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到了,
宝宝们也要出来维权了!
“假父母”们可得小心啦!
又到了一年一次的315打假时刻
让一大批“假爸爸”和“假妈妈”显出原形
什么样的父母才是“假父母”?
别着急,答案马上为您揭晓!
今天就来带大家“扒一扒”
“假父母”都有哪些“罪行”
01
“假父母”之凡事包办
幼儿园是培养孩子自理能力的重要阶段
平时园所里老师都会教孩子们基本的自理行为
不少“假爸妈”习惯了什么事都替孩子办
追着喂饭、帮忙穿衣……
长期下去会让孩子养成依赖的性格
更不利于以后的成长
爱孩子不等于溺爱
我们更要有意识
对培养孩子独立的各种机会保持敏感
后退一步给孩子空间去成长和学习
而不是剥夺每一个让他成长的机会
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
一点一滴地学习
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养成独立性格和自主能力
让孩子学会各种生活技能的同时
也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去陪孩子玩耍、看书、闲聊散步
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内在发展
02
“假父母”之管束太多
孩子看见什么都要去摸一把
会喜欢玩水、玩沙子
凡是摸起来柔软的东西
都让他们爱不释手
这是因为他们处于“触觉敏感期”
但对于孩子来说的这些正常行为
父母的反应却是:NO!
宝宝吃手咬玩具,NO!
宝宝玩水玩沙子弄脏了衣服,NO!
幼儿园里的小小的磕磕碰碰
也许更能让他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如何通过安全的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
所以也请家长们不要过分紧张
适当放开一下你的保护伞
孩子的成长反而更快乐
03
“假父母”之敷衍陪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来自家庭的陪伴和教育
对孩子整个人格的形成
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
孩子在小的时候
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
是完全可以依靠的
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
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
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但即使如此
依然有很多父母在陪伴孩子的时候
走形不走心
一部手机、一台电视就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这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行为
对孩子的成长来说
是极大的遗憾和空缺
父母的任务并不像看起来那么简单
工作、生活、家庭三者之间的平衡
是需要每个父母都认真学习的一件事
04
“假父母”之强加控制
我们从来都不应该用“乖乖听话”
来做为判断孩子优秀的标准
而一个凡事都以家长的话为“标准”的孩子
也难以成长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大人
在孩子开始有自己想法的时候
耐心倾听他的想法
鼓励他为自己做主
而不是一味地要求孩子照着自己的想法去做
我们要尊重每一个孩子的人格
而不是要求孩子按照我们定好的模型长大
这种控制欲爆棚、以权谋私的家长
也是本次幼儿园打假的重要对象
05
“假父母”之打击式教育
很多人可能会诧异
幼儿园年龄的孩子也需要培养自信吗?
是的,而且不知不觉中
“假父母”们正在摧毁孩子成长的自信
人在任何阶段都需要被认同
孩子也一样
面对孩子的尝试和好奇
我们可以提醒孩子注意
也要给予鼓励和肯定
这都会给孩子心底埋下一颗勇气的种子
终有一天他也会自信地成长为
替你遮风挡雨的大树
06
“假父母”之忽略感官探索期
“请问几岁开始学珠心算合适?”
“请问男孩是学钢琴好还是学击剑好?”
……
对宝宝们来说,
他们是用看、听、嗅、触摸等
感官运动来探索周围环境的
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感统失调”
这与他们在婴幼儿时期
没有得到足够的感觉统合刺激有关
“感统失调”即大脑和身体不能协调发展,
包括孩子的活动范围小、感官刺激不足等
因此,在宝宝还小的时候,
多带他去探索周围环境
听各种声音、观察和触摸各种物体
在安全的范围内自由地爬……
而不是过早过度地学习
各种文化知识和才艺技能。
幼儿园的话
那么,如何正视这些“伪”操作,去伪存真,成为“真父母”呢?
1. 教育孩子之前,管理好自己的负面情绪。
2. 鼓励孩子从小事做起,养成独立自主的性格。
3. 主动发现孩子的问题,解决问题,并学会原谅。
4. 学会对孩子说“不”,多关注孩子的内在发展。
5. 用正面语言暗示孩子,引导为主,及时肯定。
扫码关注我们
更多资讯请关注
阳光贝贝幼儿园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