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教育核心价值观,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2018年5月25日,《赢在父母》家长讲座在南幼园圆形大厅系列推出,主讲人系南幼教育集团总园长李荣霞。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元素,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生活是最好的教材,父母是最好的老师。一直以来,我们一味盲从抓学校教育,把学校教育作为根基教育来抓,而忽略了家庭教育。十九大报告会议中,明确作出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的重要决议。
良好的家风成就良好的家教,而好家风源自好父母。李园长列举近来发生的一系列犯罪案例,通过现象结果透析案件当事人的家庭教育背景,引起现场所有的家长朋友们深刻的思考。一个案件的背后,隐藏着两个家庭的责任,深刻地反映着家庭教育问题。
很多父母都期望子女成才,而忽略了孩子的成人教育。事实证明:成人比成才更重要。美国诗人惠特曼说过:“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如果是早开的紫丁香,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杂乱的野草,那么它也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李园长引用名人诗哲勉励家长同志们——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交给孩子三把“钥匙”:坚强、自信、宽容。
著名央视主持董卿在接受采访时首次谈论儿子时就说到:“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做什么样的人。”很多时候,孩子的公德心就是家长的公德心。李园长特别强调家庭教育中不可忽略的教养和礼仪。正如《论语》中说道:“不学礼,无以立。”中国自古以来都是礼仪之邦,一国之下,一域之内,克己复礼,天下归仁。那么,家庭教育更要加强孩子的教养和礼仪的学习。
一个良好的家风成就孩子的未来。犹太人是这样给孩子立家规的:一是事先约法三章;二是事后毫不妥协。让孩子从小就要学会敬畏规则、遵守规则,否则就要付出代价。李园长巧妙的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家庭教育的细节,引导家长们通过经验学习产生共鸣,从切身做起让孩子明白:敬畏之心不可丢,感恩之心不可少。
好的家风是需要逆境磨砺的。李园长在与大家分享历届大班部军训精彩瞬间的同时,再次肯定模拟家境让孩子吃苦,培养孩子逆商苦商能力的重要性。适当的让孩子吃苦,对孩子的成长有益无害。没有饿过,没有渴过,没有遭受到一点挫折,他将来如何应对生活道路上的荆棘。
现在的孩子不缺吃、不缺喝、不缺穿,各方面条件待遇都很好,每个孩子都像皇帝公主一样生活着。爸爸妈妈们、爷爷奶奶们都会倾尽所能去满足孩子们物质上的任何需求,就是忽略了她们的精神给养。其实,就那么一会会,你静静地坐在孩子旁边看看他怎么玩的,听听他说些什么,他就很幸福了。李园长指出一个误区:我们做父母的往往给予孩子的都是我们觉得孩子需要的,而不是孩子内心真正需要的。
在家庭教育中,我们都会把礼物作为动力来鞭策孩子。再好的礼物都比不上金玉良言,父母的良言教诲影响孩子的一生。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论再生气都不能恶言相对,你的一句随意的气话,却很可能成为“利刃”插入孩子的心窝,一直伴随着他长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风造就孩子良好的家教,以便于后期孩子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现实对每个人都是残酷的也是公平的,孩子在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缺失,长大后必将通过残酷的社会教育得到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