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材料来自于大三学生实习后的一次作业。之前就布置过一次作业,“如何在一个小时之内辨别一个幼儿园质量的好坏,”。实习前学生们写的多少有点浮于表面,实习过后,再次让大家做同样一个作业,学生写的非常让我惊喜,有很多角度刁钻并莫名有效。观察实际应该抓住关键细节,目标设定应该可被观察。看了学生的作业以后,发现虽然在个别操作化上有一点点问题,但是总体来说真的非常生动有意义,所以决定总结并推送出来。
第一篇推送以后,获得了王园长的回复,他说:“从我这个角度来说,我也想让人家用一个小时的时间看出来,我们幼儿园质量高”。当天非常认真得回复了这个文档。于是决定把王园儿的回复加进去,重新推送一次,太喜欢这种有别人互动的感觉了。
一、外部条件:
1.厕所是否干净卫生/是否男女分厕;
(园长评价:确实,干净卫生代表着后勤管理水平,保育老师质量是根本问题)
2.幼儿园是否有阳光充足的大操场;
(老师评语:这一条略微苛刻了,还有啥叫阳光充足呀,或许郁郁葱葱的操场也不错。)
3.植物角动植物的生长状态,是否缺水、枯萎;
(园长评价:有时候缺水、枯萎正是因为把自然角全部交给了孩子,可以关注孩子是不是每天主动参与植物照料。)
4. 幼儿是否参与幼儿园环境创设;
(园长评价:看一看环境中是不是有孩子的影子,代表幼儿园的教育理念。)
5.幼儿园是否有单独的种植区和饲养区;
(老师评语:乡村幼儿园这一条可以去掉吧)
6.幼儿园是否有丰富的户外活动配套设施;
(老师评语:结合国家政策,操作化什么叫丰富呀?)
7. 师幼比
8. 看户外活动情况
(班级的户外活动是否正常进行,每天足量)
二、师生关系:
8.幼儿被批评后对老师的态度,会不会对教师感到害怕;
9.幼儿在游戏时规则由幼儿制定还是教师制定;
(老师评语:或许还可以共同制定?还有规则如何调整?)
9. 幼儿来园时教师是否会蹲下与幼儿打招呼,是否会和幼儿聊一聊幼儿在家里的经历;
(园长评语:有时候蹲下和每个幼儿打招呼,在实际操作中比较难。看老师是否热情对待每个孩子)
11.离园前30分钟教师是否还与幼儿保持互动,还是幼儿独自活动;
(教师评语:离园前的30分钟特别反映教育质量。
这里的保持互动是什么意思?幼儿有时候确实是自主游戏状态的)
12.教师与幼儿共同游戏的频率;
13.教师在户外游戏是否关注每一个幼儿,有没有幼儿落单;
14.教师是否会因为幼儿在园如厕(大号)呵斥幼儿;
(教师评语:娃们会不会/敢不敢在幼儿园上大号真的很反映关系质量。
这个确实,能直接反映老师是否真的有爱心和耐心)
15.教师回应幼儿的语言是否丰富是否会带有一些动作如拥抱、比大拇指;
(教师评语:是职业回应还是真诚回应,哈哈)
16.教师上课时是否鼓励幼儿多讨论和表达,而不是教师一个人讲诉;
三:幼儿园课程
17.园长在园本课程中是实践者还是指挥者;
18.课程评价时谁说了算,幼儿在评价中主体地位的体现;
19.课程建设是否利用了乡土(本地)的资源;
(教师评语:应该是想说园本化的程度吧)
20.教师是否会参与园本课程研讨;
(教师评语:嗯,课程建设需要一线教师大规模参与讨论)
21.园本课程是否体现在周计划、日计划中;
1. 周计划、日计划与目前开展的活动是否相符,如果不相符,原因是什么?
2. 活动是从何而来?是教师预设多,还是从幼儿发起多?
四、同事关系/工作氛围
22.教研活动的主导是领导还是教师本人;
23.教研活动的主持人是轮换制度还是只有领导;
24.观察教师在一日活动当中表情;
(教师评语:什么表情?
或者说,教师的情绪)
25.办公室办公设备现代化,及使用频率;
26.搭班教师之间是否互相帮助、相互关爱(尤其观察保育员老师和主配班老师的相处方式);
(教师评语:重点是保育员老师是否会主动给主配班老师支持)
27.幼儿园给教师提供的休憩场所环境;
28.教师见园长前后情绪变化和见面的言语频次;
(教师评语:这一条应该是本场最佳了,哈哈
哈哈!这条很棒的!)
29.园长领导与其他老师是否一起用餐且氛围良好;
30.普通教师对上级领导的昵称(内在原因);
31.教师是否会在背后指责其他老师;
五、其他
32.幼儿园安保措施,比如安保人员的素质和态度;
33.外来人员的数量和访问频次(看来访本);
(教师评价:嗯,这是外部评价)
Ps:最直接一点,看幼儿游戏状态与游戏表现,对照指南分析这一个班的情况。如果普遍低,那就是游戏不够自主,教师引导有问题。
还有一点,如果进了班,你的老师很开心地给你介绍这个游戏材料投放的想法,某个孩子的改变,不用多想,好好跟着这个老师吧!她一定是有心的老师!
教师反思:
1. 关于教学
首先,观察这个操作是可以落到非常实践的角度的,提出非常具有实践性、操作性、专业性的任务非常有利于学生们的成长。比如这一次的任务“一个小时观察幼儿园的质量”。其次,一个任务可以根据情况,让大家反复做的,之前脑海中老是认为任务要更新,才更好,实际深度学习就是需要对一个任务反复的操作,不同角度操作。
2. 关于质量
首先,质量这个词是个非常有意思的词=概念,这个概念绝妙在哪里呢?就是当我们背后讨论的时候,这个质量是真正的质量,但是当我们把质量的标准一条条拿出来并且比照着去做的时候,质量就越来越少了。所以我们更应该强调内涵质量,但是内涵质量很难通过外部进行评估,而是需要时间、耐心、敏锐的觉察力。这也是质量的一个悖论:当我们开始“目标明确得做质量”的时候,质量就没有了。质量始终是个过程性的词,不是一个结果性的词。其次,针对上一次问题,我们幼儿园应对检查的态度应该是做好常态化的高质量幼儿园教育,而不是做“虚荣”性的质量,真实性评价的意义也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