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园两周,初入园的托班、小班幼儿已经顺利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了吗?面对来园还是会哭闹的宝贝,教师该如何应对?本期Age06推送,解读托班、小班幼儿的哭闹方式及应对策略,奉上教师帮助在园幼儿尽快适应的实用技巧和家园共育干货资源,供更多的教师学习、参考和交流,帮助所有新入园宝贝尽快适应,重展笑颜。
宝宝来园哭闹为哪般?怎么办?
依恋断断续续型:当这些孩子想到爸爸妈妈,或听到同伴的哭声时,就会跟随一起哭闹。但持续的时间较短,不一会儿就能停下,但情绪反复。
发泄型:这类孩子来园时有紧抱亲人不放、哭闹比较厉害的表现,但爸爸妈妈离开后,过一会儿他们就能停止哭声,且一天的情绪都比较稳定。
反复唠叨焦虑型:这些孩子哭闹得程度较轻,一般略微哭闹一会就能止住,但会不断向教师询问同一个问题,如:“我妈妈什么时候来接我?”或“妈妈已经乘车来了对吗?”等。嘴里念着“给妈妈打电话”“找爸爸、找妈妈”……常常拿着书包或手绢,不愿意换鞋子。看到其他家长来,就闹情绪。
(对抗、拒绝)执着型:这些孩子哭闹得比较厉害,甚至不吃不睡。他们大哭大叫还伴随着动作,如:踢脚、甩手、扔玩具等,且不论教师怎样劝说都无济于事。
自我约束型:这类孩子通常都是比较乖巧的孩子,会抑制自己的悲伤情绪,强忍住眼泪,如:有些孩子会拿着自己的玩具躲在角落自言自语:我很乖,爸爸妈妈会来接我的。有些孩子会一边哭一边说:“我很乖我不哭”等等。
黏人型:通常,这些孩子和亲人分离后会哭闹,但只要有成人抱起他们或拉着他们的手,他们就会停止哭闹,并且会推开其他黏人的孩子,以此期望得到成人全部的关爱。
恐惧型:这些孩子可能一天中出现多次尿裤,不说也不动。
应对不同类型的孩子,教师可尝试以下对策:
1
●
适度转移
2-3岁的婴幼儿特别容易移情,面对新鲜、有趣的事物就能使他们暂时将自己的注意力转移,忘记忧伤的事情。因此,利用情感的适度转移,就能缓解婴幼儿的分离焦虑。
(1)情感转移策略,即将婴幼儿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以肢体语言亲近婴幼儿,抱抱、亲亲、摸摸TA,让孩子感受老师像妈妈一样亲切。因为,幼儿早期,触觉较为敏感,需要理解尊重婴幼儿在家里的习惯,如:抱娃娃睡觉、拍、搂、抱睡觉等。
(2)言语转移策略:就是通过语言来释怀孩子的焦虑,多表扬。
(3)游戏:针对2岁左右孩子注意力不稳定、情绪变化快的年龄特点,可带领他们去户外、看动画片、玩有响声的玩具等。
2
●
适度宣泄
教师可以创设一些小角落或是利用午睡的房间让婴幼儿适度地发一些脾气、哭闹,以满足他对离开亲人而产生的不良情绪宣泄。
3
●
适度肯定
对于情绪稳定的孩子,教师可以用糖果、小粘纸等物品或亲亲、抱抱的动作给与肯定和奖励,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
4
●
回避
对于会引发婴幼儿情绪波动大的人、事、物或词语,要适当的进行回避。
?? 扫描二维码阅读完整内容
《安慰托班幼儿的策略之一二》
帮助宝宝早适应,教师试试这四法
一、与家长充分沟通,帮助幼儿早适应:
开学前,教师与家长充分沟通很重要。教师可以选择适宜的时间进行家访;此外,沟通工作要做得细致:和家长说得很仔细,把开学时宝宝可能会发生的情况逐一向家长讲解,尤其是宝宝会哭闹、拒绝来幼儿园的现象要向家长讲明,让家长了解这是宝宝适应幼儿园的必经阶段,是对孩子适应力的培养。
?? 扫描二维码阅读完整内容
《让宝宝尽快尽早展露笑颜》
二、分析婴幼儿不适应的因素:
婴幼儿身心发育尚未成熟,独立适应环境变化的水平低;情绪的感受、表达、调节和控制能力较差,常常只能以本能的反应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这些因素使新生入园时会不同程度地表现出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适应的困难程度较大。针对不同焦虑情况的幼儿,教师需要使用不同的安慰方式。此外,还可以通过组织半日亲子活动、布置温馨舒适的教室环境,来帮助孩子适应。
?? 扫描二维码阅读完整内容
《你的笑容,我的责任》
三、理论武装与行动策略相结合:
理论上充分武装自己,要充分了解2-3岁婴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充分了解2-3岁婴幼儿各种分离焦虑的状况。通过和搭班教师及保育员的合作,在行动中,针对不同的婴幼儿分离焦虑状况,采取不同的策略,同时做好各项家长工作,使班中的婴幼儿基本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 扫描二维码阅读完整内容
《消除婴幼儿分离焦虑的体会》
四、慈母般的爱,读懂每一个孩子:
2-3岁的孩子情绪不稳定,有强烈的情感依恋,施予其慈母般的爱就显得尤为重要。用如母亲般亲切地呼唤孩子小名等方式,消除孩子的恐慌和不安心理,稳定初入园幼儿情绪,使其尽快适应集体生活。这是一项细致、复杂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不仅需要教师的耐心与智慧,更讲究教育的艺术与技巧。
?? 扫描二维码阅读完整内容
《如何让孩子适应 让家长放心》
巧借资源,家园合力缓解分离焦虑
随着新生进园,不难看到很多家长躲到门外偷偷向教室里张望,担心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孩子出现各种状况。家长有这种心情,教师是可以理解的。如何帮家长度过“孩子入园自己焦虑”这一关?如何帮助家长克服分离焦虑情绪,家园合力助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召开家长会、组织亲子活动等方式让家长对幼儿园、教师以及幼儿园的真实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可以通过幼儿生活记录表、拍摄幼儿在园录像、幼儿成长档案以及与家长网上交流等方式,让家长更了解孩子的在园情况。
总之,通过开学前、开学后的一系列工作,让家长既能看到了老师们对幼儿的关注,又能对幼儿园的工作有更深入细致的了解,能放心、安心地送幼儿来园。
?? 扫描二维码阅读完整内容
《托班幼儿入园初期止哭妙招》
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家长阅读以下干货文章,帮助家长掌握实用技巧,与孩子共同缓解分离焦虑,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教师可推荐家长读这些 :
孩子们稚嫩的双手,需要老师和家长共同牵引。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需要教师、家长用爱心、细心、耐心共同探索、共同努力。
本期互动话题
看了这么多,您认为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什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给更多教师、家长!
我知道你 在看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