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蕉”百态
玩转童心
小一班5月课程故事
活动来源
我们班孩子一到吃香蕉的时候就特别主动,而且也吃得非常快,在吃香蕉的过程中也会自发很多的问题:
当孩子看到香蕉皮上有黑色东西的时候,会向老师提出疑问,这是不是坏了的,还能吃吗?
课程来源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与问题,我们基于孩子的兴趣与问题出发,开始一场关于“蕉”的发现之旅。
寻“蕉”大行动
在活动初期,我们发动家长和孩子寻找各种各样的蕉,并把蕉带回幼儿园分享。
梓谦和梓俊带来的两大串蕉,引起了全班孩子的关注与好奇。
孩子们提出:
1.绿色的蕉可以吃吗?它是什么味道?
2.怎样可以让绿色的蕉变熟?
催熟大行动
1
绿色的蕉可以吃吗?它是什么味道?
孩子通过用手触摸和品尝两种蕉,发现绿色的蕉摸起来很硬,很难剥开,吃起来涩涩的,吃完之后嘴巴还有一种被黏住的感觉。
而熟了的蕉摸起来就是软软的、很容易剥开、吃起来甜甜的。
2
怎样可以让绿色的蕉快速变熟?
这时候,孩子都很期待怎样才可以快点把绿色的蕉变熟,这样我们就可以吃到更多的蕉了,于是,就萌发了“催熟大行动”的想法。
老师和孩子通过网上查阅资料、采访家长等方式发现了5种催熟方法,并进行实验。
在实验前,老师和孩子通过用手剥、用刀切的方法把蕉分开。
两大串蕉被我们分好了
方法一
点”香”催熟
把绿色的蕉放进瓶子,把点燃的香放进瓶子里,瓶盖留出空隙。
方法二:
在绿色的蕉里加入苹果
把绿色的蕉放进玻璃箱里,再把已经熟了的苹果放进玻璃箱,并盖上盖子。
方法三:
在绿色的蕉里加入已经熟了的蕉
把废旧报纸放在托盘上,再把绿色的蕉放在托盘里。
把已经熟了的蕉放进托盘里,并盖上盖子。
方法四:
把绿色的蕉密封起来
两个人合作把绿色的蕉放进密封的透明袋子里。
再把袋子封口绑住
方法五:
把绿色的蕉倒挂起来
用绳子把蕉绑起来,再倒挂起来。
实验结果
通过孩子的动手操作和观察,我们发现绿色的蕉在实验的第一天、第二天没明显变化。
都有什么“蕉”?
孩子们在分享蕉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孩子把所有品种的蕉都统称为香蕉,于是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去了解都有什么蕉?蕉的生长过程及特征。
剥“蕉”大比拼
孩子在观察绿色和黄色两种蕉的特征时,发现熟了的蕉很软,很容易就可以把蕉皮剥下来,于是我们和孩子一起来了解剥蕉皮的方法,并进行了一场剥“蕉”比赛。
比赛开始拉!看看我们能干的小手是怎样剥开蕉皮的。
香蕉可以制作什么美食?
孩子们在教室闻到浓浓的香蕉味, 都表示非常想吃,有的孩子还说香蕉还可以做香蕉奶昔。
于是,我们一起学习制作香蕉奶昔的材料与过程,并鼓励孩子回家和家长一起制作各种香蕉美食。
香蕉奶昔
香蕉薄饼
香蕉芒果奶昔
香蕉圆饼
课程收获
教师在课程前期进行了课程预设,以认识各种各样的蕉;认识蕉的特征、味道;蕉的作用;制作各种香蕉美食4大方面开展。
活动前
活动开始后,根据孩子的问题及时调整后期的课程走向,利用问题导向和探究的方式和孩子开展活动。
孩子提出问题后的课程调整
在本次探究活动中,教师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生活探索机会,多方面支持和鼓励孩子的探究行为,让教育自然发生,让教育回归真实的生活。
让孩子在感知、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过程中,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体验千”蕉“百态。
而教师要聚焦孩子的兴趣和提出的问题,基于小班年龄段的特点和儿童视角进行梳理,及时根据孩子的发现和问题进行调整课程方向,支持和推动她们主动发现、提出问题并探究,以及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文编辑:杜燕青
照片、图片:小一班老师及家长、网络
初审:叶凤梅
复审:汪思宇
终审:余欢德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珠海市金湾区平沙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