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布置区角能够又省力又有效果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布置区角前先要调查。
为什么要调查呢?
如何做调查呢?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孩子,二是家长。
在孩子中开展调查,可以通过两种最直接的方式:
1、教师观察。教师通过观察孩子现有的游戏情况,可以发现哪些是孩子感兴趣的,哪些是孩子不喜欢的,哪些玩得时间长一点,哪些玩得时间短一点。
2、与孩子直接对话。问问孩子自己喜欢玩什么样的游戏,为什么喜欢,希望教师为他们增添哪些材料或区角。
家长的调查可以发放问卷、邮件、短信、面谈等方式,请家长向教师反馈孩子在家喜欢玩的游戏等情况。收集这些第一手的资料,可以帮助教师明确制作的方向,更好的发挥区角的作用。
材料的准备也是一个大问题,那么多的孩子,那么多的区角,所需要的材料一定是非常的多。这些材料光靠幼儿园买是不太可能的。
那该怎么办呢?
这时就需要家长的帮助了。利用家长资源也是有讲究的,有的教师会采取硬措施,每个孩子必须带,不带就会批评或是说一些怪话。殊不知,这样会引起家长的反感,为自己今后开展工作增加困难。
所以教师一定要向家长说明这些材料是用来做什么的,可以在哪些方面给孩子提供帮助,从而取得家长的支持。
准备工作完成后,教师面临的是区角的制作。回顾过去的区角制作,我发现有一个问题大大的阻碍了制作的进度及工作量。那就是没有实践就大量制作,结果是使用的时间不长、效果不好、目标达不到。发现这一情况后,我在制作区角的玩具时,做一个自己先玩,如果自己玩起来都有困难,孩子玩起来就更困难了。自己玩过之后再请个别的孩子玩一玩,并请他说一说玩这个玩具的感受等,根据孩子的体会再来发掘玩具的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的功用,达到一具多玩的目的。用这个方法可以在大批量投放之前去完善这个玩具,不但省时还省材料。
我一直都很赞成让幼儿和教师一起来制作区角的玩具,因为好处多多。
注意:
制作玩具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数量够不够多。数量不够,会影响区角活动的质量和引发幼儿之间的争抢。
(2)质量够不够好。质量不够好,容易伤到幼儿和增加教师维护玩具的工作量。
①生活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生活模仿性操作与练习,发展孩子编、系、扣、穿、夹等基本生活操作能力。
②语言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图书、图片、头饰、手偶等的观察、操作、拼摆等讲述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美工区:主要功能是通过撕、贴、剪、画、捏、做等美术操作表现活动,发展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及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④科学区: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科学小游戏及数学操作活动,从小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发展幼儿数学能力和动手操作等能力。
⑤建构区:主要功能是利用积木、酸奶盒、易拉罐、纸盒、玉米瓤等进行的建构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空间知觉,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力、动手操作及交流合作能力
⑥角色游戏区: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主要有:开心娃娃家、小小美发屋、娃娃超市、快乐美食城、快乐小吃吧,小医院等。通过模仿各种社会活动,有助于幼儿学习各种社会性行为,发展交往能力,培养幼儿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区角的划分是很有讲究的,分得好,可以更充分的发挥区角的作用,分得不好,则让区角的效用大打折扣。区角划分可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如益智区、美工区、图书角属于静的那一类,在划分时可以放到一起。表演区、建构区则属于动的那一类,在划分时可以放到一起。
在孩子进行区角活动时,我们会发现孩子们会把不同区角的玩具随意乱放,混淆使用,特别是益智区和角色区。所以教师在区域划分时,一定要考虑到玩具的使用,不要将两个使用类似玩具的区角放在一起,以免引起用具使用上的混乱,给幼儿加大使用及整理上的难度。如益智区和角色区可以用图书区或其他区隔开。
在划分时,教师要考虑到哪些区角适合在室外哪些区角适合在室内。在室外的区角,要考虑到用具的摆放、幼儿操作的便捷等。要易于幼儿及教师整理和保管。
材料是开展区角活动的物质媒介,是幼儿建构知识的托,它起到的就是一个桥俩的作用。只有通过它才能达成教育活动的教育目标。材料是否有趣、可变、可操作,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直接影响到幼儿能否主动参与区角活动。
材料要有层次性
区角材料的投放要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生理特点,最大限度上符合不同幼儿的要求。
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在同一区角中材料的投放中即也呈现其差异。
如:数学区中,要求中班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形、空间方位等概念,并学会比较、分类、排序、测量等简易方法,所以在材料投放中,教师就要考虑和设计一系列的操作活动,如“图形与数字”(根据图面上的图形与数字,找出相应数量的图形摆放在图面上)、“有序的花”(将花按一定的颜色、大小或形状等规律插到泡沫板上)等。而大班幼儿在已掌握简单数理概念的认知活动外,还应学会简单的运用,所以在区角中教师投放的材料也随之有了一定的深度。
其次,同一年龄段中幼儿各方面能力的不同,对材料的要求也就不一样。因此,在同一区角中应提供不同的材料,以便满足各类幼儿的操作需求。幼儿可根据教师提供的不同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从中,我们还发现由于幼儿能力的差异,同一材料其操作的途径也不尽相同,各有各的“看家本领”。
材料的数量要保证
区角投放的材料不能五花八门、但也不能过于单一,应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密切结合,同时要有一定的数量保证。这样就可满足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能力去选择和操作。
按班内幼儿在每个活动区中人数计算,确定本班幼儿每个区角中材料投放的数量。比如,小班在创设区角时,设计了图书角、娃娃家、生活区、建构区,每个区角按4个人的比例进行材料分配。
按照现成的及家长共同收集来的材料,在相应的区角中设置了多套操作活动。如娱乐区有活动3种(投篮、玩沙、钓鱼)、建构区有玩具5类、生活区有活动6种(喂食、娃娃家、折叠衣物等)。
材料的动态性
区角的材料除了有一定的数量化外,也不能够一尘不变,而应随着幼儿能力的提升及主题的变化,不断进行更换、添加,使其呈现动态性。
我们在创设区角活动时,有一些是相对静态式区角,是教师根据幼儿发展目标进行有的放矢。
例如:益智区、数学区等。而有些区角是处于动态的,它的内容经常性地与主题密切联系,随着主题活动不断更换、深入而不断变化、调整,如:美工区、科学区等。区角中我们可以将主题中一些操作性、探究性为主的内容投放其中,主题活动中收集到的资料、物品、新累积的经验等也可放入其中,并授予其新的目标和要求。
此外,还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及发展水平随时调整材料。当幼儿已能轻而易举地完成某区角里的任务或这这一区角主题长时间的未被理睬,那么教师就应该考虑调整材料了。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和兴趣持续时间短,老师就要利用新鲜的材料去刺激他们的兴趣,使之不产生厌烦、乏味感。
低结构的材料更易操作
高结构的材料规范、精细,目标明确,幼儿在操作中能达到和检验自己的操作结果。但是区角活动中注重不是操作程序、结果,而是让幼儿通过对材料千变万化的摆弄,尝试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激起幼儿活动的兴趣,而低结构的材料正好符合此要求。所以,在材料的投放中,注意高低材料相结合。在区角投放的材料,既有买来的现成材料,还应有自制的活动材料;既有成品,还应放置半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