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而在五彩缤纷的大自然里,一朵花、一棵树、一滴水、一片雪花…...都激发着孩子们的好奇心。大雪已至,让我们跟随孩子的脚步,在体验与实操的探索中感受浓浓的节气文化。
关于“大雪”我还知道:
教师感悟与思考:
“大雪是什么样的呢?”结合孩子们的经验,我们设计了《大雪节气调查表》,合理利用家长、社区及网络资源,收集有关大雪节气的相关资料。家长们也通过游戏、上网查找资料等途径进行亲子调查,帮助孩子们获取相关经验。孩子们回园之后通过同伴交流与分享,对大雪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一番热烈讨论之后,小朋友们分组开始为大树爷爷做衣服啦…..
护木一组——木块“衣”
护木二组——薄膜“衣”
护木三组——保暖衣
护木三组——石灰“衣”
通过观看视频,小朋友们知道了石灰水不能直接用手碰,在为树爷爷穿“新衣”前,孩子们准备了手套、护目镜和小围裙。
我们的护树行动开始啦!
在孩子们的努力下,幼儿园的树爷爷们都穿上了白色的外套。下面请跟着镜头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护木成果吧!
方法大讨论
教师:到底哪一种方法更适合保护大树爷爷呢?
关于保护大树爷爷的方法,孩子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最后经过大家的投票,孩子们认为还是石灰水可能是最合适的。那石灰水为什么会起到保护树爷爷的作用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感悟与思考:
大树穿衣方法有哪些呢?经过讨论,C4小朋友们成立四组护木小分队,分别是木块组、薄膜组、衣服组和石灰水组。在亲身体验后,孩子们发现用木块很容易倒,并且还会有缝隙,保暖效果一般;薄膜密封时间长容易破损,而且会令大树爷爷呼吸不了;衣服组在下雨天也不能起到保暖作用;只有石灰水更适合在冬天保护大树爷爷。在讨论、尝试以及寻找多媒体资源中,孩子们从“发现问题”的小问号,到“思考尝试”的小冒号,最后蜕变成“收获成长”的小叹号。在与同伴、老师、材料的亲密互动中,孩子们也在不断重组和再造着认知经验。
在为大树涂石灰的过程中,孩子们开始谈论着“这棵树太粗了”、“这棵树很细,很好涂”……基于孩子们对于树木的兴趣,在新一轮的探究活动中,孩子们发现了幼儿园有的树粗,有的树细。那怎么样才知道树木的粗细呢?于是我们又开启了新的探秘之旅…..
“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大树有多粗呢?”大家开始叽叽喳喳地讨论。集思广益之后,孩子们想到利用麻绳、尺子、手臂等材料测量大树的腰围,并把结果记录下来进行分享。
>
教师感悟与思考:
《3~6岁儿童学习与指南》中提及幼儿的思维特点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注重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学习。而我们的“自然和社会都是活教材”,在探究树木粗细的过程中,孩子们打开感官,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并进行结果表征。通过操作、比较、观察,学习,孩子们在满足探索欲望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思维能力并建构新的经验。
畅玩“滑雪”
我们地处南方,很少能看到雪。正是因为少,南方孩子对于雪尤其的渴望和喜爱,一提起雪,孩子们都是非常激动和兴奋。
结合孩子们的已有经验,我们的户外“滑雪”游戏便开始了,有的孩子体验了长木板,有的孩子选择了用轮胎。幼儿园的斜坡便成为了最好的滑雪场。
游戏结束后,孩子们也用稚嫩的画笔记录了这次的游戏故事。在孩子们的画作中,我们也再次看到了孩子们的游戏过程和他们的欣喜、期许….….
教师感悟与思考:
孩子们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并结合幼儿园的环境,开启了“畅玩滑雪”活动。在游戏中孩子们相互合作,实践出了不同的玩法。但是也遇到了很多问题。例如“绳子捆绑不牢、我拉不动….,”游戏还在继续扩展,我们也会持续倾听孩子,及时调整环境,满足孩子的游戏需要,并进一步促进其学习品质的养成。
让我们跟随园长妈妈一起去北方玩雪吧!
冬意渐浓
大雪已至
万物冬藏待春来
愿孩子们冬日开心,
时刻欢喜,
满心热爱和希望!
大雪渐寒,岁暮清欢
HEAVY SNOW
扫码关注
撰稿:陈慧敏 刘彦君 孔雪珍
编辑:钟倩瑜
审稿:李玉珍
审核:林玫琼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广州市第二幼儿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