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今天推荐的这篇文章很有新意,值得每个幼师借鉴和参考。
目前,大家在分析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的成长多偏向社会性或建构能力,难道自由游戏的意义仅此而已?
在这个“娃娃店”游戏中,孩子们获得了集合、数运算、数据分析、空间关系、图形等多方面的数学核心经验……
其实,自由游戏的意义不止于此,还有更多领域的价值值得去发现。
下面,是浙江舟山一家幼儿园的一堂游戏课程——
(娃娃店开业初期)
这天,几个孩子打算开娃娃店,我“以为”娃娃店就是“简单”地买卖娃娃。谁知,店门口竟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看着生意如此火爆的娃娃店,我好奇地看过去。原来,这家娃娃店很“不一样”……
看
一堆娃娃、一把塑料棒、一张桌子、几块垫子、几个盒子,娃娃店就这么开业了。孩子们把娃娃放在桌子底下,用垫子围起来当“娃娃仓库”,再用盒子搭建起收银台。
“顾客们要先付钱才能抽签。”于涵摇了摇手上的彩色塑料棒说,“抽到什么颜色的签就从仓库里拿什么颜色的娃娃。”
原来,这家娃娃店不一样在它的销售方式。
思
1.大班孩子的年龄特点:游戏的需求不像小班孩子——摆弄娃娃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他们把“娃娃”当作了交易的商品。
2.抽签的“销售模式”、密封的“娃娃仓库”像极了盲盒。和成人一样,孩子喜欢游戏结果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刺激。
3.识别(数学核心经验):集合,同一组物体可以按不同属性进行分类。
行
看到“透明”的抽签筒,我尝试介入了两次,但均以“失败”告终。
1.我想用提问引发孩子制作“不同颜色的签对应不同颜色的娃娃”的规则牌。
2.顾客身份介入试图引发抽签筒的改良(从“透明”到“不透明”)。
悟
“介入”失败之反思:关于“规则”
1.为何孩子没有制定规则牌?
一方面,此规则是大家都默认同意的,规则不复杂,所以没有制作的必要。另一方面,孩子们的制作兴趣不高。
2.为何孩子没有改进抽签筒?
游戏中,大家都能闭眼遵守规则,没有矛盾冲突发生。如果此时有几个孩子当了规则的“破坏者”,偷偷睁眼抽签,那么我想,这一“改进”势在必行。
看
为了吸引更多顾客,老板提议“免费”抽签,生意果然更好了。 “收银员”果果在店铺实行“免费政策”的过程中,把自己的身份变成了“质量检测员”。
在发现“仓库”里的娃娃快要“售罄”后,孩子们又决定收费。他们向我解释:“免费”是为了吸引顾客体验,而再一次“收费”是为了“店铺不倒闭”。
思
1.孩子们对于店铺的不同阶段是否“收费”的思考体现了他们的逻辑推理。
识别(数学核心经验):数据分析,提出问题,寻求答案。
2.“收银员”果果有很强的游戏意愿,会根据店铺变化灵活转变角色,主动加入游戏中。
行
回想环节中的经验梳理:
一方面,孩子们讨论总结了娃娃店生意店特别好的原因——每次抽到的娃娃都是在“意料之外”的。
另一方面,娃娃店的孩子分享了他们为何实施免费政策又为何结束的思考。
在分享完娃娃店生意“火爆”的原因后,第二天,隔壁游乐场多了一新项目——“套圈”游戏。原本无人问津的“游乐场”也热闹了起来。
(游乐场里的套圈游戏)
看
因为呼啦圈只有一个。孩子们马上就地取材,利用插塑玩具拼好了一个又一个的“套圈”。
在游戏中,他们发现:使用的吸管越少,圈越小,套的距离越远,越难套中目标。
思
1.孩子们能灵活迁移别人“成功”的经验(抽签结果的不确定性),并在游戏中加入自己的想法,进行创造性的表达(套圈结果的不确定性)。
2.孩子在不断游戏、不断尝试中灵活运用材料,发现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这天,娃娃店的孩子们决定建造一个娃娃机。只见他们用垫子围起了一个圈,在其中放满娃娃,“摇杆”、“拍拍钮”、“娃娃出口”都渐渐有了模样,娃娃机越来越像“真的”了……
但是,“要怎么‘抓’娃娃呢?”
(孩子们搭建的“娃娃机”)
看
(蕗蕗把她的右手当作“机器手臂”,正根据客人的指示抓娃娃。)
“哇”时刻:只见蕗蕗当起了“机器手臂”,当“客人”投币摇杆时,她根据“摇杆”的方向进行前后左右的操作。
某次,客人静怡忘记投币,她使劲摇杆但蕗蕗一动不动。“怎么机器手臂不动了?坏掉了?”“喂,你还没投币呢!”蕗蕗笑着说。
思
1.孩子在游戏中的部分规则来源于生活:只有投币了,“机器手臂”才能动。
2.怎么“抓”是一个游戏难点。我担心孩子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早早“为”他们想起了办法。
在看到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后,我想再对自己说一句:“别太担心了,孩子的办法总是比老师多!”
3.识别(数学关键经验):空间几何
(1)蕗蕗能根据同伴的“摇杆”指令,进行上下左右的操作。
(2)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知道了:搭建长方体的立体娃娃机需要九块平面的正方形的垫子。
(孩子们正在“投币”)
看
娃娃机的诞生让店里的客人络绎不绝。工作人员涵涵热情邀请我去抓娃娃,她高兴地吆喝着:“一块钱抓一次,三块钱抓两次哦。”
我心里一乐,哪有这样做生意的?在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其他“顾客”并没有发现不妥……
思
识别(数学关键经验):数运算,一定数量的物体(整体)可以分成几个相等或不等的部分,这几个部分又可以合成一个整体。
行
我将此“趣事”拍了下来,在回想环节和孩子们进行了分享。讨论中,之前没注意的孩子识别到了问题,并确定新的规则是“一块一次,两块三次”。
转盘的进化
为了让娃娃店更有意思,孩子们想到了之前“美食节”活动时用过的转盘。
“我们做一个转盘吧,转到哪个格子就给哪个娃娃!”妞妞说。
孩子们听了纷纷表示赞同,而转盘的制作过程却一波三折。
来看看转盘从1.0到2.0再到3.0的升级过程中,孩子们遇到了什么问题,收获了哪些经验吧!
问题 1
“盘”动?“针”动?
孩子们正计划
做转盘
转盘1.0→
看:在初次制作转盘的过程中,孩子们就发生了意见的分歧。他们分成了两大阵营——转盘应该是“盘”动还是“针”动?
双方争执不下,孩子们决定动手操作实践。在尝试了两种不同情况后,他们决定:让转盘的指针不动,转盘动。
思:在此过程中,我看到了孩子的思维过程——提出假设,进行验证,再假设,再验证,得出正确结果。
问题2
概率问题?
为了让转盘更有模有样,孩子们观察了网络上的转盘图片,还去仓库找来了当时活动用过的真正的转盘。
(活动用过的转盘)
看:在看到真正的转盘后,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进行了试玩。
“转”了很多次后,他们发现,面积越小的颜色块越不容易被转到。
思:
(1)孩子们在不断“玩”转盘的过程中积累“学”的数学核心经验(转盘中的概率问题)。
(2)小小的转盘也蕴含大大的学问,值得老师去发掘,孩子去深挖。
问题3
为什么转的结果总是一样的?
“怎么样才能画得圆呢?”
“用塑料桶盖印着画不就可以了吗!”
一翻“折腾”后,转盘2.0应运而生。
转盘2.0→
(桶盖印圆)
看:顾客壮壮在使用2.0版的转盘时发现每次转完指针总是指着绿色的格子。
“明明已经用桶盖印着画圆了,为什么还是不成功?”
“可能是画的不够仔细,不够圆。”“可能是因为剪的时候剪歪了。”
面对失败的2.0转盘,孩子们不放弃,决定再重新做一个。
按住桶盖,画得更圆。
剪的时候要更加小心咯!
思:
(1)孩子们对细节的把控,对操作的专注度是基于对游戏的兴趣。如果不是游戏的内驱力,我想他们不会如此热衷于做此类机械动作。
(2)孩子们提出了很多关于转盘不成功的假设,但是我们发现,由于“圆心”不明显,孩子们并未发现转盘为何失败的关键所在。
我想,如果所有的知识都是等着孩子去发现,那么,他们虽然会在探索中习得经验,但速度很慢。作为老师,我们何不给孩子一个“牛顿的苹果”,让他们去注意到“万有引力”?
行:搭建支架——老师“不经意”地换孔,让孩子发现“指针”所在的位置会对转盘的结果造成影响。
“诶呀,这个指针总是掉,是不是孔太松了,我们换一个孔吧。”我一边说着,一边顺手将掉下来的指针戳在了新的位置。
“老师,这次转完不是绿色了!”凝凝高兴地喊着。
“看来我们要把指针放在圆的最中间!”一辰建议道,“这样就能成功了!”
问题4
圆心在哪儿?
看:很圆很圆的圆剪好了,问题又来了,我们要怎么找圆心呢?
妞妞:随便戳个洞试一试,总会戳到圆心的。
“就这么办!”大家都默认这个办法。
我:那要戳到啥时候呀?有没有快速一点的方法?之前我们发现了圆是由两个半圆组成的。
于涵:找半圆的中心就可以了。
鹏旭:对,我们可以先把圆对折。
我:那半圆的中心怎么找?
夕夕:再对折!
思:
识别(数学核心概念):平面几何,通过组合和分割可以得到新的图形。
问题5
对称的线和圆
(试玩中)
转盘3.0→
看:
妞妞照着真实的转盘的样子,画了八根线,并在其中一块扇形中画了一个娃娃。孩子们说,因为他们已经经历过好几次失败了,所以这次先随便画一个娃娃试玩一下,如果成功了再涂颜色。
思:
(1)孩子们在不断试错中逐渐具备游戏的计划性。
(2)识别(数学核心经验):图形的对称
悟
一、游戏带给孩子的价值是多元的
目前,我们在分析孩子在游戏中获得的成长多偏向社会性或建构能力,难道自由游戏的意义仅此而已?
在整个“娃娃店”游戏中,孩子们获得了集合、数运算、数据分析、空间关系、图形等多方面的数学核心经验,在玩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方式确定“投币规则”,找到“圆心”……我想,自由游戏的意义不止于此,还有更多领域的价值值得我们去发现。
二、基于兴趣的教师支持更有效
步入大班以来,孩子们在游戏中往往把老师当作“同伴”,很少“理睬”老师的建议。
而成功介入“转盘”和失败介入“规则牌”的对比,让我明白了:基于孩子研究兴趣的、真正问题所在的“教师支持”会更有效。
来源|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干览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