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考情分析
在《综合素质》的真题中,材料分析题一方面考查考生从职业理念或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教师教育或教学文行为进行评析;另一方面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般是两个小题。试题的答案比较开放,这就要求考生不仅要系统掌握综合素质的相关理论知识,更要具有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综合素质》近9次考试中材料分析题的具体考查情况如下表:
小提示:点击图片可放大
2.答题技巧
(1)审清问题。做材料分析题时,要先看问题, 明确题目要求,找到所学内容中与问题相关的知识,确定答题方向。
(2)阅读材料。明确答题方向后,带着问题通读材料,找出材料中的与相关知识有联系的内容,明确答题思路。
(3)组织答案。组织答案时要注意答案要序号化、条理清晰、分点作答,答案中要有理论阐述,同时也要有结合相关材料进行分析的内容。
(2019年上半年真题)初一新生刚刚离开小学,进入陌生的新环境,往往摸不着头绪。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我在接新班时,反复琢磨。采取了下列措施:
1.建立家长微信群。一拿到学生信息,我马上建立了班级家长微信群,让家长第一时间了解孩子所在班级和班主任的情况,我也提前了解了学生和家长的情况。
2.招募学生“志愿者”提前布置教室。为了让孩子和家长第一次进教室就能有种溫馨的感觉,我在班级里招募“志愿者”,请住得较近的孩子提前一天来校打扫布置教室,还特别招募几名有特长的学生为班级出第一期黑板报,呈现我的带班理念及经家长和学生讨论通过的班训和班名,劳动过程中,我一一拍照,并将照片发到微信群里。
3.引导学生树立集体观念。对一个新班而言,让孩子们树立集体观念是首要任务。开学前,我在微信群里发起讨论和交流,耐心听取家长的意见。开学第一天,我不急于向孩子们宣布班规,而是先说解我们的班训和班名。
同时,我还设立了各种为班级服务的“志愿者”岗位,如领取教材“志愿者”、领取校服“志愿者”…孩子们积极报名认领岗位,每个学生都成了班级“志愿者”,班级每一项工作都有“志愿者”在服务。
这样,我班学生的几十颗心很快就凝聚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有灵魂的集体。
问题:请结合材料,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评析“ 我”的教育行为。
[解析]
材料中班主任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教师职业過德规范的要求。
首先,班主任的教育行为符合为人师表的师德规范。为人师表要求老师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已,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材料中,班主任第一步就是建立家长微信群,积极和家长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学生情況,表明班主任具有为人师表的师德。
其次,班主任的教育行为符合教书有人的师德规范。教书有人要求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材料中,班主任第二步是招募学生“志愿者”提前来到教室布置温馨的教室环境,特別是选择了一些有特长的学生为班级出版了第一期黑板报,这表明班主任能够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具有教书有人的师德。
再次,班主任的教育行为符合关爱学生的师德规范。关爱学生要求老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材料中,班主任非常关心学生从小学到初中的情绪转变,让学生能够快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同时让学生扮演“志愿者”的角色,能够积极参与到班级建设中,这些都表明班主任具有关爱学生的师德。
最后,班主任的教育行为符合爱岗敬业的师德规范。爱岗敬业要求教师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材料中,班主任在学生小开初的关键时期,关注学生学习和情感的适应性,加强与家长的沟通,组织了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这体现了教师对学生、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做法符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热门文章
官宣:教育部禁止微信布置作业,点赞转发各类信息,给家长减负!
教师待遇提高啦!工资已高于公务员,年终奖9万多…这17地率先执行!
明确了!延迟退休实施原则公布!教师退休年龄划清楚了(转给教师)
主要发布教师招聘考试、编制考试、
特岗教师备考干货,名师在线免费辅导,可在线做题。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园丁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