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
前
言
★
如何更好地处理幼小衔接存在的问题,不仅是老师的一个难题,对于家长而言,也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障碍,当佛系爸妈遇到迷糊小孩,当书包里的文具常常不翼而飞时,故事的结尾会走向何处呢?
下面我们来看看三垟和园幼儿园王宇浩小朋友的爸爸妈妈是如何帮助他渡过幼小衔接阶段的“文具劫”的——
从“丢三落四”到学“慧”整理
温州市瓯海区三垟和园幼儿园 曾星星
娃上幼儿园,每天乐呵呵,我也是一点危机感都没有,平时他就有点丢三落四的毛病,但都在我爱的美化灯下被忽视了,但是自从娃上了小学,老母亲就开启了“文具劫”,我真的无奈感慨,干啥啥不行,丢三落四第一名!
孩子上学前,老母亲的关注点:只有最好的文具,才能配得上孩子“未来学霸”的配置!铅笔挑原木的,橡皮选无香进口的,本子要无荧光剂不刺眼的,文件袋是大厂国标的……可万万没想到:孩子可能不会成为学霸,但可能成为“丢霸”。
每天放学回来后我们的第一次对话总是关于文具!儿子着急地说:“妈,我的铅笔盒橡皮不见了,你带我去买吧!”“什么?今天我不是给你准备了5只铅笔和2块橡皮的吗?你再找一找看看。”儿子闷闷地说:“妈,找不到了,我书包里都看了,真的没有了!”我生气地问:“放哪儿了?”,儿子特别没心没肺地来一句:“我也不知道呀,我下课的时候放在桌上出去玩了,回来就不见了!”。我的第一反应,被霸凌了?被人抢走了文具?谁知,他一脸无辜,眼睛眨巴眨巴半天,说没人欺负他,就是东西不见了。那表情仿佛是在说:文具丢了不是我的错,而是它们自己想法有点多。
娃一上小学,自动解锁一项技能:费文具!一开始你觉得:娃丢东西是一时犯错,父母要全身心接纳,于是我在交流群里问家长有没有谁家的拿错了笔或橡皮,私聊老师问有没有看到娃的文具,但是老师上完课就走了,问也问不出来呀。都说要“静待花开”,可能我丢三落四的儿子好像根本就没有花期。
虽然一直在经历“文具劫”,但是作为一名妈妈,我知道这时候的抱怨对于我家的娃而言没有什么实质的作用,于是我们一家三口尝试静下心来坐下来,一起寻找方法,归根究底娃的丢三落四还是整理习惯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尝试带着娃学会整理!
“慧”整理之学会感恩
娃总是丢文具,究其原因,还是不懂得感恩,万事万物皆应该值得我们珍惜。当我们拥有它时,应该心怀感恩。只有懂得珍惜,知道一切来之不易,才不会轻易地丢弃。对待爱丢文具的孩子,也是一样。教孩子学会珍惜,我们可以这样做:
1.一起观看制作视频
让孩子知道,每样物品都是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才能成为商品来到我们手上。在观看视频《铅笔的制作工序》时,娃发出了感慨:“妈妈,原来一只铅笔能到我的手上被我使用,这么地不容易呀!”
2.不要无节制的给孩子购买文具
对于我家娃不珍惜文具,其实娃的老母亲和老父亲我们也是要进行反思的,每次我们俩总是及时“补充弹药”,所以丢了娃也不会心疼,于是丢成了习惯。
3.试试动用孩子的零花钱
对于我家的娃而言,有守财奴的性格,自己的钱看守地特别牢,让他拿自己的钱买点什么东西总是特别舍不得,于是我从这方面入手,效果还是比较立竿见影的。羊毛出在自己身上,小朋友才能真正地学会珍惜!
“慧”整理之培养规划意识
在财商训练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规划意识”。我们常提的时间管理,也是“规划意识”的体现。其实,对待孩子的物品,我们也可以恰当使用“规划意识”:
1.规定配额
规定孩子文具的数量。可以实行每月或是每周定额“配给”。当孩子开始思考如何使用好配额时,就成功了一半了。同理,自负盈亏对待那些总是没有记性,或还心存侥幸的孩子也不失为一种特别的办法。
2.一起清点
时间可以放在每天睡前。整理书包的时间,就可以跟孩子一起打开文具盒进行清点。这种做法可以使孩子所有物的概念加强,也加深了孩子对物品数量的印象。适当的“断舍离”,只留下真正需要的,也会减轻清点的负担哦。
3.做好标记
每次开学前,老师都会提醒家长们帮助孩子在自己的文具上做好标记。可别小看了这小小的标记,对孩子管理好自己的物品可是很有帮助的。自从都做好标记后,娃对自己的物品的管理意识也增强了,丢文具的行为也得到了不错的改善。
4.讲清后果
当然,上述的做法还需要一个大前提。就是和孩子提前约定好“后果”——如果保管不善,怎么办?实际上,这是一种规则约束,但必须是提前约定好才有效果。
把问题抛给孩子,让他自己说出做不到应该有什么样的惩罚。在之后,如果真的发生没做到的情况,他们接受起来也会更容易,而且印象更深刻。
“慧”整理之培养有序意识
1.做好“八字箴言”:“物有定位,物归原位”
物品有固定的位置,用完后第一时间放回原来的位置。现在很多课桌上也有特意设置铅笔凹槽,方便课堂时使用。但暂时放置后,应该把文具及时收入笔袋。在24品格中,有序排第一级的第二位。其基础地位不言而喻。从文具着手,也能培养孩子的这一优秀品格。
2.做好“有序整理”
有的孩子不是不知道收拾物品,而是缺乏正确的方法和恰当的练习。帮助孩子学会整理,还可以和孩子一起绘制步骤图,又有趣又清晰,孩子也会更喜欢这样的提醒,比说一百遍有效!
孩子的习惯培养蕴含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算是“铅笔失踪”这样看似很小的事,如果不重视背后的真正问题,也会酿成不可预计的后果。所以,从这样一件“小事”抓起,一起从教育的细节着手,“铅笔杀手”们将会越来越少!
亲子陪伴,让孩子们一步步地从“丢三落四”转变到学“慧”整理,父母一起渡过“文具劫”!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联删
投稿邮箱:2229789553@qq.com
联系优师教研18969975216(微信同手机号)
如果你在幼儿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有自己的见解、好的案例,可以向序哲教育公众号投稿,也可以加微信群共同探讨。
成为美好,才能成就美好!
序哲教育一直在您身边!
扫码添加王老师微信,加入序哲教育交流群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序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