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第3课《当冲突发生》
第二课时《遇到欺负怎么办 》教学设计
泾川县第三小学 王红莉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 第3课《当冲突发生》的第二个板块《遇到欺负怎么办》。欺负和冲突不同,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虐待、不人道的行为。欺负对所有的涉世者和社会环境造成严重的伤害和破坏。这就要求我们教给学生识别欺负的标准,应对欺负的方法,培养学生仁爱地对待同伴的态度和品质,以减少欺负现象的发生。
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知道什么是欺负,懂得欺负的危害。
2.技能目标:学会如何应对欺负的策略、方法和技能。
3.态度目标:变欺负者为保护者,变旁观者为调节者,培养学生帮助弱小的正义感和责任心。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是欺负。学会如何应对欺负,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
难点:变欺负者成为保护者,变旁观者成为调节者,树立正义感和责任感。
学习评价设计
1.小组学习中采用小组互评的方法。
2.教师评价穿插在小组评价中。
3.在汇报和互动环节,采用师生评价的方式。
特色学习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
多媒体课件及交互式电子白板、校园欺负行为调查表、思维联想图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设置悬念,巧妙导入
你有被别人取过外号,或者给别人取过外号吗?你觉得这种做法好吗?在生活中,我不仅会遇到一些矛盾和摩擦,也可能会遇到被他人欺负的情况。遇到欺负该怎么办呢?下面我们先来看一段表演——“毛婧媛与知心姐姐的对话”。
活动意图说明:将课本上毛婧媛给知心姐姐写的信改编成对话,让两个学生提前演练。达到了灵活运用教材的目的。巧妙地创编和运用教材,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活动二:抽丝剥茧,揭秘欺负
环节一:情景表演
一天晚上,电台节目“倾听”的主持人知心姐姐接到一个叫毛静媛的女生打来的电话。
毛静媛:知心姐姐,我有个很苦恼的事情要向您倾诉。请你帮帮我!
知心姐姐:毛静媛小妹妹我很愿意倾听你的苦恼并真心帮助你,请说说你的苦恼吧!
毛静媛:知心姐姐,你小时候,别人有没有给你起过难听的绰号?有没有人天天取笑你?我好烦恼啊!”
知心姐姐:你慢慢说,姐姐会帮你的!
毛静媛:我姓毛,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有同学总是拿我的名字嘲笑我,叫我毛毛虫、毛病……有的叫法不堪入耳。
知心姐姐:那他们这么做可真是不对。那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取笑你呢?
毛静媛:我也问过他们,他们回答说:“就愿意这样叫!”这下,反倒是我不知该怎样反驳他们了。我真是太苦恼了!
知心姐姐:之前有个黄媛的同学和你情况相似。他的做法是,先和那些叫他绰号的人沟通,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被人叫绰号,希望他们停止这种行为。可是那些人仍然不改。于是,为了表示抗议,他采取不叫名字一律无视的态度。后来,逐渐就没有人再叫他的绰号了。
毛静媛(在电话那头笑了):知心姐姐,黄媛真棒!我也想用同样的办法试试。
知心姐姐:希望以后再也没有人叫你的绰号了,祝愿你以后过得开心快乐、没有烦恼。
环节二:探究校园里的欺负行为
1.毛婧媛受到了什么欺负?
师生互动:被同学起外号。
小结:给别人取绰号是图一时的快乐,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尊重别人、欺负别人的表现,是不道德的行为。
2. 回想生活中还有没有类似的、欺负别人的事例?请根据课本23页的小贴士填写“校园欺负行为调查表”并大胆说一说。
小贴士
学校里发生的欺负行为主要有:
(1)故意打、推、撞、踢同学
(2)辱骂、取笑、讽刺同学。
(3)给同学取侮辱性的外号。
(4)捉弄同学,故意损坏他人物品。
(5)挑拨是非,排挤同学。
(6)散播他人隐私。
……
校园欺负行为调查表
环节三:学生大讲堂,明辨欺负。
1.开展学生大讲堂,让提前准备好讲解的小讲解员上讲台讲解,让学生明辨什么是校园欺凌,什么是打闹嬉戏、打架斗殴和恶作剧?
2.出示并简要板书欺负行为的四个判断标准。
(1)欺负行为具有故意性。
(2)欺负者和被欺负者双方力量不均等。
(3)欺负行为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发生。
(4)使被欺负者受到身体或心理上的伤害。
活动意图说明:组织学生通过情景表演探究什么是欺负,对小贴士中的内容进行合理编排,改成校园欺负行为调查表让学生口头填写并说一说,紧接着用合作探究和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理清欺负的含义。达到了难点突破的的目的。
活动三:案例探究,学会应对
环节一:自主阅读,谈谈感受。
故事梗概课间,美欢故意把王玲的文具盒碰到了地上,盒里的文具撒了—地。王玲伤心地捡起了被摔坏的笔与美欢理论,可美欢却不肯认错。王玲想, 算了吧,她转身要走,谁知美欢却挡住了去路不让她走,其他同学也跟着起哄。
环节二:说说王玲此时的感受和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环节三:写一写,说一说。引导学生制作联想图并汇报假如你是这场文具盒事件的旁观者,你会怎样做?
环节四:指导学生前后桌四名同学合作演一演这个故事,尝试用学到的方法应对欺负和调解欺负事件。
环节五:指名让几名学生和老师合作演一演这个故事,让学生学会应对欺负和调解欺负事件。
总结:被人欺负是痛苦的,我们不抵抗,欺负可能变本加厉,痛苦也会加剧。我们必须采取正确的方法应对欺负。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阅读图片和文字,让学生切身感受被欺负的滋味,通过表演,让学生懂得如何应对欺负,通过制作思维联想图,让学生重点作为旁观者如何去应对欺负,从而让学生对于欺负行为的应对方式自然形成智能化的策略。
活动四:反击霸凌,我们在行动
环节一:教师配乐为学生朗读课本26页材料,让学生思考,为张明出出主意。想想他怎么做才能脱身?他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环节二:学生结合课本上的小贴士自由回答。牢记小贴士中的校外欺负行为应对方法。
环节三:学生自主阅读课本27页材料,说说该同学如何摆脱被人欺负的烦恼?想想文中的“他”遭遇了什么?你有什么好办法帮被欺负者摆脱烦恼?请想一想,完成课本第27页未写完的帮助信 ,和大家交流交流。
环节四:交流汇报。
环节五: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对欺负的方法,面对欺负我们还可以怎么做?进而引出知识窗学习,普法、学法、用法。
教师注意补充,让学生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三十一条内容。
课堂小结:
同学们,当我们看到欺凌事件发生时,应该团结更多同学,坚定地对欺负行为说“不”,或者向家长或老师报告,让他们来制止;当自己面临欺负时,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运用合理的方式摆脱烦恼。我们每个人都要守住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不做施暴者。
活动意图说明:让学生学会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会应付欺负,学会用智慧,用道德,用法律的三重武器来维护自身安全和利益。
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以少先队中队为单位调查身边的校内外欺凌事件,对受害人进行心理疏导,借助多种力量,帮助他们摆脱烦恼。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反对校内外霸凌主题海报,并在班内张贴。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一、关于这节课
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详细研究了教材和教参,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教材,对教材中的材料和栏目进行巧妙地编排,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认识方式,同时通过有趣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以教学重难点为依托,以学生活动为方式,引导学生大胆体验,大胆去说,去感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课的开始,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谈话氛围,畅谈各自感受,充分尊重学生的不同认识和需要,让孩子明白欺负就在我们身边。让生活走进课堂,让体验充盈课堂。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与最终归宿。体验是促使学生“心动”的催化剂,是解决知行脱节问题的关键。在作业设计方面能合理结合少先队教育阵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去布置,别出心裁,能到达到知识上课内外衔接的目的,也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
二、关于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思考
1.牢牢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点去开展教学活动。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工作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只有有了兴趣,教师才能够将一些积极的价值观念以及准确的教育内容传递给学生。
2.努力创设促进小学生道德与法治学习的积极氛围,促进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入手,从小学生日常生活所接触的环境入手。一般来说,情境教学可以很好的渲染课堂教学的气氛,提高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积极主动性。对于很多道德和法治的教学内容,教师要通过情境化的方式,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理解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道德規范,之所以出台相关的法律条文其意图何在?又有什么必要性,让学生弄清楚其背后的原理,这样,学生在学习以及应用过程中,才能够知其所以然。
3.合理设计和开展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的基本内涵。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除了理论的讲述,让学生懂得基本的道德规范内容,懂得基本的法律规范,还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加强学生的体验学习,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上,教师要创新设计多种教学实践活动,给学生更多参与体验的机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能够体会到学习的收获感。而且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实际的应用能力,帮助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更加自如的应对各种困境,帮助他们分析现实与梦想。
4.注意拓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范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知识都可以从课上延伸到课下,让学生在更广阔的范围中思考道德和法治的现象,能够在更多的情境之中,借助在这门课上所学习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去解决实际的问题。
总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特点的情景开展教学活动,注意各种活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更要注意课内外知识的链接。也就是要通过这门课程的自身特点,更加丰富立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在社会生活中的适应能力。
主办:泾川县教育局
编审:教研室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