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 川
教 研
微信号:jcjy1662
倾情教育?启迪未来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缺失及提升
泾川县窑店镇初级中学 孙楠
摘要:农村地区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基础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留不住人才,师资力量相对薄弱,而语文学科是学生奠定终身的基础学科,农村地区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成败。因此笔者对农村地区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现状进行了剖析,对于如何提升,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关键词:语文教师 专业素养 缺失 提升
对于职业素养,《汉书·李寻传》中有这样的叙述:“马不伏历,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而对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教师师德专业素养从某些层面上可以直接决定教育质量,良好的专业素养可以促进教学工作和教育事业和谐健康有序发展,反之则会严重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笔者就自己在农村中学多年任教的所见、所闻、所感,结合自己对语文学科教学的点滴体会,来探讨自己对农村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的一些浅薄的看法,以抛砖引玉。
01
农村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缺失的现状
1、语文教师对自身语文专业的认识过于单一、随意:如“我是语文教师”、“我是教语文的”,语文教师认为自己是语文知识的拥有者,是传授语文知识的教书匠,忽视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特别要注重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强调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求语文教师不只是自身应具备扎实的语文基本功,更要具有“生活即语文”的大语文观。
2、在广大的农村学校,中学语文教师的专业素质普遍偏低,非专业化倾向很突出,这可以概括为“一低三差”:“一低”是指普通话水平低。现在对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是要求达到二级甲等,有很多老师连二级乙等都达不到,有的达到三甲都很困难。“三差”之一是指汉字书写能力差。现在的语文教学对写字教学重视得不够,致使许多学生的书写质量很差,写出的字太丑,速度太慢,在语文教师中也不乏其例。之二是写作能力差。有许多语文教师平时很少动笔写作,写作能力自然就会低下,有很多语文教师写不出一篇像样点的文章作品来。之三是教材适应能力差。现在的教材和课文变化太快,这就要求教师们要花更多的时间来熟悉教材和课文。工作和生活本来就忙,就没时间和精力来熟悉教材和课文,对教材和课文的适应能力就差了。
3、普遍存在着“我不是语文教师,也能教好语文”的认识。由于农村学校教师专业化不强,其他学科的教师们都不愿意主动承担本专业的教学任务,都争着上语文,认为语文课好上,学生好懂,根本不愿去深钻教材教法,其教育理论素养较差,语文教学知识严重缺乏。教育学指出,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不仅包括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还要求他们对教育理论知识有所钻研。在农村学校,相当多的语文教师,由于平时对研究一般教学现象及规律的文章和书籍不感兴趣,就是对于专门探讨语文教学问题的论著也很少问津,更谈不上其他专业的教师来上语文课了。
02
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基本要求及提升途径
1、广泛涉猎,多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我们教师首先应该自觉地投入到积极的阅读活动中去。教师的阅读需要从课内读到课外,不断地扩大自己的阅读面,进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阅读品质。如新课程标准列出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推荐书目,作为语文教师,如果自己都没读过,你又何以去指导学生?你又何以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我们应该树立终身阅读的观念,自觉地多读书,读好书,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提高自己的阅读品质,实现自身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语文老师要读什么呢?我认为:一是读书,生活智慧方面的书;工具书;教育散文、教育故事;文学名著;名牌期刊等;二是读生活,充分利用生活中的媒体,如经常收看“新闻调查”、“焦点访谈”、“今日说法”、“大学生辩论赛”等栏目;三是读人,走进课堂向同事学习,走进会堂向专家请教,读透学生等;四是读大自然,经常走进大自然,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2、自我反省,多思考。
新课程标准给语文新课程改革带来了崭新的理论指向,许多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但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去大胆实践,而且更需要我们的语文教师积极、善于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有有所思,才能有所悟、有所得。我们可以通过对自己某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某一教学理念的运用、某一教学活动的开展等等进行反思,使自己日有所得。自我反省最好的方法就是坚持写教学后记。教师应将每堂课的成败得失记录下来,实事求是。将这些一手资料保留下来,以供慢慢分析。这些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一旦得到解决,那你的教学水平在无形中就得到了提高。
3、自觉练功,多实践。 语言是心志的表达,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行为是思想的再现,语文教师应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苦练基本功。 一是多写下水作文。语文教师,既应该是文化的传承者,也应是文化的创造者,教师的写作在文化的传承和创造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的写作可以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和思考加以认真的总结,赋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更深层的文化意义;与学生的生活保持着近距离的状态,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给学生予文化的魅力冲击。 二是自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服务语文教学。在教育领域,开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一种时代的变革,多媒体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语文教学模式,日益成为当今我国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基本关注点。语文教师要自觉的投入到这场“深刻的变革”中去,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一种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让学生在丰富的知识海洋中自主探究,寻求答案,提高学习能力。 三是把握机会,展示自身才华。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的自身的文字表达的优势,报道学校的最新动态、先进人物和事迹、撰写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和教学案例等;利用自身的语言能力积极主动的争取学校文艺表演、朗诵比赛等活动的主持;利用我们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参加各级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抓住每次的机遇,积极地善待,认真地把握好每一个细节,借助这些过程,使自身不断得到锻炼,使自己的才华得到展示,素质得到肯定,让自己在参与中得到提高。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以提高质量、提高素质作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主旋律的今天,语文教师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职业素养发展为着眼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促进自身专业素养的形成。语文老师只有自觉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才能带领学生在语文的大海里自由遨游,从平庸走向杰出;才能完成历史赋予的伟大使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更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End●
——生活中,总有些东西值得分享——
微信平台:jcjy1662
创刊日期:2016年6月2日
投稿邮箱:jcjy1662@163.com
◆ ◆ ◆
—创造好教研
建设好课堂—
泾川教研,打造泾川教育人自己的教研品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泾水教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