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家长护短:“小孩子不懂规矩嘛,别计较。”
?今天的家长小课堂通过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小孩子不懂事嘛,别计较”开展了我们今天的线上主题讨论。
案例分析:
上次表姐来我家玩,侄女乐乐对梳妆台上一个琉璃香水瓶爱不释手,几次央求表姐:“小公主都有这样的瓶子,我想把它带回家……”
临走时表姐把我拉到一边说:“过两天就是生日了,这小瓶子要不就送你侄女,回头我给你发红包。”
我心里暗暗叫苦:这个香水瓶是朋友从法国人肉回来的,足足等了四个月,价格不菲,还是孤品,它也是我的心头好啊……
只要孩子“想要”,就必须满足吗?
最后我还是拒绝了,一场家庭聚会不欢而散。
他们试图为孩子赢得更大的自由空间,殊不知是在阻碍孩子成长
即使再亲密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互相尊重,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不能随意闯入他人领地一味索取。
随便抢别人的座位,用别人的东西,甚至攻击别人,都会带来恶劣的人际反馈,相处有边界,才能带来舒适的人际关系。
掌握人际边界感,是孩子待人接物的必备技能,也是将来保护自己不受到侵犯的重要屏障。
事实证明:如果每个人都只顾自己的“特权”,都想尝试一次“越界”,后果将不堪设想。
《弟子规》上有一句话:“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意思是纵然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事让父母担心,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但如果为人父母的都不能以身作则,甚至鼓动孩子去挑战边界,如何让孩子知道社会有规矩、法律有底限?
用端正的态度明确边界
周末去牧场,有一位奶奶带着小孙子玩球,无论小男孩在草地上做什么动作,奶奶都高呼:“我孙子太棒了!踢球踢得真好!将来一定是国家运动员!”
到了奶牛放养时间,小男孩把球往奶牛身上踢,奶奶仍旧满眼爱意:“哎呦,我孙子胆儿真大,真厉害!”
幸好小男孩的行为被工作人员发现,及时制止。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往往倾向于挑战界限,成为讨人嫌的“熊孩子”,这是他们作为学习者探索世界的本能,本无可厚非。
但当他们的行为出现偏差,家长应及时给出正确的评价,不应该觉得“好玩儿”就一味纵容。
因为孩子在无节制的赞美里,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值得被鼓励,更无法衡量是非对错。
同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有些事不只是他不可以做,爸爸妈妈也不可以做,这条边界是对所有人有约束力量的。
给孩子有边界的奖励
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俗话说“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很多家长惯孩子,心疼孩子,不忍心让孩子承担自己的错误。
过分的溺爱只会培养出家里的“小霸王”,校园里的“小恶魔”。
而有些家长则走向另一个极端,一味给孩子灌输大道理或者训斥、惩罚孩子,孩子往往不会理解,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不如把说教化为行动,放开扶着孩子的手,让孩子切身体会到越界行为带来的后果:
孩子乱扔东西,就让他自己收拾一次房间;
孩子抢小伙伴的玩具,就把他心爱的玩具也收走;
孩子做了不尊重他人的举动,就要给造成困扰的人道歉;
孩子贪玩不写作业,不管熬多晚都要让他自己独立完成……
通过自身行为带来的不同后果,用结果验证、去衡量,孩子才能真正理解是非对错。
??
本期编辑 | 王惠芳
监 制 | 程艳丽
审 核 人 | 程艳丽
尚道幼教集团咨询电话
张老师:183 9421 1216
园所地址: 北关位于旧武装部(农业银行)巷
何老师:189 9383 8824
谢老师:18293889289
苟老师:182 9432 5743
张老师:182 9426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