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楚中心幼儿园
好书分享(二)
《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推荐书籍《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推荐教师:于佳翼
推荐理由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以孩子的眼光来看待事物,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孩子。《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启发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不要吝啬自己动人的微笑,由衷的赞叹,热情的鼓励,真诚的帮助和无私的爱心。
读书感悟
一本好书就像一粒幸福的种子,而它,能开出美丽的花朵。有幸拜读苏霍姆林斯基的《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我的思想深受洗礼,我的教育使命也再次升华。
“在蓝天下,在绿草间,在枝叶繁茂的梨树下,在静谧、隐蔽的角落里……”这是一所能看到蓝天、花园、村庄和太阳的“快乐学校”。读这本书的诗情画意,我像是行走在美轮美奂的画面里。这闲暇时光的精神食粮,让我找到教育的初心,找到教育的真知灼见,找到幼儿教育的伟大目标。
“快乐学校”刚开学,苏霍姆林斯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了解每一位孩子的原生家庭,研究每一个孩子的行为。他最艰巨的任务就是来匡正那一群在战争年代失去童年的孩子们的心灵,他不仅要观察和感受儿童如何认知善恶,还要保护娇嫩的童心免受邪恶侵害。正如他所说:从我的言行中孩子们能感受到真善美,我的每一句话都应当饱含温情、诚意和热忱。孩子们的成长需要爱,需要理解,如果他被忽视,对孩子来说,那就是最绝望的事情。这些年,原生家庭的概念被很多人提及,大家开始意识到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这不仅体现在身体上的成长,更多的还有心理层面上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他每天都是面带着微笑,乐呵呵地与小朋友们玩耍,不急不躁,不争不抢。有一次在区域活动的时候,小朋友和他产生了冲突,他也不紧不慢的想出了对策,最后和他争吵的小朋友也与他握手言和。在与孩子妈妈交流过程中,我了解到孩子的爸爸妈妈从来不会无缘无故对孩子发脾气,平时还会给孩子一些决策权,比如周末他想去做什么事情呀,去哪里吃饭呀,都会让孩子自己选择。因为妈妈会满足他的很多愿望,所以孩子性格温和不急躁;因为爸爸妈妈尊重孩子的意见,所以孩子决策果断,学会了思考。
何止原生家庭,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我们,也会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当孩子哭了,我们听到哭声,才会去询问原因,当孩子欢笑时,我们只有听到笑声才会去追问原因。而当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体味孩子的心情,我们会更走近孩子,在持续观察中,我们会解读孩子们背后的行为原因,去理解孩子。班里一个小男生前些日子总是说一些难听的话,于老师你看你的大鼻孔,我帮他倒奶的时候,他说,于老师你把奶都洒了,你没长眼睛吗?我很惊奇他为啥会这样说话呀?我告诉他:这样说话非常没有礼貌,我们要讲礼貌。可是他忘记了,他经常对小朋友说一些不好听的话,导致小朋友一直来找我告状。与孩子妈妈聊起关于孩子的日常,我提到了孩子最近说话的状况。孩子妈妈说因为给他讲了一个关于“好好说话”的绘本故事,孩子没有学会好好说话反倒是学会说了很多不好听的词语。真相大白,在孩子是非观念不强的年龄,我们只给孩子讲个故事,而没有告诉他对与错,孩子很容易会“跑偏”。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原谅孩子出错,理解他行为背后的原因,最后,我和孩子妈妈准备一起给孩子纠正这个小问题。
有时与孩子们一起上音乐活动的时候,我会表扬唱歌好听的小朋友,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的时候,我会表扬认真听故事的小朋友,可总是这个时候,有的小朋友会突然打断我,特别难过的和我说:于老师,我想妈妈了。他的表情好委屈,起初我会和孩子说,妈妈下午会来接你,他或许不满意,依旧嘟着嘴巴。孩子想妈妈一定是有原因的,我说,那我来抱抱你吧,以后你想妈妈了,我就来抱抱你好不好,他非常高兴地点头。孩子可能只是觉得他没有被注意,他这么做,或许不是真的想妈妈,这时候能点亮孩子内心的,就是温暖孩子,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那天一回到教室里,一个小男生突然跑着离开他的椅子,我在他跑的时候就用我沙哑的声音突然叫住了他,“你起来干嘛呀?小朋友都在椅子上坐着。”他愣住了几秒钟,在我就要生气他不听我讲话的那一刻,他转过身,径直走向电脑桌,拿起我的扩音器,大步走向我,双手递着给我说:“于老师,你都说不出话了,快把这个戴上”,他的大眼睛里闪着无辜与关心,更多的是他的天真与包容,简单而真实。刹那间我的心被揪了一下,鼻子有些酸,我蹲下身来,摸着他的小脑袋说,“老师谢谢你,是我错怪你了,我真开心你关心我呀!”他还笑着对我说:“快戴上吧!”尊重孩子,也要倾听孩子的想法,有时候我也会想,哪有故意不听话的孩子呢,或许真的是我太着急了。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孩子们传授知识之前,先教孩子们学会思考、理解和观察。他带孩子们去大自然去“旅行”,孩子们喜欢问为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在为孩子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不只是给孩子们揭晓大自然现象的本质,他还进一步点燃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火苗。教育不是浮于表面精彩纷呈的活动,而是对孩子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的保护与培养。孩子们能在观察中丰富自己的思想,发展想象力和语言能力,而一切思考都始于惊奇。在那些锻炼智力与体力游戏中,孩子们能唤起心中鲜活、蓬勃的感受,而我们日常的教学活动,也应该与丰富多彩的游戏建立牢固的联结。一个非常简单的手指游戏“乒乓球”,能让我们班的小朋友“百玩不厌”,因为每次最后“变成手枪”的时候,我都会跑走躲起来,孩子们都会欢声笑语向我跑来,因为我融入到了他们的游戏中去。音乐鉴赏《四小天鹅舞曲》,我让孩子们先闭上眼睛感受,最后问孩子们听到这个音乐最想做的一件事的时候,萱萱小朋友说她想跳一支芭蕾舞,自从我让萱萱来跳了芭蕾舞,孩子们都对这个音乐记忆深刻,因为那天萱萱的芭蕾舞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数学领域的活动,我通过希沃白板和动画片相联系,加上闯关游戏,让孩子们自己观察来平板上操作,孩子们积极性特别高,这就是知识与游戏相结合具有的耀眼光芒,它能成为孩子们感兴趣和着迷的事,自然地,学习也会慢慢成为孩子们的精神生活的一部分。转眼间,曾经哭鼻子的小精灵们已经成为了幼儿园里的哥哥姐姐,他们会不由自主地和我分享有趣的事情。
一天,孩子们一个接一个排着队变成一个小火车,我也跟着他们一起走,和他们一起单脚跳,一个小男生突然喊道:“于老师变成孩子啦!”紧接着,一个接一个的小朋友喊道:“于老师你是孩子吗?”我回答:“我是呀,我是我的爸爸妈妈的孩子呀!我是大孩子,你们是小孩子。”就是这样一个瞬间,促使我时刻谨记,别忘了自己也曾是孩子,我与孩子是平等的。孩子们本领一点点增多,我也和孩子们一起蜕变着,如果童年得以延续,我多想有写不完的兜满爱的故事。
苏霍姆林斯基热爱儿童,热爱教育事业,他将他的整颗心都献给了孩子们,他的思考与奉献的精神深深感染着我,他会因为孩子的行为,去翻阅文献,研究学习,最后他对教育理论提出的独到见解,可以给予我们多方面的、生动而实际的启发。
“再渺小的星也能发光发热,再微弱的光也能汇聚璀璨星河。”我将坚守内心,贯彻行动,一直努力成为孩子们追光路上的点灯人,以熹微灯火,点燃滚烫星河!
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编辑:王琪瑗
责任编辑:卢卓
审核:林宏琴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烟台市芝罘区只楚中心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