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是幼儿拓展经验和视野的动力,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对于感兴趣的事物幼儿会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年龄越小,哪怕是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叶,都容易引发幼儿的好奇、好问。
途径种植园地时,幼儿驻足不前,开始看着里面的各种蔬菜讨论了起来。
一棵棵蔬菜引发了幼儿热烈的讨论。的确,现在的孩子生于城市,对于蔬菜的认识、成长过程等都是缺乏经验的。为了满足幼儿对蔬菜的认知兴趣和好奇心,我们及时抓住这一契机,支持幼儿开启了一场蔬菜探究之旅!
第二天,幼儿把自己收集到的蔬菜带到了活动室,他们观看着、触摸着、不停的嗅闻着,感受着各种蔬菜的不同。
在这一环节中,幼儿能说出一部分自己认识的蔬菜的名称,但是也能看出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缺乏,会将长相相似的蔬菜弄混。基于此,教师将问题抛给小朋友们,让他们通过提取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分享,引发思考,找到辨认的方法。
幼儿纷纷开始寻找,大部分找到了真正的芹菜,个别幼儿找出来的是香菜和茼蒿等长相相似的菜。
《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
在这一环节中,幼儿通过对比蔬菜叶子的大小、形状、数量的多少及蔬菜的高矮、粗细、颜色等,从不同的特征来寻找蔬菜的不同,加深自己对蔬菜的认识。
幼儿辨识清楚芹菜、香菜、茼蒿的不同后,纷纷举着手里的芹菜喊:“老师,我有芹菜”“老师,我也有芹菜”。
教师:“那我们给认识的蔬菜分分类吧,把它们送到自己的家里。”幼儿从筐子里翻找出自己认识的蔬菜,边说着它的名称,边送到对应的“家”里。
这时言言举起一棵水萝卜问:老师,这个叫什么?是萝卜吗?教师直接把问题抛给孩子们:“小朋友们看一看,有认识的吗?”大家齐齐摇头。教师又问:“它长得跟你们常见的萝卜有什么不同?”幼儿七嘴八舌讨论起来,有的说“长短不同”,有的说“大小不同”,有的说“颜色不同”。教师依然没有告知幼儿它的名字是什么,而是激发幼儿自己去探究解决、主动获取答案的欲望:
在不断的讨论中,幼儿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发现问题——再解决问题,思维的活跃度与灵活性得到了充分的锻炼。
小朋友们到底能不能将自己的疑问带回家,用自己想到的方法去拓展知识、获取答案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爱润童心·乐蕴成长
童心乐园·爱的家园
李沧教育用心倾听,与您真诚沟通
李沧区教体局投诉邮箱:
licangjiaoyu@163.com
青岛市李沧区夏庄路幼儿园招生、教育教学、
安全、
0532-87896207
李沧区夏庄路幼儿园投诉邮箱:
lcqxzlyey@163.com
撰稿人:焦蒙蒙
编辑人:赵 恬
审核人:王 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