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马上幼儿园毕业,即将进入小学的时候,绝大多数的家长总是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忧:担心孩子对小学生活不适应,担心爱闹爱动的孩子在课堂上坐不住、担心小学知识学不会、听不懂、做不对……
那该如何解决这些担心呢?这又成了家长们新的纠结:纠结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纠结幼小衔接课程能否真的有作用,纠结会不会超前学习影响孩子上小学后的注意力……..
科学衔接,幸福成长
从幼儿园到小学,
是孩子人生一个重要转折点!
孩子将从一个熟悉的环境,
踏入另一个陌生与未知的世界。
家长要做什么?
孩子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一、正确认识幼儿园与小学的区别
1 生活习惯的改变
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生活照顾比较多,老师像妈妈一般照顾孩子。而进入小学就不一样了,老师的角色会有所改变,老师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教学上,在生活上对学生的关心要比幼儿园老师相对减少。
2 对孩子要求的改变
进入小学后,对孩子的要求从幼儿园单纯生理上的照顾过渡到智力上的发展和要求;
随着教改的进行,小学一年级入学后开始写字,再进行拼音的教学。这一改变对于从幼儿园毕业从来没有握过笔的孩子来说,是比较难适应的;
小学班级孩子人数较多,对于教学进度的安排,通常只要有70%的孩子听懂了,就会接着往下讲。一般情况下全部的拼音教学安排在三个星期左右全部结束,对于少部分没有学过拼音的孩子来说,不到一个月要学完学前班一年所学的知识,还是有一定的压力和困难的。
对家长要求的改变
升入小学后,微信群里每天会推动很多信息,看到老师表扬的同学里面没有自己的孩子,家长会不自觉的陷入焦虑,而这种情绪会渐渐影响到亲子关系和孩子的自信心。
二、幼小衔接到底在衔接什么?
拼音和数学的启蒙及基础教学是幼小衔接最基本的一个内容,有些家长担心孩子学会之后上了小学反而会影响上课注意力,其实幼小衔接的学习内容并不等同于小学的内容,幼小衔接的教学内容更注重于夯实基础、启蒙,远达不到小学上课内容的难度和课业要求。
其实幼小衔接最重要的一个任务是培养儿童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自理能力、交往能力、动手能力、课堂注意力等能力,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并非只是侧重于知识教育。好的习惯不仅能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对孩子的今后发展也非常重要。
因此,千万别小看幼小衔接的重要影响,别只是单纯的认为,幼小衔接只是小学课程的一个提前预习,真正好的幼小衔接,培养孩子的是能力,教授孩子的是方法,给予家长朋友们的,会是孩子在漫长的教育道路上,一个明确的指引。
三、具体的要求
按时作息,晚上8:30一定让孩子就寝。
每天亲子阅读半小时(阅读期间不做其它事)。
每天让孩子说说幼儿园里的事。
准备一个小本子,记录每天需要完成的小任务或高兴的事,培养坚持记录以及整洁有序的书写习惯。
会自我介绍,知道父母的电话号码。
学习整理玩具和房间。
四、我们的建议
改变家庭里的“潜规则”(喜欢控制、讲究完美、经常责怪、不能倾听、比较他人)
温和而坚定地对待孩子
多花时间陪孩子,尤其是父亲的陪伴 (母爱:视野和心胸;父爱:意志和体魄)
陪孩子做一些提高专注力的游戏,提醒做事效率
教孩子“给予”要做加法而不是减法
不要过分照顾孩子的“自尊心”,及早让孩子经历挫折
我们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幼小衔接工作,用科学的理念做引领,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育儿知识,助力幼儿快乐且有准备地开启小学生活。
相信在爸爸妈妈与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孩子一定能消除入学的焦虑心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意识,从心理上和行为上做好入学准备,愉快又顺利的走进小学!
投稿邮箱:zkyjssedu@126.com 分享是一种美德!
长按下方图片关注幼托学堂
出现提示:点击识别图中二维码即可关注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刊发、转载的文章,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本平台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平台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幼托学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