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藏
那些事儿
在多彩的秋天主题时,小朋友在教室里、植物角放了些南瓜、玉米、土豆作为装饰,可是当过了一个周末回来时,小朋友发现玉米变干了,土豆发芽了,南瓜也发霉了……它们怎么了?小朋友们交头接耳的交流着。
没有浇水,它们太干了。
肯定是有小虫子来过了。
要放冰箱里,我们家的蔬菜水果,妈妈都是放冰箱里,这样才不会坏。
随着冬天的到来,蔬菜瓜果应该怎么过冬?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冬藏那些事儿”班本课程故事。
什么是冬藏
什么是冬藏?我们倾听孩子的声音。
小朋友们说:“冬藏就是把东西藏在冰箱里。”“就是把食物藏在瓶子里,我奶奶就是这么做的。”“就是把好吃的东西到冬天的时候藏到箱子里。”
老师说因为冬天天气比较寒冷,难以保持食物的新鲜,比较容易坏,为了在冬天有更多的食物以供人们长期食用,便把蔬果收藏起来。
冬藏大调查
那哪些食物可以冬藏?冬藏的方式又有哪些?小朋友带着疑问开始了冬藏大调查。
从孩子们的调查中我们发现……
腌制:用盐或者糖腌制保存
风干:食物放在阴凉的地方让风吹干
发酵:通过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加工制造
窖藏:挖一个洞把食物藏起来
冬藏绘本
通过绘本孩子们体验到一年中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二十四节气变化,渐渐听懂了大自然母亲的语言。用适合孩子阅读的图画书形式,把中国传统智慧和现代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揭示了自然界的魅力和农业的趣味。
我看到的冬藏
孩子们了解到了什么是冬藏,冬藏的方式有哪些,那生活中的冬藏在哪里呢?跟着孩子们出发去找一找吧!
冬藏选择
在孩子们寻找冬藏后,他们对冬藏的方式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近距离的观察到了冬藏的各种方式。通过投票小朋友选取两种想要体验的冬藏方式。
选定了想要体验的冬藏方式后,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分成了两组。
腌制组的小朋友们说可以做成腌菜的食物这么多,我们腌点什么好呢?做什么口味比较好吃呢?腌制组的小朋友你一言我一语开始讨论了起来。
安安:我想腌黄瓜,早餐的时候妈妈给我吃过,很美味!
瑶瑶:还是腌大白菜吧!
末末:我看到腌制的大白菜都是红色的,肯定是辣的,小朋友吃不了。
凡凡:我们的菜地里有萝卜,不如就腌萝卜吧!
腌制
小朋友们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绘制了流程图,这样的方式让小朋友们对腌菜有了一定的理解,为小朋友们制作腌菜提供了经验保障。
1. 清洗萝卜,把萝卜切成小块
2.在萝卜中加入调味料
3.把腌过的萝卜进行清洗,沥干水分
4.把萝卜放入罐子里,再一次加入调味料
5.盖子盖上,密封储存
洗一洗、切一切
加入调味料
在第一次加调料腌制过程中,小朋友们发现萝卜中加入调味料,萝卜会出水?又过了一会孩子们又发现,放了糖的萝卜和放了盐的萝卜出水量是不一样的。
原来盐和糖在腌制时除了味道不一样,腌制过程中融化快慢也不同,盐在腌制时融化得快一些,而糖会融化得慢一些,而且它们都能把萝卜里面的水分赶走,有盐的萝卜水分多一些,有糖的萝卜水分少一些。
洗一洗,再一次加入酱油、醋这些调味料。
盖子盖上,密封储存,一罐子的腌菜就做好了。
腌菜活动不仅丰富了小朋友们的生活经验,也激发了小朋友们对冬藏的兴趣。小朋友们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操作进行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细心观察、比较获取经验,体验腌菜带来的快乐,进一步激发了小朋友们对冬藏的探索欲望。
发酵
除了腌制,发酵也是食物的另一种保存方式,比如我们生活中的酸奶、臭豆腐等。哪种发酵更能让幼儿直观的观察到发酵呢?老师提议小朋友们可以试试发酵豆腐,于是发酵组的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查找资料,观看发酵视频,发现发酵豆腐有需要发毛和无需发毛两种方式,小朋友更多的还是对需要发毛有着浓厚的兴趣。
切一切、蒸一蒸
裹上
腐乳曲
小朋友每天都在期待着豆腐发生变化,一有空就去观察豆腐有没有长出毛来,时刻记录着豆腐的变化。
哇,豆腐大变身了,小朋友们纷纷感叹道:“这也太神奇了吧!”等到第5天,长长的白绒毛长满了整个盆子,孩子们用稚嫩的小手在触摸和探索中,发现生活里处处充满劳动的“惊喜”。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不是一句简单的谚语,这是古人用智慧和经验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得到的真理。在“冬藏”课程中,小朋友们不仅学习体验了食物冬藏的方法,还在自然中开阔的眼界,丰富了生活经验,增长了知识。将传统文化的智慧转为孩子的真实体验,让小朋友们自由的探索、发现、成长,这也是班本课程的意义所在。这些回忆将留在小朋友们的舌尖、留在他们的指尖,留在他们的心尖。
END
编辑|中三班
初审|石尧红
终审|陆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