学会用心去观察孩子、认识孩子成了我们的“职业病”。
因为用心,我们发现了孩子们的“天赋”,在我们眼中所有孩子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会蹲下来跟他们交流、倾听他们的建议、共同商量制定规则,我们在尊重平等中生活。孩子和我们的关系就像亲密无间的朋友,我们在尊重的前提下给予孩子知识与支持。
因为我们园的管理模式,爱孩子已经成为了我们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阳丽老师(1年教龄):
在这里,在面试环节时,我们就会在谈话沟通及工作经历中了解教师的师德师风,同时明确的的告知对方自己的教育理念。如果理念上都不一致,园方是不予考虑的。在这里,我会将这种以幼儿为主、关爱幼儿、尊重幼儿的教育理念牢记在心,在带班时,实实在在的将这一理念落实。
吕艳老师(15年教龄):
我们都是因为热爱幼教事业、热爱孩子才投入到这一行业来的,我已在幼儿园工作已经十五年了,一直没有离开这个行业也是源于一直以来对孩子深深的爱和对职业深深的信仰!每天看着孩子们的点滴进步,看到家长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肯定,都让我倍感心慰,让我觉得为孩子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潘夏斯老师(2年教龄):
我园秉承着“一切为了孩子”的办园宗旨,每位教师的心中都将孩子放在第一位!而我正是因为喜欢孩子,而步入这一行,我自己也是一个“孩子王”,喜欢和孩子一起学习、玩耍、聊天。看着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一种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的自豪感从心底油然而生!
冰心曾说:爱在左,责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支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而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流却觉得幸福。
作为教师,应警惕自己不要使日常的操作和教学违背了自己爱和责任的信念,更不可违背法律。每一位教师,可以不伟大,但一定要谨记,以爱育心,以德育人,让幼儿在成长的路上充满快乐和幸福。简单的道理,但却依然崇高。
素材:集团六幼、十四幼(刘敏琼 潘敏茹)
编辑:张佩珊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宝安区兴华幼儿园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