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家长会是家园沟通的一项重要途径。每逢开学季都有不少老师担心开不好家长会,以及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害怕家长会上遭质疑,不知道怎么回应;
如果家长提问太多,时间控制不好怎么办;
家长积极性变差,现场冷清很尴尬;
……
不要慌,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一份超全家长会攻略,帮助大家提前做好准备,轻松应对各种难题,为新学期带来一个好的开始!
01/
明确目标,保证后续工作开展
明确家长会目的,可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家长提前了解其目的后,在参与过程中也能更好地与老师进行互动。
教师目的:
1.传达班级教育目标
2.明确家长配合内容
3.拉近家园沟通距离
家长目的:
1.了解孩子发展情况
2.了解班级教育计划
3.获得科学育儿建议
02/
流程顺畅,提升家长信任感
从会前准备、会中流程到会后反馈,每一个环节都代表了老师的专业性。提前准备好不同阶段需要的物品和内容,不仅可以让工作事半功倍,也更能获得家长的信任感。
家长会前准备
提前确定时间、地点、参与对象,发通知或者邀请函给家长,并准备好签到表、PPT、育儿知识资料等。
家长会中流程
其中包括5个常见环节,新生班级可以在③⑤两个环节适当加长时间,全部流程尽量不要超过1小时。
① 开场(3~5分钟)
简单介绍班级、师资等情况。
② 介绍学期教育任务(10分钟左右)
建议将重点打印或制作成PPT进行展示,便于家长查看。
③ 孩子常见问题解答(10~15分钟)
可围绕各年龄端问题关键词展开,例:新生(分离焦虑);中班(合作交往);大班(幼小衔接)等。
④ 家园配合工作(5~8分钟)
接送、请假、着装、喂药、亲子活动等各类要求均可在此环节提出。
⑤ 答疑时间(10~15分钟)
如果前面几个环节的时间被延长,可建议有问题的家长私下与老师沟通。
家长会后总结
家长会结束后,老师可以对整体流程、反馈信息等进行整理和总结,分析会议中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方便在之后的家长会上做改进。
03/
提前预测,随时应对各种难题
做好前面两点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但还是避免不了突发状况,针对常见的几种突发问题,我们可以提前预测并做好相应对策。
王老师
我是入职不久的新教师,经常遇到家长
扎堆提问,还会提出很多不合理的要求,
原本的家长会思路经常被打乱,
无法掌控整个流程。
? 解决方法:
可以请搭班的资深教师/园长辅助一同进行家长会,并提前告知家长什么时候会进行答疑。遇到问题不要慌,如果回答不上,可以求助现场的资深教师,例:X老师是这方面的专家,我们可以请她来为大家解答一下;也可以告知家长不占用会议时间,会议后再找家长详细沟通。
李老师
小班家长会的时候,家长特别积极,
但升班过后大家的参与度越来越差,
有请假的,还有让爷爷奶奶代替的,
而且经常是我自己在台上讲,
家长们也不回应,气氛有些尴尬。
? 解决方法:
首先,控制好家长会次数和时间,建议每次家长会控制在1小时左右;其次,减少专业化的术语,在常见问题环节,可用贴近生活的案例提升家长的兴趣,同时提供一些落地的方案给家长,保证家长听得懂、学得到。
林老师
孩子要升大班了,家长们都有些焦虑,
问的最多的就是幼儿园教不教拼音、
学不学写字、要不要上学前班之类的问题。
虽然也解释过提前小学化的弊端,
但效果依然不明显,这让之后的工作很难开展。
? 解决方法:
针对家长幼小衔接焦虑,可以尝试这样做:
①先告知家长幼儿园会教什么,例如:提前培养前书写习惯、专注力等;
②带家长了解提前小学化会产生的危害,传递科学的育儿观念;
③提前告知班级将会组织的幼小衔接活动:例:专题讲座、沟通交流会等,还可以请小学教师为大家答疑解惑。
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家长的焦虑,也能让后续工作开展更顺利。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儿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