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是教师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幼儿园的孩子没有应试的评价体系,带领孩子”玩中学”的幼儿园教师因此受到了家长乃至教育界的部分人士的轻视,社会对幼儿教师的定位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一直以来,人们无意中把幼儿教师排斥在教师队伍之外,待遇和地位给幼儿教师带来很大的压力。
而据多项调查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还处于较低的水平,在政治、专业性、学术性上的权利也很有限,得不到有效保障,职业声望也一般。
而教师的心态和情绪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幼儿教师社会地位偏低的事实已经对幼儿教师专业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造成幼儿教师经济保障不足;教育观念落后;压力大;教师流动性大等几个方面。

目前据一项不完全统计,2016年,约有50%的幼师每月到手工资不足2000元,仅有15%的幼师每月实发工资超过3000元。 而与之对应的幼师的工作压力,却与收入极不匹配。调查显示,只有不足10%的幼儿园的教师日平均工作时间为8小时,其他超过90%的园所平均工作时间为9小时以上。
目前迅速发展的幼儿教育行业对幼儿教师的大量需求,与人事制度改革压缩编制存在着巨大的矛盾,造成了幼儿园普遍缺编的尴尬局面。一些幼儿园不按照国家规定发放足额工资,不少幼儿园管理者为了节约开支,对新入职的“临时工”采取的是试用期、聘用期工资制,一般试用期只有很少的工资,这部分来教师也没有各种保险,导致许多临时聘请的“教师”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极心理,经常处于“努力找工作”的状态之中,根本无心把精力投入到研究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备课、钻研业务上,其结果导致许多幼儿教师教育质量落后。
(一)家长工作压力:
第一: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阻碍了早期教师的有效实施,给幼儿教师的工作增加了压力。许多家长对早期教育的认识依然停滞在知识技能的获得上,反对阻挠现行的早期教育,增加了幼儿教师的工作难度。
第二:家长的高期望给幼儿教师构成一定的压力。在我国,大多数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从一入园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家长对幼儿园的社会声誉、教学质量、教学环境等都有较高的要求,相应幼儿教师的知识水平、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等也有较高期望。这种期望增加教师身上的投射就成了一种较大的工作压力。
第三:幼儿园的收费相对较高,家长对幼儿教师相对苛刻,现在家长只有一个孩子,出现了任何事情都要找老师,特别是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目前幼儿教师严重的心理压力。
(二)幼儿压力:
目前我国每个家庭都能拥有一个孩子,孩子在行为习惯上都处于娇生惯养的现象。现在幼儿园孩子较多,性格差异比较大,老师在管理幼儿方面出现了种种的难点。
(三)幼儿教师的自我压力:
幼儿教师多半都是女性,女人之间喜欢争强好胜。彼此之间竟争激烈,有些事情超过能力范围之内的,还要勉强自己去做。许多事情也都要求完美,做到十全十美的来苛求自己。
(四)园里领导的压力:
现在园内领导要求教师自身素质较高,业务学习较多。幼儿园的大型活动举办比较频繁。同时还经常开展观摩活动。
(五)来自社会的压力:
教师职业的本职属性是育人。古往今来,社会要求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要求“师者、人之模范也”,要求教师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服务者,社会评价尺度对教师要求很严,社会对教师期望值很高。
面对种种压力,我们可能会担心自己做不好而退缩,变得消极,可这个社会许可吗?所以我们必须一一克服,想做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真的很不容易。
(一)目前,幼儿园教职工年轻教师居多,在幼儿园部分干了两年左右的教师,一般境况下,都会跳槽到别的幼儿园或者改行干点别的工作。幼师毕业生,幼儿园需要培养1-2年,才能完全胜任幼师工作、基本上也就是只能用1年,第三年,都走了,也有的幼师干了半年,就撒手走人了。
(二)“户口”是很多幼师选择去留的重要因素。有些初入职场的新人,选择幼师并非源于热爱,只是将其作为一个 “过渡期”。然而,一些真正热爱幼教的人,却不得不因户口这一现实问题离开岗位。中国教育报随机调查了北京10所幼儿园,在民办园中,许多教师都是工作二至四年后离开的,他们大多来自外地,无法拿到户口,到了一定年龄,只好回家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