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朋友们
“师说新育”
<家庭教育专栏>
又和您见面了
??????
孩子处于幼小衔接阶段
家长应该怎么做?
一起来看专家分享
??
作为家长,要提前做好孩子的心理建设,及时对孩子进行情绪疏导,消除孩子对陌生环境的恐惧感、对未知生活的焦虑感,帮助孩子树立向往小学、喜欢上学的积极心态。家长可以带孩子做一些小尝试
一起制定“我要上小学啦”的成长计划,把孩子对小学的心愿、梦想等写进画进计划,并和孩子努力实现。
时常举行家庭聊天会,听孩子讲一讲幼儿园的故事,听爸爸妈妈回忆小学的趣事,或听哥哥姐姐介绍小学的活动,帮助孩子提前了解小学丰富多彩的生活。
有机会访一访即将入读的小学,感受小学校园环境和文化;也可通过关注即将入读的小学公众号、视频号等,选取孩子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提前了解。
……
小学是孩子独立生活的新开始。不同于家里和幼儿园,这里没有父母和保育老师的帮忙,需要孩子独立面对、独立完成,因此,孩子除了要适应新环境,还需具备一定的自理自立、安全自护能力。如我校就倡导一年级新生至少养成以下十个必备的生活好习惯:
家长要有意识地提前进行相关的教育,手把手地教孩子从不会到会、从生疏到熟练,最后才能放心放手。
自“双减”实施以来,低年级孩子在学校就能基本完成每日学习,家长不必太过担心。但新生入学的学习准备,家长还是需要结合实际,通过提前创设学习的环境和氛围,适当进行阅读、游戏、实践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营造学习氛围
家长可以经常带着孩子去书店、图书馆,让孩子感受浓郁的阅读氛围;和孩子布置书房、书桌或图书角,建设良好家庭阅读场域;与孩子一起挑选喜欢的儿童绘本、益智玩具等,创设阅读条件;与孩子一起读绘本、画绘本,开展故事交流等,让孩子享受阅读,探索识字,爱上思考。
?呵护好奇心
带领孩子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结合真实情景进行提问、探究,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
?培养专注力
带领孩子做一些有助于培养专注力的、有挑战性的小游戏(拼乐高、玩航模等),培养孩子做事善始善终、遇到困难不放弃、积极解决问题等好习惯。
是幼儿园、学校和家庭
协同共育的系统工程
幼儿园重在入学准备、小学重在入学适应,家庭重在情感支持、生活指导和学习支持。三者目标一致、行动协同,才能最好地引领和陪伴孩子成长。在此,真诚地给新生家长们提三个建议:
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家事,还是国事。事关个人、家庭,也关系国之未来。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为国家做贡献,要树立为孩子主动学习的意识。
成长只有一次,家长朋友们要重视与孩子共度的时光,用孩子喜欢的健康方式,给孩子更多高质量的陪伴。尤其在幼小衔接的关键时期,要多开展亲子交流、亲子阅读、亲子运动、亲子劳动等,帮助孩子做好准备。
在学习方面,要以学校和老师的要求为主,切忌揠苗助长、超前学习;切忌提过高过难要求;切忌盲目给孩子补课,增加孩子学习负担。
在生活方面,不包办、不代办,避免让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
—END—
-=||=-收藏赞 (0)
幼儿园研学培训,找优师教研18610206462
南通、常州、成都、广州、杭州多处培训基地,优质的专家师资资源、幼儿园资源,让你深入幼儿园,近距离感受先进的幼儿园生活。专题研修:课程叙事专题研修、课程游戏化专题研修、民族特色民族文化的专题研修以及各类您需要的定制化专题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