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教育,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
飞云镇中心幼儿园 冯姝媛
无意间看到作家张文亮写的一首散文诗《牵着蜗牛去散步》内心不由被作者传达的思想所震撼。
突然觉得我不就是牵着蜗牛的人,而我的孩子们不就是蜗牛嘛!我从事的是幼儿教师,面对的是一群三岁到六岁的孩子,他们是一群在肢体上、心智上都还未成熟的幼儿,他们就像文章中说的蜗牛一样脆弱,行动慢,这就决定了我们幼儿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和耐心去呵护我们的“小蜗牛”们,就像妈妈一样多和他们亲近,让处于分离焦虑期的幼儿感受到妈妈的爱。
今年我被分配带小班,我所带的班级是小二班,而我们班的孩子是吃饭最慢,睡觉最慢,上厕所最慢,就连饭后散步时都是慢慢悠悠的,总之干什么都比其他班级慢,所以我们小二班也得到了一个很可爱的称呼“小慢羊羊班”,我感觉就像文中所说:“我催他,我责备他,我拉他,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仿佛在说人家已经尽力了”有时候我都恨不得自己长很多手和脚去帮助他们快一点,再快一点。
就这样,在牵着“小蜗牛”散步的过程中,我也像蜗牛一样流着汗,喘着气,累的筋疲力尽,后来我觉得不管怎样我的“小蜗牛”还是跟不上自己的步伐时,我也只好慢下来,耐心的陪他们吃饭,耐心的陪他们睡觉,耐心的陪他们散步,耐心的等他们上厕所,耐心的给他们讲故事说儿歌,耐心的陪他们做游戏跳舞,耐心的听他们这个老师,那个老师的打“小报告”,耐心的为他们穿鞋穿衣服,甚至更要耐心的听他们为我讲述他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他们买的新衣服新玩具,做的好吃的饭菜,他们在家的琐琐碎碎事情。
和这些小“慢慢羊”在一起,虽然也有被气疯和失去耐心的时候,每当我濒临崩溃的边缘时,我总深呼一口气对自己说我是一名幼儿教师,我还是一位妈妈,我的孩子是我最爱的“小蜗牛”,这些孩子何尝不是他们爸爸妈妈最爱的“小蜗牛”呀,尤其是我们乡镇的幼儿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更需要给予他们爸爸妈妈般的爱和包容,他们还只是三四岁的孩子。
让我可喜的是慢慢的我发现“小蜗牛”们已经非常努力在做那个每天得到一朵小红花奖励贴的宝宝,他们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争先抢后的帮老师打扫卫生、收玩具,他们为了一个赞踊跃的上来跳舞唱歌说儿歌,争得小脸红扑扑的,渐渐地我发现跟他们一起游戏,一起学知识,倾听他们说他们的小秘密的时候,不正是我最开心快乐的时候吗?
所以耐心和爱心是我们幼儿教师应有的态度,我们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我们要想一想我们三四岁的时候是不是也和他们一样慢,他们的思想不会像成人般那般成熟,我不能用成人的尺度去衡量这些孩子,而是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完成。因为他们就是一只小小的蜗牛。也许是我们总抱怨这些小蜗牛多么的调皮捣蛋,多么的难教,多么的不守纪律或是习惯多么的不好,但是静下心去观察他们,他们身上有很多闪光点是值得肯定的,有很多事情是让你感动的,孩子们一个眼光,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不知不觉向我们展示了生命中最朴实最美好的一面,在幼儿眼中,老师就是最厉害的“超级飞侠”拯救世界的“飞天小女警”最勇敢的“奥特曼”老师在他们眼里永远是正义的化身,我们还怎能忍心去嫌弃他们“慢”呢?他们虽慢,但在他们慢慢前进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他们善良、率真、单纯,他们独特的视觉,所以不要一味的去计较他们到底有多慢,把我们成人的主观想法放一放,去倾听孩子们内心声音在俗世的回响,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们啊!
总以为是我在牵着蜗牛散步,其实是上帝让这些小蜗牛牵着我在散步。
审核:杨红林
编辑:付荣
校对:王姜龙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那就转发和点赞吧!欢迎留下自己的见解,我们期待与您一起交流探讨。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