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公众号:口才猫少儿语言艺术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k0MjExOTY4Ng==&mid=2247484185&idx=1&sn=da77edce05fb7b1eec436e298bc30b37
很多家长会反应:孩子的表达能力比同龄孩子差,本以为他只是比较内向,长大一些就好了,但时间越久,和同龄孩子的差距就越来越大。
表达是一种需要后天不断练习才能获得的能力。在孩子幼年时期,孩子的语言大多来自父母,如果父母不经常和孩子交流,那么孩子未来的表达能力大概率也会比较差。
奇妙老师之前曾经分享过,如何通过阅读提升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单纯给孩子读故事的父母,可能已经让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今天,我们来看看如果通过简单的聊天锻炼孩子表达能力。
图自丨Pexels
1
听孩子把话说完
不要抹杀孩子的表达欲
请家长们先考虑一个问题:你会耐心地听孩子把话说完吗?
这时,很多家长可能会抱怨:孩子的关注点总是很幼稚,听着听着就没耐心了,不得不打断。
其实,孩子虽小,但也都拥有自己的想法,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天真想法嗤之以鼻,并使用了不恰当的方式去纠正孩子的错误,这不仅抹杀了孩子表达的积极性,也会让孩子更加不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
说到这里,奇妙老师突然想到之前看过的一个故事:
母亲:“如果妈妈和你出去玩,我们渴了,又没带水,而你的小书包里恰巧有两个苹果,你会怎么做呢?”
儿子:“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
母亲略有些失望。她本想像别的父母一样,对孩子训斥一番,然后再教孩子怎样做,可就在话即将说出口的那一刻,她忽然改变了主意。
母亲摸摸儿子的小脸,温柔地问:“能告诉妈妈,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吗?”
儿子眨眨眼睛,一脸的童真:“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
试想,如果这位妈妈换一种处理方式,对儿子将两个苹果都咬一口的做法进行呵斥,不仅无法听到孩子的心声,反而会使孩子因为苛责而变得小心翼翼。
法国教育学家帕梅拉?德鲁克曼说:即使孩子有不对的地方,父母也有责任倾听并且领会他们的动机。孩子有不同寻常反应时,背后一定是有原因的。父母应该认真倾听孩子,并向他们解释这个世界。
所以,父母与其抱怨孩子表达能力差,不如试着反思,你是否愿意耐心听孩子表达呢。
2
多聊些孩子感兴趣的事
打开孩子的话匣子
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话题,让孩子提不起兴趣、或者超出了孩子的认知范围,这会让孩子感到无话可说,长时间这样,孩子一直处于思维混乱中,也会影响到孩子的语言能力。
十一假期是亲子出游的好机会。一位妈妈带女儿去了博物馆。在博物馆里,有许多正在参展的文物。妈妈是个文物迷,一路上,滔滔不绝地向孩子介绍各类文物,但显然女儿并不感兴趣,几乎全程一言不发,没过一会,就要求离开。
第二天,妈妈带孩子去了动物园,从入园开始,女儿每看到一个认识的动物就开始为妈妈介绍其名称和习性。原来,女儿一直对动物感兴趣,在幼儿园的绘本上,她学习了不少关于小动物的知识,这次来动物园看到活生生的小动物,自然打开了话匣子。
所以,对于不太爱沟通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谈论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打开孩子话匣子,在与孩子交谈中,锻炼孩子口才。
3
让孩子学会“说服”
提升孩子逻辑能力
近年来,语言类节目火爆网络。我们佩服辩手、演讲者金句频出,更惊叹于他们在辩论和演讲时的逻辑能力。良好的逻辑能力是孩子拥有好口才的基础。那么,我们如何通过聊天,提升孩子逻辑能力呢?
奇妙老师,推荐家长和孩子们玩一个“说服我”的小游戏。
商场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因为家长不给买玩具,孩子大哭大闹的场景。
而当家长问:“为什么一定要买这个玩具时”,孩子也只会说:“我就是喜欢”。
遇到这种情景,家长通常会说都是平常太娇惯了。其实除了娇惯,家长还应该思考的是,为什么当问到孩子要玩具的原因时,孩子只会说一句“我就是喜欢”。
孩子可以要求买玩具,其理由不能总是“我喜欢、我想要”。要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并将思考的结论凝练成语言,用最有力的表达说服家长。这样,我们既有利于改变孩子娇惯的性格,又能锻炼孩子的逻辑能力。
结 语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给孩子最好的成长礼物。提升孩子语言表达能力,除了需要家长的长期陪伴,更需要系统的学习。
在这方面,口才猫的课程体系结合了国家《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和素养点,把它们作为培养孩子口才能力的素材和支撑,力求在提升孩子口才能力的同时,也能对孩子的学业和成长有所助益。
通过全新设计的课程体系,我们希望将孩子培养成为拥有丰富知识和广阔眼界,敢说、会说、高情商、善交际,能够用口才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人才,让每一个孩子,在未来都能够有成功的发展和幸福的人生。
推荐阅读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