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小
小
值
日
生
·故事缘起·
认识值日生
(一)什么是值日生?
值日生就是要做很多事情
值日生是榜样,是小老师
是要把自己的任务做好
值日生是要打扫卫生,收拾桌子
·····
“值日生”
在孩子们心中,值日生是本领大又愿意帮助别人的,值日生的任务是监督、为他人、集体服务的。那么,一日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事情,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值日生吗?什么情况下需要值日生来帮忙?于是我们又进行了第二次的讨论。
(二)值日生需要做什么呢?
阳阳:我要帮小朋友分发碗筷,我最喜欢做这个。
小鱼儿:值日生可以帮忙擦桌子。
皓楠:收玩具的时候值日生要检查玩具有没有收好。
奕帆:还有拉窗帘,午睡的时候我要帮忙拉窗帘的。
悠婷:值日生可以给植物浇水。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事,让他自己去做”。中班的孩子,他们对于值日充满了向往,同时在动手能力方面、自信心方面相对于小班也提高了许多,他们想要去表现自己,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机会去表现自己。
经过激烈的讨论,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经历,最终我们确定了照顾植物、分发餐具、摆放杯子、整理区域、分发材料这五件事是需要班级值日生所完成的。那怎样让大家明白值日生的工作内容呢?孩子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把每种值日生的管理职责给画了出来,贴起来,大家一目了然。
(三)谁来当值日生?
确定好了值日生的任务,孩子们又遇到难题,“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当值日生呢?”因此我们围绕这个主题开展了一次辩论赛。
辩论赛中,正方说出了很多观点博得小评委们的认可,有的说每个小朋友都喜欢帮老师做事情的,如果没有当到的话一定会很伤心的;有的说不会做的话多多练习就可以了……最终更多小评委还是一致认为每个人都当值日生比较好。那么问题又来了:每个人都想当值日生应怎么分配?
孩子们给出了自己的想法:
苡蝶:我觉得可以按照1、2、3….的顺序来,就是按照号次来。
奕峰:我觉得可以让来的最早的小朋友当值日生,因为我每天来的都很早。
孜欣:不行,那来得晚的小朋友就当不了值日生了。
豆豆:应该让老师来选谁当值日生。
诗涵:可以请能干的小朋友来当值日生。
彦妮:我们也可以让每个组的组长当值日生呀。
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用画画的形式画了下来,请全班小朋友来投票,最终孩子们讨论决定,按照学号顺序轮流来当小小值日生。一件事由一个孩子负责管理,每天5位小朋友做值日生!
(四)怎么做值日生?
每天的值日生人员安排已定,可孩子们对值日生工作的分工产生了分歧….
通过孩子们的讨论得出结果,今天轮到哪个小朋友值日了,这个孩子就将学号贴在今天想要做的事情下方,这样避免一件事情重复做,一件事情忘记做的问题发生,也方便幼儿之间相互监督,这样大家都知道自己的分工了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社会领域指出“幼儿敢于尝试一定难度的活动和任务”。通过“认识值日生”这一活动,幼儿能大胆地说出值日生的责任与工作。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支持幼儿的想法或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他实现自己的想法。从什么是值日生——值日生需要做什么?——谁来当值日生?——怎么做值日生?四个环节层层递进,帮助幼儿更加准确的认识值日生,从而产生责任感。
值日生上岗记
(一)今天我值日
一切准备就绪,我们中二班的小小值日生也开始上岗实践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值日生们忙碌的身影吧!
1
2
3
4
5
6
(二)值日生工作证
随着值日生的工作步入正轨,问题也随之出现。经常有小朋友忘记了今天谁值日,总要跑到教室最前面看一眼,上下午班的老师也分不清值日的小朋友轮到谁了,那怎样才能让其他小朋友和老师能一目了然的明白今天谁是值日生呢?
苡蝶说:“哎,我爸爸上班时胸前都要挂一个牌子,爸爸说叫工作证。上面还有我爸爸的名字,我们值日生也挂着一个工作证不就好了?”
其他小朋友眼前一亮,都同意这个办法。那么我们的工作证要长什么样呢?要怎么做呢?孩子们开动脑筋。
依依说:“在一张纸上写上‘值日生工作证’就可以了。”
安安说:“我们又不会写字,怎么写啊?”
小鱼儿说:“我们可以请老师帮忙呀”
杨曦说:“那样的话就变成老师做的工作证了,不是我们自己做的了。我们可以画画呀。”
逸轩说:“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画在上面。”
麒麒说:“我会写自己的号次,写上号次就会认出自己的值日生工作证了”
通过大家的讨论,最终决定由老师帮忙把一张画纸裁成小张,孩子们自己动手,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制作“工作证”,上面画上自己喜欢的东西,再写上号次,轮到自己值日时就找到自己的“值日生工作证”挂上。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值日生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牌子,设计值日生牌,不仅为小朋友们增添了一份参与感,更让他们了解到各项工作都需要通过劳动来完成,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设计,也是对孩子成果的一种莫大的鼓励和认可,孩子从中获得自信与成就感。
我们遇到困难了
有困难了
值日生的工作进行了一段时间,看似步入了正轨。但在值日生工作的过程中,烦恼总是不断出现,没有想象的一帆风顺。一天中午,分发餐具的值日生迟迟没有出现,一问才知道是当天分配的值日生请假了,于是孩子们又提出了新的疑问:“当天的值日生请假了,那谁来顶替值日生的工作呢?”
“老师,老师,今天阳阳没来幼儿园,谁来当值日生呢?”
“今天的值日生没有放杯子呢!”
“老师,今天怎么没有值日生呀?原来今天的值日生迟到了。”
“我分餐具的时候不知道这个组有几个小朋友,老是放错了怎么办?”
……
通过日常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幼儿的表现以及教师观察到的情况,整体值日生活动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轮到我当值日生的时候,我会早早起床到幼儿园”
“如果值日生请假了,那就请接下去的小朋友先当值日生”
“早睡早起身体好这样就不会因为生病请假了”
……
教师的思考与支持:
当孩子在活动过程中遇到问题后,我们不妨等一等,将解决问题的机会交给幼儿,教师作为幼儿的支持者,应该最大限度的支持满足孩子的需要,引导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经过一次次的发现与讨论,孩子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萌发热爱劳动的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收获经验与快乐!
《纲要》中指出:“教师应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积累经验、得到发展”。值日生工作是一个漫长的体验式生活教育过程,通过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在自我探索中了解如何做值日生,有效地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良好思想。幼儿不仅亲身感受到了劳动的乐趣,获得了劳动的硕果,更体验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增强了责任意识和自我服务能力。
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过程中收获喜悦与成长!
临海市河头镇
中心幼儿园
供稿 | 河头镇镇区幼儿园中二班
编辑 | 袁鸽
审核 | 业务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