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是幼儿园活动中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活动形式。在游戏中,蕴含了各个领域与学科的教育因素和机遇。将幼儿园课程融入游戏,让课程游戏化地存在,是当下幼教工作者需要探究的方向。
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实施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将幼儿园课程融入游戏,让课程游戏化地存在,是当下幼教工作者需要探究的方向。
如今幼儿园教育课程和其他教育课程一样备受关注,过去,我们单纯的把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作为幼儿园课程内容,存在着只重视室内教学,忽视幼儿的独立性活动,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幼儿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上用集体教学形式和注入式教学方法,重视以教师为指导,忽视了以幼儿为主体作用等倾向。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有关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模式的研究。其包括幼儿园游戏要是“真游戏”、一日活动皆游戏、集体教育活动游戏化,下面谈谈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组织策略研究模式的几点见解。
一、游戏要是“真游戏”
“真游戏”的首要条件是,幼儿在游戏中,是否是自主的、自由的、创造的、愉悦的。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所以游戏必须要让幼儿感觉到自主、自由。我们可以参照课程的目标,游戏前与幼儿一起预设。比如,要完成运动课程中钻、爬的目标,可以给幼儿提供相应的,可供幼儿选择的钻、爬类游戏材料。在幼儿选择好材料后,还可以预设一下玩法等。自主、自由由此而产生。游戏中,由于幼儿的灵活性、资源的共享,很容易产生创造性的玩法,如此充分让幼儿玩的游戏,必定会给幼儿带来愉悦感。
二、一日活动皆游戏
(一)教育活动“游戏化”
特别是像数学这样比较枯燥乏味的活动,我们更应该在一种游戏化的模式里进行,这样才能使幼儿对活动更感兴趣,接受的更快。而不能让幼儿进行一些机械的记忆,毫无趣味的教学模式会让幼儿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及热爱。所以,我们一定要采取科学的方法,让幼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里成长!
(二)区角活动的游戏化
区域游戏可以扩大幼儿的空间概念,可以使幼儿对事物的颜色、数量和形状有概念性的建构。各个游戏区域的功能都是独特的,对每个区域的作用,幼儿教师要带领幼儿充分认识,这也有助于他们环境认知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积木区可以发展幼儿的建构能力,学习建构技法;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认识基本形状、数量关系;学习尝试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方法、设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幼儿之间能分工合作,共同设计、建构,共同游戏;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与人交流、表达的能力,以及掌握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玩沙玩水游戏区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物的性质;满足幼儿摆弄物体和好活动的愿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自主性;在沙水游戏中,区别干湿、冷热、粗细、多少、深浅等不同的概念;活动后的收拾整理,培养幼儿清理、打扫的技能与习惯。
这些区角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自选活动作用,使幼儿得到全身心的发展。
(三)户外活动游戏化
在开展户外游戏活动时,首先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游戏时间,恰当地安排室内或室外,集中或分散的游戏活动,并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对现实生活的模仿、想象,有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比如:我园教师带领幼儿在户外玩一些民间游戏,将这些游戏变换形式,使得这些老游戏有了新的玩法。因此,我们对收集到的第一手民间体育游戏资料,进行进一步精心筛选和整理。在筛选时,充分注意游戏的科学性、思想性和教育性,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的、寓教于乐的、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民间体育游戏。在班级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活动时,民间体育游戏小组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介入到幼儿游戏中,进行适宜的交流、示范和具体指导。这样,幼儿在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活动中,各种能力及意志品质都得到发展。
(四)过渡环节游戏化
在一日活动中,我对各种教育活动既注意活动形式上的丰富多彩,又注意活动性质上的动静搭配,让不同类别的活动交替进行。如:在午餐过后、放学前的时间,们可以带领幼儿做安静的手指游戏,唱儿歌等。优化一日活动,不但可有效地管理好幼儿园的各项工作,更重要地是从各方面开发幼儿的智力,老师要不断总结经验,敢于改革创新,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的一日活动生动、活泼,让孩子们生活在一个丰富多彩的童话世界中。
三、集体教学活动要游戏化
(一)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学游戏化幼儿园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如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科学游戏“吹泡泡”;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比如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也可把某些游戏用于教学的结束环节,以巩固某些知识或技能。
(二)利用游戏因素,使非游戏活动具有游戏性
1.以游戏性的语言组织活动
这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经常运用的策略。这种设计主要通过富有游戏性的语言来组织活动,比如,教师经常在组织各种活动时使用这样一类语言:“今天,老师为小朋友们请来了一个客人——图形宝宝,图形宝宝很想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
2.以“做做玩玩”的方式组织活动
幼儿利用各种材料自己动手做各种小实验或手工制品,再利用这些作品进行游戏,这是幼儿园课程中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又一种策略。这类活动可以在教师直接指导的集体教学活动中进行,也可把材料投放在相关活动区,让幼儿在入园后、离园前、专门的游戏或自由活动时自主地选择。这类设计的策略主要是利用游戏因素,结构上比较松散。
3.以比赛的形式组织活动
以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教育活动,是促使非游戏活动游戏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幼儿园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我们常常用比赛的形式组织一些体育活动、生活活动,比如,以练习某些动作为目的的划船比赛,培养生活能力的穿脱衣比赛和叠被比赛。比赛可以在个人和个人之间进行,也可以在组和组之间进行,比赛使一些原本枯燥而单调的活动具有了游戏性,大大激发了幼儿活动的积极性。
(三)运用生成策略将创造性游戏有机地融入课程
创造性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有着特殊意义,如何使之有机地融入课程,是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又一策略问题。
由教学活动生成游戏,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从文学作品活动中生成游戏,这类游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动作性较强的角色表演,比如幼儿学习《小蝌蚪找妈妈》后,在游戏时常常模仿小蝌蚪的形象;另一种是从社会领域活动中生成游戏。幼儿常常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参观社区环境,了解社区周围的设备、设施,如参观医院、邮局、银行、超市等,这类教学活动是幼儿生成角色游戏的又一条渠道,他们会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对环境和角色的理解,在游戏中表现出来。
幼儿园课程是以幼儿的生活为基础的,而幼儿的生活是流动的、变化的,因此,我们的课程也应该追随幼儿的生活而发生变化。实践中我们应多问: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自由选择、自愿参加吗?幼儿可以自主地决定游戏活动的方式方法吗?幼儿不受游戏之外的奖赏因素干扰吗?这些疑问会让我们创造出更多受幼儿欢迎的游戏,让课程游戏化不是一句空话。
作者:阜宁县羊寨镇中心幼儿园 韩晶晶
转发 点赞 关注
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