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年
之
际
在
于
春
二十四节气-立春
冬从昨夜去,
春自今晨来。
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
第一个节气——立春
立
春
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是“开始”的意思,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农耕文化创造了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而作为立春日也备受古代人民重视,因此立春(又叫“打春”)的历史由来已久。
立春–三候
一候东风解冻
到了立春,意味着寒冬已经过去了,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二候 蛰虫始振
立春五日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
三候 鱼陟负冰
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但水面上还有溶解的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出水面。
立春–习俗
迎春
迎春是在立春前一日进行的,目的是把春天接回来。迎春设春官,并预告立春之时。过去在每年的皇历上都有芒神、春牛图,清末《点石斋画报》上的“龟子报春”、“铜鼓驱疫”,都是当时过立春节日的重要活动。
立春后,人们在春暖花开的日子里,喜欢外出游春,俗称出城探春、踏春,这也是春游的主要形式。
咬春
“立春”这一天,中国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民间“咬春”的另一种食品是萝卜。因为萝卜味辣,取古人“咬得草根断,则百事可做”之意。
打春
《京都风俗志》书中曾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那时,人们纷纷将春牛的碎片抢回家,即‘抢春’,视之为吉祥的象征,将土块放在牲畜圈,意为槽头兴旺。把粮食放在粮仓,意为仓满粮足。
立春–亲子活动
立春时节,大地开始回暖,让我们一起在家种下大蒜、黄豆、绿豆等,一起来了解植物的成长过程,并照顾小苗一天天地长大,一起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吧!
水培
大蒜头
1.准备好花盆、蒜头、保鲜膜。
2.把蒜头掰成一个个小蒜,放在花盆里,浇上水(水没过大蒜根部即可)之后用保鲜膜盖住每天换水即可。?
孵化豆芽?
准备好一些黄豆或绿豆、一个沥水篮、一个盆。将黄豆放入水中浸泡3个小时。黄豆捞出后放入沥水篮,沥水篮置于盆中,盖上纱布。每天冲水1次,喷水3次。
记住,不要让黄豆见光哦!!!?
立春–绘本推荐
有关立春以及春天的绘本故事也有很多,小朋友们在家的时候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来读一读,共同度过愉快的亲子时光哦~
立春–古诗词
唐代诗人罗隐有作
《京中正月七日立春》
一二三四五六七,万木生芽是今日。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
宋代诗人王镃有作
《立春》
泥牛鞭散六街尘,生菜挑来叶叶春。
从此雪消风自软,梅花合让柳条新。
北宋文学家苏轼有作
《减字木兰花·立春》
春牛春杖,无限春风来海上。
便与春工,染得桃红似肉红。
春幡春胜,一阵春风吹酒醒。
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
立春–温馨提示
保暖防寒
虽已立春,但气温依然低下,此时,还是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尤其是做好腿脚的保暖,腿脚,是人体健康、精气神的根部,相当于树木的根部一样。此时,护好腿脚,有助于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效果。
此外,护好肚脐,以便养好脾胃。护好背部,背部温暖,则有利于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和患肺炎的机会。
少食辛辣,多尝甘甜
立春之后,饮食忌辣,少吃麻辣火锅、羊肉、烧烤、油炸等食物,以免损耗阳气,导致上火。
此时,应该以绿色蔬菜为主,少吃酸味食物,防止肝气过旺。要适当增加甜味食物,有利于补益脾气,避免肝旺而伤脾。此时,宜食新鲜蔬菜,如菠菜、芥菜、豆芽菜等。

素材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