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鲲鹏之境”的旅程
IESK
盐田绽芳菲
研学启智慧
在微报告中开启研修之旅
IESK
IESK行政团队按照工作要求对交流活动内容做了精心、细致的安排。从园所环境、项目活动过程观摩和后勤工作等方面,全方面、常态化地向来访同行进行展示。
进园后,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的幼儿园园长们以及教科局领导团队近70人齐聚于一楼多功能厅,在教研员侯洁琳的微报告中开启本次研修之旅。
沉浸式感受支持性的教育氛围
IESK
IESK特色活动展厅
IESK资源库
班级走廊
鲲鹏种植园
项目场馆学习、观摩
到访园长们在行政团队的带领下边观摩边有感于丰富的材料支持、多元的倾听记录、有力的师幼互动、自主的生活安排,他们走近项目案例,发现每一个精彩的场馆。
每个场馆的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生活经验、发展水平,高效地利用现有空间,精心设计、投放丰富的、适宜的项目操作材料,来访园长们边观察边记录,并与我园项目场馆中的教师就项目中材料的投放、项目活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等进行交流。
分享、总结、感悟、提升
IESK
场馆项目活动观摩结束后,邱志华法人园长带领着研学团一行在多功能厅进行题为“基于园所实际–幼儿园课程构建与实施”的主题报告。
邱园长从集团办园理念、办园愿景、培养目标开始阐述鲲鹏课程的落地实施新样态,介绍了鲲鹏课程构建项目学习生态,以真实生活中的真实问题为生长点,打破空间边界、时间界限、思维界限,指向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自主探索的环境
IESK为鲲宝们提供了充满好奇的环境,让他们有机会去探索、发现、尝试。例如,在项目场馆以及资源库摆放各种各样低结构材料以及项目需要用到的材料、工具等,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和尝试。
关注项目中的生活细节
鼓励幼儿独立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如穿衣、吃饭、清洁等。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关注幼儿自主学习的机会
IESK项目活动让幼儿有机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鼓励他们进行自主学习。例如,在项目场馆中可自由选择的学习材料和工具;给孩子空间、时间、机会探索项目的相关学习内容。
引导幼儿思考和问题解决
引导式的提问语、每次幼儿思考和问题解决过程后的肯定,陪伴幼儿问题解决的过程都是帮助他们习惯养成的好方法。鼓励多种猜想、实践、试错的过程,让幼儿享受思考和问题解决。
最后,邱园长表示,通过幼儿园一日生活与项目课程的经历,幼儿可以建立学习基础、核心经验,培养独立性和社交技能,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为小学生活做好准备。
主题报告结束后,研学团园长们提出自己的所看所思,她们表示本次研学之旅收获颇丰,鲲鹏课程采取生成活动的形式,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教师协助幼儿以研究者的身份去解决问题,进行反思,活动具备趣味性、综合性、自主性、科学性、灵活性的特点,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规律。
01
有
所
感
参访回馈节选
今日有幸参访了这一所“有点新”的幼儿园:新在其地理之新奇,毗邻边防,原为场站,如今竟化身“鲲鹏之境”;新在其历史之年轻,虽开园时间短,年纪轻轻,却已硕果累累;新在其项目式课程之新意,好似鲲鹏,灵动、活力、充满爱与创造;新在其园长、教师、幼儿眼中的光,每一天甚至每时每刻的体验都是新的,每日怀着满满的期待来到幼儿园,全园上上下下一起去解决一个个真实的问题,打破边界,打破界限,搭建起一种全新的鲲鹏课程项目式学习生态。
班级亦是学习场馆,公共区就是工具库,没有你我之分,处处皆可学习,全园是一家人,是一个集体。老师说:“我们期待每一天”,孩子说:“我们在实验更新自动浇水机”,园长说“我希望幼儿、教师、园所都能鲲化为鹏”。这所“有点新”的园,让我们看到了项目式课程在中国大地上落地开花的样子。在邱园长的带领下,全园力量凝聚在一起,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立足于本土的课程开发、建设与实施。我们今日看到的一个个学习场馆中儿童真实的学习与探索,正是学前教育应该有的模样!“有点新”的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幼儿园带给我们的可谓是“颠覆性”的幼教新体验。
–清徐县教科局
IESK在本次研学团参访中亦收获满满,也将更加坚守教育初心, 努力践行鲲鹏教育理念、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及优秀教育教学经验,坚持走内涵建设、科学发展之路的成功经验,全面提升幼儿教育水平, 实现创新体制下发展多样化、个性化、有特色、令家长满意的幼教新局面。
图文|IESK宣教部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深圳市盐田区教科院幼儿园微集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