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乐园
家园共育的花园
展示·观摩·研讨·反思
——银川市第一幼儿园“分享阅读”大练兵
为夯实教师专业基础,提升语言领域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我园在“三园文化”引领下,扎实推进专育课程,结合阅读月主题,于2021年4月7日至4月20日期间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分享阅读教学大练兵”活动,通过“平行组内教学观摩——优秀教师示范观摩——教学活动同课异构”三个阶段,加强教师对分享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发挥了老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在交流、探讨、实践的氛围中,逐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推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潜心钻研,展示风采。“分享阅读”对于大部分年轻教师是熟悉而陌生的领域,本次练兵针对青年教师集中的下午班次,班主任教师积极指导。活动前,参赛教师积极甄选活动内容,反复斟酌,仔细研磨,通过各种渠道,以多种方式完善课程设计,力求活动完美呈现。活动中,不同教师的教学风格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有的淡定从容,温柔动听,将故事娓娓而来;有的积极动作夸张,表情到位,让故事人物活灵活现,都深深的吸引了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教师精心设计的环节,环环相扣,提问精准,激发了幼儿表达的欲望,促进了幼儿的思维发展。
在各组的评课环节中,组内教师积极交流研讨,各抒己见。对语言不够简练、问题不够精准、与幼儿的互动缺乏有效性、语气缺少抑扬顿挫等现阶段突出问题,进行深入反思,做课教师广泛听取建议,虚心采纳。
王丽珍老师别出心裁,用心设计,精心准备的小班阅读活动《谁的脚印》,活动过程张弛有度,不同的脚印,让小班孩子们放飞想象力,留足了空间,让他们直抒胸臆的表达,天马行空的畅想。
马建梅老师带来了中班阅读活动《巨人》,她成熟稳重的教学风格里渗透着些许的幽默风趣,幼儿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下,积极参与,热情作答。
李媛老师设计的大班《谁的房子最特别》阅读活动,以幼儿的动手操作,直接感知,亲身体验——为小动物找到匹配的家开启。
在师幼共同的互动中,不同地理环境下诞生的各类特色鲜明的房屋,变得形象生动,令人对每一座房子背后的生活,心生向往。活动中,老教师们设计的每个环节都匠心独具,构思巧妙,融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理解、表达、游戏的过程中达成教学目标,使课堂氛围妙趣横生,为每一位幼儿熟练掌握语言运用技巧提供了展示的舞台。
看似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的教学活动背后,是年长一辈教师们呕心沥血、日积月累的积淀,他们融会贯通,成为有教学风格,有教育思想,有做人魅力的人。正是在老教师们诲人不倦的滋养下,在课程设计由繁入简的打磨中,年轻一代的一幼人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才有了看得见的发展,摸得着的成长。
在深刻理解了分享阅读的组织形式和核心要点后,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同课异构活动,希望老师们能够在深刻把握分享阅读核心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融入自己的教育智慧。大班的《熊小弟的栅栏》、中班的《草人》、小班的《好困的毛毛虫》六节活动进行“同课异构”活动,教师们以不同的教学风格,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以谜语和看图说话等不同形式,引入主题,利用启发、谈话、讲授等多种教学方法,环环深入;过程中教态优美,生动,语气亲切,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故事中人物的心理活动,使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的同时,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也充分展现了教师的个人魅力。
教研小贴士
分享阅读活动设计组织小妙招:
1.充分认识读本的题材,了解读本内容,正确把握读本的核心价值点。
2.明确活动目标,精准设计提问,及时追问,激发幼儿多样表达和深入思考。
3.重视师幼有效互动,增加智慧回应,让回应激发幼儿的读图热情,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加深幼儿的情感体验,唤起幼儿的相关的生活经验,推动良好习惯的养成,激发孩子质疑的欲望,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一次练兵不仅是对教师语言领域活动组织能力、日常语言素养的一次考验和检测,更是一次反思和进步的机会,为教师们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平台,达到了激励学习,促进提高的目的,为培养“教育有思想,教学有风格、做人有魅力”的新时代幼儿园教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