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初见板栗
一天中午的午餐吃了板栗烧肉,吃完饭,孩子们都在说:“今天中午的板栗烧肉很好吃,我还想吃。”
张老师问:“这么好吃的板栗,你们知道是长在什么地方的吗?”
有一小部分孩子说:“板栗是长在树上的,我见过。”
大部分孩子说:“我都没有见过板栗树。”他们的表情非常遗憾。
张老师说:“那我们要不要去参观一下板栗园呢!”
孩子们马上回答说:“好呀!好呀!”
于是,我们的板栗之旅就此开始啦!
与板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板栗之旅出行计划
在去板栗园之前,老师问:“孩子们去板栗园要准备那些呢?”孩子们开始讨论了。
雨菲:“我要带放大镜,这样可以仔细看看板栗有哪些秘密。”
悦悦:“板栗有很多刺,我们要带手套和夹子去,这样我们就不会被板栗刺去。”
吟吟:“我要带竹竿去,这样就可以打板栗了。”
嘟嘟:“我们应该带上画板和笔把板栗园画下来。”
孩子们边走边聊的来到看板栗园。他们看一看、摸一摸、抱一抱板栗树,然后就聊开了……
孩子们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是他们选择的一种表达方式,他们先仔细观察再进行绘画,可见幼儿是会观察的,观察的教育不仅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能促进幼儿人生态度健全的发展。
摘栗大行动
孩子们感叹道:“板栗树太高了,我们要怎么样摘到板栗呢?”
天赐:“我们可以用手去摘板栗。”
雨菲:“我们可以叠罗汉摘板栗。”
宇航:“我们可以跳起来摘板栗。”
……
孩子们一边争论一边自发分成了两组,并在附近寻找摘板栗的工具。不一会儿,他们找到了摘板栗的工具,开始了一场摘栗大行动。
记录打板栗的方法
剥栗大挑战
孩子们想着各种办法打开板栗刺球。
通过实验证明用剪刀、锤子、螺丝刀、线卷芯的方法都不好。
正当大家锤头丧气的时候,突然,天赐的一句话,说:“我在家,看到爷爷都是穿着雨鞋用脚踩的。”
听了天赐的办法,孩子们决定戴雨鞋来幼儿园。通过尝试他们发现这个办法成功了!
舌尖上的板栗
板栗变身大讨论
板栗终于剥出来了,现在应该好好讨论怎么吃的问题了。
平平:“可以烧板栗鸡。”
宇航:“可以做板栗粥。”
……
经过孩子们的讨论,他们一致认同糖炒栗是最好吃的。好吃的糖炒栗,是怎么样炒出来的呢?
糖炒栗大行动
1
清洗板栗
2
给板栗开口
3
倒入专用沙子
4
倒入板栗
5
锅中不停翻炒
6
分离板栗和沙子
7
糖炒栗装袋
8
品尝糖炒栗
9
糖炒栗取名
10
装饰包装袋
11
板栗保质期
12
装入包装袋
制作完成后,孩子们脸上流露出的成就感自信心和喜悦之情是显而易见的。他们终于尝到自己炒的板栗,并将包装好的板栗送给弟弟妹妹、老师和家人一起分享。
糖炒栗子做好了,孩子们又开始议论了,除了炒糖炒栗,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
雨钒:“我在家和妈妈一起做过板栗饼。”
听了雨钒话,孩子们向他投来了羡慕的目光。第二天,我们将邀请了雨钒妈妈来园与孩子一起制作板栗饼。
做完后,孩子们将美味分享给了幼儿园里工作的人们……
我们的感悟
在“板栗之旅”活动中,教师利用自然材料为幼儿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契机,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提出问题,引发他们亲身感受且愿意亲自探究。观察、询问、采摘、打开等,让幼儿对板栗有了更深的感受。在探究和分享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幼儿的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学习了什么
《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一个充满自然特性的户外学习空间会强烈地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教师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及时地将可能发生的学习从室内引向户外,转移学习场景,鼓励幼儿在追寻自然、探索发现、分享交往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和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下一步可以做什么
小小的板栗孩子们的想法很多,创意无限。关于板栗,还有很多的小知识,可以引导孩子们继续探秘板栗,挖掘更多的秘密。
供稿| 河头镇镇区幼儿园大一班
编辑 | 郑一梦
审核 | 朱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