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录于话题
春天是一个万物生长的季节,自然界的花草树木、鱼虫鸟兽都展现出勃勃生机,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一天我和孩子们探讨春天的变化,一位小朋友说他在水里看到了很多小蝌蚪,这些圆圆的、黑黑的、小小的家伙,灵活地在水中摆动着身体,它们太可爱了,会变成青蛙吗?这也引发了他们发现、探讨、解决问题的行动。我们决定和孩子一起观察、记录、讨论小蝌蚪,倾听儿童、追随儿童,一起探究蝌蚪的秘密。
寻找小蝌蚪
小蝌蚪的家在哪里呢?一起去找找吧!
孩子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跟随春天的脚步寻找小蝌蚪的身影。
通过实践观察,孩子们发现,原来小蝌蚪喜欢生活在水塘、小水沟和农田里,同时它也很喜欢钻进泥巴或水草中藏起来,让幼儿更直观、近距离地了解了蝌蚪的生长环境。
给蝌蚪搬家
周一到了,一诺小心翼翼地拿着矿泉水瓶子说道:你看,我和妈妈捉了特别多的蝌蚪,12345…..有十多只。
熙熙:我也去捉蝌蚪了
皓嘉:熙熙,你的蝌蚪怎么死了一只呢?
家家:上学路上把蝌蚪颠晕了吧。
小米 :盖了瓶盖,小蝌蚪不能呼吸了。
程宇:很多蝌蚪一起太挤了。
一诺:我们的小蝌蚪好可怜啊,房子都太小了,我们给它们换一个大大的家吧。
老师:小蝌蚪最喜欢他的小池塘,我们要不要把它送回去呢?
一诺:我们甜品店剩下很多大盆子,可以用盆子来养小蝌蚪。
搬家准备工具大讨论
Q1
给蝌蚪搬家我们需要哪些工具呢?
经过讨论,我们得到答案:需要水,大盆子,网捞。
有小朋友在甜品店找到了盆子,美工区找到了石头,在科学区找到了勺子,在烧烤店找到了一次性筷子,小朋友准备用这些现有工具给小蝌蚪搬家。
小可爱用塑料盆子打满了水,颤颤惊惊的把水端出来,一部分孩子往盆子放石头,一部分孩子把小蝌蚪从小小的矿泉水盆子里倒出来,也有人用棍子去夹蝌蚪,可是怎么也夹不住。
这时,小米突然说道:你把死的蝌蚪也倒出来了。
小可爱:对呀,我刚刚换的水,你倒出来水又太脏了。
Q2
那如何更好地给小蝌蚪搬家,又能保持水质相对干净,死的蝌蚪又不会倒进去呢?
家家:我们可以用手按住瓶口,轻轻倒。
瑶瑶:我们不是有勺子吗?我们用勺子把死的蝌蚪捞起来就行了啊。
昕华:要是有网捞就好了,用网捞舀蝌蚪,那样就可以轻轻松松给小蝌蚪搬家了,说着昕骅给大家演示了一遍。
琪琪:可是我们班上现在没有网捞啊。
老师:网捞有什么特点,我们可以用什么代替网捞呢?
轲轲:就是有小洞洞,水会漏出去。
一诺:我们的玩具框有洞洞,可以用玩具框吗?
小雨点:我们教室里有网格架子,这个也有洞洞。
七七:水杯架那里还有纱布,我们可以用纱布来做网捞。
大家说了那么多方法,到底哪个是比较适用的呢?我们来对比实验一下吧。
(1) 玩具框捞蝌蚪
老师:这个玩具框下面没有洞洞,蝌蚪跑不出去。
(2) 网格架子捞蝌蚪
老师:这个网格架子的洞洞太大了,蝌蚪和水全部漏出去了,死的蝌蚪也漏进盘子里了。
(3) 纱布捞蝌蚪
老师:这个刚刚好,蝌蚪和水分开了,我们很容易就把死的蝌蚪捞出来了,脏水也倒走了。
老师小结
在给小蝌蚪搬家的过程中,孩子发现了给蝌蚪换水困难的情况,我们就引导孩子去思考原因,通过观察对比身边的替代物来解决问题,如:没有网捞怎么办的问题中,老师启发孩子去思考网捞的特点,找一找班级的材料来替代网捞,孩子想到用玩具框,网格架子等材料,不知道那种更合适时,我们鼓励孩子去尝试、对比实验中,发现纱布才是制作网捞的最好的材料,孩子也在思考,实践,结论中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照顾小蝌蚪
小蝌蚪住进了大房子,小朋友也在为小蝌蚪设计的房子自豪喜悦,现在科学区的小蝌蚪成为了孩子们讨论的焦点。
可是两天过去了,有小朋友惊呼道:小蝌蚪又死了。
“老师,你看,这个蝌蚪死掉了,你看他的肚皮都朝上了。”
家家:没有,它在冬眠,假装睡觉。
七七:不对,它就是死了,我闻着好臭啊。
六六:为什么我们给它换了大大的家,小蝌蚪还是死了呢?
|分析原因|
(1)小蝌蚪拉粑粑了,水太脏了。
(2)我看到水是绿色,肯定有人把颜料弄进去,小蝌蚪中毒死的。
(3)小蝌蚪没有东西吃,饿死了。
(4)小蝌蚪打架打死的。
(5)最近太阳很大,晒死的。
A1
给小蝌蚪遮挡阳光
师:我们如何为小蝌蚪遮挡阳光呢?
小雨:用帽子把他们盖起来。
熙熙:可以把树搬进来。
小雨点:不行,树太大了。
淞淞:给他设计一个乘凉的玩游戏的地方吧。
于是我们和小朋友们一起用胶泥搓一搓,揉一揉,压一压给小蝌蚪设计了一座座漂亮的小池塘供蝌蚪们游戏、乘凉。
A2
小蝌蚪吃什么?
通过绘本视频及回家询问爸爸妈妈,孩子们得出结论:原来小蝌蚪吃面包屑、鱼虾、水草、饲料。于是,一场幼儿开启小蝌蚪食品收集行动开始,有的带面包、有的带馒头、有的带饲料…..在小朋友们饱满的积极性中,小蝌蚪的食物问题解决啦!
A3
打扫小蝌蚪的家
小蝌蚪拉粑粑了,水太脏,而且有人放颜料在水里,小蝌蚪会中毒。于是,一场小蝌蚪守护员便出现了。每天由入园前5 名的小朋友给蝌蚪打扫房间,时刻保护小蝌蚪。
老师小结
在面对小蝌蚪又死了的问题,我们启发孩子去分析原因,再根据原因一个一个想办法解决,在整个过程中,孩子照顾蝌蚪的责任心增强,入园更积极,并且孩子们为了承担小蝌蚪的守护者的角色,大家的规则意识和积极性也在增强。
小蝌蚪大猜想
一个星期过去了,在日常的晨间照顾活动中,小朋友们又有了新发现。
七七:快看,这2只大蝌蚪长出脚了。
大家一听蜂拥而至,特别欢呼地说道:老师,蝌蚪长脚了。
老师:蝌蚪长大会变成什么呢?
家家:我知道,会变成青蛙呗。
奕辰:还有癞蛤蟆。
师:小蝌蚪是如何变成青蛙的呢?
团团:小蝌蚪的衣服变成绿色就成青蛙了。
大家对于小蝌蚪长大有不同的看法,我鼓励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出来。
问题:小蝌蚪是先长前腿还是后腿呢?小蝌蚪长长的尾巴去哪里了?小蝌蚪为什么变成青蛙就是绿色的呢?
小朋友们对与蝌蚪变青蛙的有太多的疑问,于是关于《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便在班级里分享了起来,通过孩子的查找资料,了解到青蛙的成长历程是:果冻一样的卵——小蝌蚪——长出后退——长出前脚——尾巴变短成幼蛙——青蛙。
▲我给青蛙一生排排序
▲青蛙成长图
原来小蝌蚪是这样变成青蛙的,太有趣啦!
我们一定要好好照顾蝌蚪,直达蝌蚪变成青蛙的那一天。
老师小结
饲养小蝌蚪的活动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饲养过程中,幼儿对生命周期有了一定的了解,小蝌蚪的变化是最明显的,从“小蝌蚪一长出前腿一长出后腿一尾巴不见了一变成青蛙”这个过程中,幼儿不再只是从绘本上、电视上被动地了解这些知识,而是在平时的观察中真真切切地发现了生命的变化。教师在整个过程中,通过语言引导及材料提供,支持着幼儿的探究行为,幼儿在持续的观察中进入了深度学习的状态,培养了良好的科学探究品质,在照顾小蝌蚪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幼儿的爱心和责任心,让幼儿感受到神奇的生命历程。
小蝌蚪会顺利变成青蛙吗?小朋友和小蝌蚪还会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呢?我们一起期待吧。
活动反思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倡把学校的一切伸展到大自然里去。这次关于小蝌蚪的探究活动,我们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的好奇心和需求得到满足。在观察、照顾小蝌蚪,了解蝌蚪的生长变化与青蛙的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的过程中,不断从孩子发生的问题及矛盾中,鼓励幼儿自己去分析原因,提供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丰富幼儿对蝌蚪的认知经验,同时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那小小的身体
像一粒粒黑色的小圆球
它们一会儿游上来
一会儿又潜到水底
它们正逗小朋友们玩游戏
真可爱!
撰稿 | 雷亚玲
图片 | 小五班
审稿 | 保教办
闪耀,从微光开始
咨询电话|028-89160829
招生咨询|028-89160872
扫描二维码关注哟!
让我知道你在看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