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阳光
—大三班课程故事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告别国庆小长假,在一场桂花雨中我们和孩子们又见面了
三楼的教室早已褪去燥人热气
阳光柔柔地照在小木桌上,草伞顶上,孩子们的小手上
“好暖和呀,你看我的手上亮亮的。”
“我们班级不用开空调了,现在一点都不热。”
“老师你看我的脸上
我站在这里是不是也发着光呀!”
在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中,我看到了孩子们对秋天的阳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以此为契机,开展了一场关于“秋天的阳光”治愈之旅。与此同时,通过对幼儿的观察与倾听,我发现他们还经常提到签到和值日生,于是我们确定了三个主题方向:签到那些事儿、小小值日生和秋天的阳光。我们一起对这个主题进行了讨论和投票。根据幼儿的投票结果,我们决定将“秋天的阳光”作为班级的主题,其他两个主题也将通过游戏和零散活动展开。
主题脉络
主题确定后,孩子们围绕秋天阳光的新变化与新感受,展开了关于“阳光的温暖”、“彩虹的秘密”、“我眼中的秋天”、“白天时间的长短”等问题的讨论。为了更全面的了解每一位幼儿对于“秋天的阳光”的前期经验和想探索的领域,我们最终确定了初步的课程网络图。
哇,秋日阳光的魅力
大操场的循环运动在这个季节显得尤为合适,孩子们翻着滚儿晒着自己,悠闲、可爱;靠着窗户的第四桌桌面上投射着光影,玩具在小手中一阴一暗的翻转着;午饭时光开始容易眯着,胃子暖暖的,小脸温温的。
翟翟:“我想养点阳光去奶奶那里长小青菜!”
悠然:“秋天的太阳刚刚好,我穿的衣服也刚刚好”。
轩轩:“我又可以看到彩虹了”。
《纲要》将体验、情感、态度等放在了首位,强调儿童对生活的体验、对生命的体验、对课程的体验。慢下脚步,放缓节奏,秋日阳光短暂,让孩子们尽情感受秋日阳光带来的各种小细节、小变化,让孩子们的从日常中感受秋的变化与魅力。
抓个阳光可不可以
沫沫:“秋天阳光这么好,要是能把它一直留着就好了。”
辰辰:“啊,那你岂不是要抓个太阳过来?”
“太阳好像可以抓到的哟,有人抓到过!”我趁机抛出绘本的一条线索。
孩子们一下子笑开了,不相信、怀疑、惊喜堆满小脸。于是,那天和煦的下午,我们共同阅读了绘本《我想抓到太阳》。
幼儿的认知发展过程中,情感体验能为其提供动力,并优化和调节认知结构。太阳捉不住,但我们可以捕捉到生活中美好的瞬间。通过此次阅读,孩子们对阳光有了更深刻的体验与感受,阳光般温暖的爱会化作各种形式出现在我们身边。
收集看的见的阳光哦
趁着阳光偷跑进来的间隙,土豆拿起三菱镜对着窗户,一只小眼睛微眯,“我抓到阳光啦!是彩虹!”于是更多金色的小脑袋们围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光的神秘与美丽。
游戏总结时,我顺手拿起一本大书,“‘啪’!我捉到到阳光了!”孩子们笑个不停,我们约定好尽最大努力带来收集阳光的工具。
想象力是无价之宝,它为孩子们构建了一个充满奇迹与未知的世界。泡泡里的斑斓,衣服上的光圈,墙面的倒影,计算器的神奇……太阳光在用各种方式告诉大家:嗨!我来和你碰面啦。
好问、好奇、好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探究的关键性目标,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究,寻找答案,这就是典型的探究过程。
什么是晒秋呢?
秋日和煦温暖的阳光可不止和你仅仅打个照面那么简单。围炉煮茶的小篦子上晒着十几只柿子,那是陈老师的好朋友送给她的。
秋日晒东西这事儿愈发显得很神秘。于是,关于“晒秋”我们一起做了认真的了解。原来“晒秋”来源于婺源篁岭,所晒农作物看似千篇一律,实则千姿百态,更感受到这些墙连瓦望的徽派文化符号。
儿童立场的生活经验聚焦儿童细微之处的生活、经验、问题和行为,而我们则要成为追随幼儿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
巧克力脆柿初体验
陈老师带来的柿子好像很难变软,尽管颜色已经变得深黄,但表面用小手摸起来还是硬硬的。
轩轩:“我们要学会等待美味的食物。”
蹦蹦:“啊!好想吃啊!”
甜脆柿不同于软柿子的软糯黏腻,多成熟于初秋。虽然软柿子是深秋的产物,但我们也不能辜负现在初秋阳光的馈赠,在随心体验当下美味的心境下,5斤巧克力脆柿很快寄到。
我们分组观察脆柿、品尝脆柿,并及时记录下它的形状、触感和味道。孩子们快乐极了,随机采访他们对味道的描述也是丰富极了。
01
在这次的活动中,通过给予幼儿充分的讨论氛围、提供当季的脆柿,教师起到了支持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幼儿通过观察、触摸、品尝、记录,发展了幼儿认真专注、不怕困难的学习品质。
“晒橘子皮”大挑战(一)
不同于篁岭的农民伯伯朝晒暮收红辣椒、青箸叶、绿豆黄菊红柿,想要一起“晒秋”的孩子们对于晒的品种很有自己的想法:
彤彤:“我想晒草莓,变成我们吃的草莓干。”
一一:“奶奶家还晒花生了,晒得脆脆的壳儿。”
雷雷:“我想晒葡萄,最后晒成葡萄干。”
可可:“我们家好多橘子。”
于是针对孩子们感兴趣的晒物种类,我们进行了投票。最终由于我们幼儿园缺少果干类专用的烘烤机器,单靠阳光晒容易发霉,“晒橘皮”高票成功当选。
橘皮晒完的最终形态是陈皮,虽然只有一个“晒”字,但也有着特定的步骤。通过观看《如何在家自制陈皮》的视频,我们一起了解了橘皮晒制的五个步骤:采摘、清洗、开果三刀法、翻晒、储存,孩子们也试着将刚了解到的制作过程绘制出来。
幼儿表征是信息在幼儿头脑中的呈现方式,是信息记载或表达的方式。孩子们通过绘制“陈皮制作”的过程进行梳理回顾,不断加深印象。
“晒橘子皮”大挑战(二)
掌握了“陈皮制作”的方法步骤,接下来我们就准备自己动手来制作啦!
一大早,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向我展示着从家中带来的橘子,其中,徐泽小朋友还带来了“橘王”孩子们都很激动。
不同于我们平时随意的剥橘子,皮都是一块一块碎碎的,为了保证橘皮的完整性,我们尝试从表面划三刀,沿着痕进行剥开。
凡凡:“老师,我这个是橙子,不太好切。”
胡胡:“我这个刀很好切的,先借给你。”
“我来帮你吧。”橙子皮比较硬,我也赶紧来充当凡凡的小帮手。
后来孩子们发现,可以用手指先掐出划痕,比塑料小刀更容易上手。于是,越来越多的小朋友们成功开出了完整果皮。虽然有的不止三瓣,但是也非常了不起,最大程度保持了橘皮的完整
“橘皮”居然发霉了!(一)
秋雨淅淅沥沥地下着
像一幅没有尽头的画卷。
“天哪!我们的橘子皮变绿了!”
雷雷惊呼
正正:“毛茸茸的,好像发霉了吧!”
涵涵:“发霉的要赶紧扔掉呢,我来扔。”
浩浩:“因为一直是下雨天,橘子皮没办法晒干。”
今今:“有的橘子皮晒之前没有翻过来,再加上太阳照不进来,所以会发霉。”
接着孩子们通过讨论、图画等多种表征形式提出解决措施,同时积极发挥孩子们最大操作空间,准备好每人一份密封袋,孩子们自主将橘子皮分装并带回去探索干燥的方法。
在课程开展过程中,我们始终追随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其次,我们也积极寻求家园合作,让家长能够同步参与到活动与体验中来。
“橘皮”居然发霉了!(二)
当再次见到橘皮的时候,它的模样已经有了较大的变化。
“我的橘皮已经被烘的脆脆的啦”、“我的都有点烤焦了,妈妈帮我烤箱的温度调的太高了”、“我用家里的吹风机吹的,橘皮现在晒的正正好”,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兴奋说着,并积极交流干燥的过程与展示橘皮最终形态。
NOVEMBE
接着,进入到制作陈皮的最后步骤:装瓶、密封。孩子们自主在美工区寻找合适的瓶子。
最后大家一致讨论最后选择了一个大、中、小三类玻璃瓶,分小组分装,孩子们配合默契,即使烘制过的橘皮,香气也顷刻填满这个教室。
小心翼翼密封好,孩子们既满足又期待。
“等到秋日阳光充足的时候我们还要记得拿出来翻晒哦!”最后我提醒道。
在本次活动中,孩子们在分享“橘皮烘制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在讨论中,孩子们学会了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这有助于他们在交流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
将晒好的橘皮装成罐
接下来就是耐心等待
等待秋天过去
我们一起品尝秋天的味道
秋天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NOVEMBE
听着音频,我们一起学着浪漫的诗,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沉浸在秋日的温暖回忆中。结合自身的体验进行创设,儿童是天生的诗人,每个人的秋天都是独一无二的。
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呢?
在草伞下晒太阳的轩轩拿起密封橘皮瓶说:“今天太阳这么好,赶紧晒一晒橘皮,马上就能泡茶喝啦!”
边上的思宇:“老师说至少要一年才能晒出陈皮呐,还要好久。”
“哎,为什么会有白天和黑夜呢?一直能晒太阳就快了”孩子们嘟囔道。
“这是因为地球上的光来自太阳,转到太阳照到的地方就是白天,转到照不到的地方就是黑夜。”我在旁解释道。
孩子们一下子好奇了起来,我们一起了解了地球自转的相关知识。
现场我们用手电筒模拟太阳,对着地球仪模拟地球的自转与公转,孩子们对“地球轴”晨昏线与地球转动轨迹更加明晰。分组近距离观察中,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实际探索体验到科学的神秘与有趣,同时引申出“地球转动我们不晕吗?”更加深了孩子们的自主思考、深度学习。
秋日昼夜长短的秘密
了解了地球自转的特点,孩子们也进一步知道了不同的季节,由于光照的时间不同,我们白天与黑夜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夏至的白天是最长的,冬至的白天是最短的,而秋分则是昼夜平分,并随着时间推移,白天越来越短。
可可:“怪不得我们放学的时候天已经很晚了呢!”
梓涵:“之前我妈妈下班回来天都是白天。”
“但是,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是这样哦!”我故意卖了个关子。
通过观看视频《地球上的极昼和极夜是如何形成的》孩子们不仅领略了极光的美丽,而且也第一次知道了居住在北极圈人们的生活方式,宇宙奥秘的种子在这次活动中深深植根于孩子们的心里。
学习与发展
01
学习品质:在对秋天阳光作用、特点、形成原因的探索过程中,幼儿需要保持一定的坚持性和专注力,持续关注柿子与橘皮的变化。面对橘皮翻晒中出现的一些状况,如发霉、卷皮等,幼儿会尝试思考并想出办法去解决。
健康领域
02
在了解如何制作陈皮的过程中,幼儿知道了陈皮具有清肺止咳、力气健脾、燥湿化痰的作用,在温度多变的干燥秋天,幼儿也会更加注意身体的保健与感冒的预防,从而提高自身素质与免疫力。
03
语言领域:幼儿在观察橘子皮发霉时产生了许多疑问和想法,他们尝试用语言向老师、同伴表达和交流,从而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讲述《我想抓到太阳》故事时,幼儿组织语言、运用词汇,提升了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
04
社会领域:与同伴交流分享巧克力脆柿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促进了幼儿之间的友谊和人际交往。在小组合作进行分装橘皮的活动中,幼儿分工协作、互相帮助,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05
科学领域:从通过三棱镜观察到五彩斑斓的太阳光、运用各种工具捕捉阳光的痕迹,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了解地球自转与太阳系的秘密中,能够尝试将火星与地球进行对比,分析人类在火星生活的可能性,发展了初步的探究能力。
06
艺术领域:幼儿可以用绘画表征的形式记录下制作陈皮的步骤,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独特想法。优美的儿童诗《我的秋天》给幼儿带来了莫大的灵感,动人的儿歌《秋天多么美》用歌声表达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提高了幼儿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教学反思
优点:
1.教师尊重幼儿。追随幼儿的兴趣,以幼儿为主体开展活动。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引导幼儿。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起到了支持引领的作用。
2.支持幼儿自主选择材料、同伴和玩法,鼓励幼儿自主探究。在主题开展的整个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积极提供多样的材料,跟随幼儿的兴趣生成多领域的活动,让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不足
1.健康领域动作发展相关活动不够充分,只有一些秋季卫生保健活动,提高了自理能力,但没有更好地进行健康领域动作发展的相关活动和锻炼。
2.对于教育资源的深度挖掘不够。孩子们后期对地球仪上的国家很感兴趣,我们虽然一起了解了地球与太阳系的运作、火星的地貌与形成轨迹,但还不够深入地学习和探究,挖掘还不够。
进一步改进
1.开展健康活动,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动作协调灵敏,具有一定的耐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能力。
2.放慢活动开展的脚步,针对幼儿感兴趣的教育资源进行深度的挖掘,以求更好地促进幼儿能力的发展。
END
图片|大三班老师
编辑|王湘婷
审核|肖幸幸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大丰城东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