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衔接
助力成长
再过两个月,大班的孩子们就要上小学了,从幼儿园到小学,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生节点。
面对即将升入小学的孩子,家长欣喜与担忧的情绪交杂,欣喜在于孩子又长大了,担忧的是孩子能否适应小学的生活?幼小衔接究竟“接”什么?该做哪些准备?
叮咚~
您有一份幼小衔接手册
请注意查收!
幼小衔接,“接”什么
教育部去年颁布的《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明确指出主要是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身心准备。如:向往入学,有良好的情绪,喜欢运动等。
二是生活准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自理,参与劳动,增强安全防护能力等。
三是社会准备。会交往合作,诚实守规,有任务意识等。
四是学习准备。好奇好问,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浓厚,有一定的学习能力等。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做好准备?
1
身心准备
了解小学,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
身心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心理方面和身体动作发展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对小学生活充满向往、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喜欢运动、动作协调等。
1、建立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建议家长在家和孩子们多聊聊关于小学的事,比如小学的学习生活是怎样的,与幼儿园有什么不同,自己儿时上学的趣事等;
2、提升情绪调控能力
建议家长帮助孩子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学会情绪管理。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意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让孩子也受到积极情绪的带动。此外,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表达和调控情绪的能力,可借助绘本故事、谈话等方式,引导孩子认识和应对自己的感受。
3、积极运动,提升动作协调能力
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形式多样的运动,可根据幼儿情况,适当增加运动量和运动强度,提升动作协调能力,增强体质。
大班下学期,鼓励孩子自己系鞋带、扣纽扣,锻炼手部精细动作,促进手眼协调。
EDUCATION
2
生活准备
锻炼自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生活准备,是指幼儿需要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及安全防护能力,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日常劳动。
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建议家长配合幼儿园调整作息安排,提醒幼儿早睡早起、按时入园。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自觉洗手,不在光线过强或过暗的环境中读写画,连续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注意用眼卫生等等。
2、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建议家长引导幼儿做好个人生活管理,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首先,可通过语言提示等方式,帮助幼儿逐步学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喝水、如厕,根据天气变化和活动需要增减衣物。
其次,为幼儿提供专用的个人物品存放设备或空间,引导幼儿自己分类整理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
最后,引导幼儿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家长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知时间(例如“1分钟挑战”游戏、10分钟可以做哪些事情等),学会按时作息,做到守时不拖沓。
3、增强安全防护意识
加强幼儿安全教育,做好如校园、社区、交通安全等的规范讲解,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4、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
建议家长鼓励幼儿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如:摆放碗筷、餐后整理餐桌、洗碗、扫地、扔垃圾等,并指导他们学习正确的方法。
同时,注意引导幼儿尊重生活中身边的劳动者,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3
社会准备
社交适应,增强自律的规则意识
社会准备,指幼儿需要为适应小学生活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交往合作、诚实守规、任务意识、热爱集体等,如:学习正确的交往方式,并尝试自己解决矛盾和冲突;学习理解时间的长短、合理规划课间生活;通过游戏活动,树立规则意识。
1、扩展幼儿的交往范围
鼓励幼儿和不同年龄的伙伴、成人交往,认识新伙伴。如:组织跨班级、跨年龄的游戏活动,创造自由交往的机会,丰富交往经验。
2、养成规则意识和诚实守信品质
家长可制定一些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如告诉孩子在别人讲话时认真倾听、不随意打断,外出按次序排队、不插队等等。
同时,培养幼儿诚实守信的品质,对幼儿诚实和守信的行为及时予以肯定;如发现幼儿说谎、说话不算数时不要简单的批评和惩罚,要耐心了解原因、正面引导。
3、培养任务意识和执行任务能力
家长可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结合实际生活,有意识地布置一些自律小任务。例如,早晨起床后让幼儿试着自己叠被子、游戏后请他们自己整理玩具物品等。
需要注意的是,过程中要有耐心,重方法,少训斥,以鼓励的方式支持幼儿的行为,让幼儿体验到成就感,进步的动力会更大。
4、形成热爱集体的情感
个人的发展离不开集体,当幼儿进入小学,也需要努力融入新的班集体。
建议家长平时和幼儿多聊聊幼儿园班级的事,萌发他们初步的集体归属感。有机会也可通过共游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场馆的方式,引导幼儿感受家乡和祖国的繁荣美好,激发他们的热爱之情。
4
学习准备
激发兴趣,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准备,指幼儿需要在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相应的准备,主要包括呵护幼儿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储备好基础的学习能力。
1、呵护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好问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品质。呵护幼儿的好奇心,接纳、鼓励他们对新事物的观察、思考和探究,及时回应他们的问题;并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丰富的材料,支持他们持续、深入地寻找问题的答案。
2、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前阅读是学前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小衔接的重要一环。与小学语文(特别是低年级识字、阅读、书写)的教育活动有密切联系,发展前阅读能培养幼儿对阅读和识字的兴趣,让幼儿爱读、会读、善读。
3、储备良好的学习素养
专注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计划能力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力”。
到了大班下学期,家长就可以有意识地为幼儿增加一些需要专注力和坚持性才能完成的游戏和活动,比如玩拼图、迷宫、积木游戏,或是阅读、画画等。
此外,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契机去考虑、讨论和组织阐述自己的观点,支持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同时,引导幼儿有计划地做事,鼓励他们自己制定一些活动计划,如尝试安排周末的活动或日程等。
幼小衔接不是一个结果
而是一个慢慢熏陶、逐渐内化的过程
幼小衔接衔接的不只是知识
更是孩子们适应未来的习惯、能力、态度
还有很多幼小衔接的活动在继续,
敬请期待吧!
-END-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烟台市芝罘区只楚中心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