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安全教育是我们永恒的话题,而交通安全教育也是我园非常重视的事项。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才能保证幼儿健康快乐地成长。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4.穿越马路,要听从交通民警的指挥;要遵守交通规则,做到“绿灯行,红灯停”。
1.坐公共汽车:排队上车,先下后上,做懂事的小孩;在车子里,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容易被别的车刮伤;不要坐在开动的车厢座位上看书;没有座位时,要拉好身边的扶手;不得向车内外乱扔东西;不要在开动的车厢里乱跑,容易摔跤;车里不要吃东西,尤其是冰棒和串烧。
2.坐父母开的车:不要提问题和唱歌,让父母分心影响开车;不要去开车门,乖乖地在后排坐好;系好安全带,父母就可以安心地开车了。
1.未满12周岁的孩子乘坐私家车时,要正确使用儿童安全椅,坐在后排的位置。
2.足龄的学生需要正确系上安全带。安全带要尽量系在髋部和胸前,从肩上拉过来,横跨在骨盆和胸腔之上,形成一个水平放置的V字。安全带只可一个人使用,严禁多人共用。
“抱孩子就是爱孩子”,现如今依然有不少家庭怀着这种想法。所以,乘车过程中,抱着孩子情况比较常见。普通情况下大人的手臂是可以起到“固定”孩子的作用,可一旦发生碰撞事故,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了。速度变化带来的惯性力是非常巨大的,人的双臂根本无法约束住孩子。失去约束的孩子在车内因二次、三次碰撞导致的伤害很常见。因此,不要试图以成人的双臂去替代安全带的作用。抱孩子坐车并不是“爱孩子”,而是实打实的“害孩子”。
14岁以下或身高1.5米以下的孩子都不要乘坐前排副驾。因前排正面安全气囊的弹出位置都是按照成人设计,因此无论是否带安全座椅,孩子都不要坐在前排。建议尽量给孩子选择左后位置乘坐。
“一盔”是指安全头盔。驾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也是对他人安全的不负责。
头盔不仅可以吸收对头部的撞击力,还可以防止尖锐物穿透而伤害头部。
“一带”是指安全带。汽车安全带又可称座椅安全带,是乘员约束装置的一种。
安全带不仅可以防止驾乘人员在交通事故中被抛出车外,还可以防止与车内物品发生二次碰撞。
1.家长是幼儿的第一监护人,要密切配合幼儿园,共同对幼儿实施安全教育管理,教育幼儿遵守交通规则,叮嘱幼儿不要在马路上玩耍,同时要做好榜样作用,遵守交通法规,给孩子树立一个遵纪守法的好榜样。
2.接送幼儿时请遵守幼儿园管理,按规定停放车辆。驾乘车辆请系好安全带,安全带是生命带。骑电动车必须佩戴安全头盔,不闯红灯,不逆向行驶,不乱停乱放。
3.各位家长及幼儿在乘车时要严格遵守乘车“五不”原则,即:不乘坐证件不全的非法运营车辆;不乘坐超载、超限、超员违章车辆;不乘坐车况不好的“老爷车”;不搭乘酒后驾驶或疲劳驾驶的车辆;不乘坐不符合规定的三轮车,不提倡家长使用违规三轮车接送幼儿。
4.每天上学放学高峰时期,如遇到拥堵情况,请按道行驶,依次通行,遵守交通规则,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安全地返校或者回家。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交通安全教育应从小做起,让幼儿从小学习,懂得遵守交通安全知识,文明出行。同时也请家长们以身作则,戴好安全盔,系好安全带,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让我们一起守护孩子的平安健康,携手筑牢安全防线,为孩子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为文明城市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