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探究竟
《指南》中指出“指导幼儿学习和掌握生活自理的基本方法”,除了老师及时帮助幼儿穿脱衣物以外,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学会穿脱衣裤的正确方法,这样,才能从根本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在幼儿时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帮助其在思想上树立生活自理意识,有助于提升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责任意识和自信心,对孩子今后的生活产生深远积极的影响。
课程缘起
天气渐冷,小朋友们穿的衣服渐渐多了、厚了,特别是午睡起床的时候总会出现各种有趣的场景:上衣穿反的、外套倒着穿的、干等着老师帮忙的……
“老师,这件衣服我穿不好,你能帮帮我吗?”
“老师!我不会纽纽扣。”
“老师,你来帮助我一下。”
“………….”
对于小班的孩子们来说,学会服务自己,会穿衣服是照顾自己的第一步,于是穿衣之旅开始了……
我的问题
(一)分不清领口的朝向(第一次观察)
陈刘宇舜穿了一件小外套来幼儿园,午睡起床后便请老师帮忙穿外套。老师并未直接替他穿衣,而是鼓励他先想一想,爸爸妈妈平时是怎么帮他穿衣服的,然后自己试一试。
陈刘宇舜拎起外套,上看看,下看看,想了一会儿,就把外套倒置在胸前(领口朝下),双手直接套进了两个袖洞里。发现自己穿错后,他把外套翻过来翻过去,再次将双手套进袖洞内,外套在他身前扭成了一条麻花。
(二)另一个袖洞在哪里(第二次观察)
经过第一次尝试,陈刘宇舜已经顺利分清上下,能找到领口,起床后,王老师请他自己穿上外套。只见他把外套领口朝上放在身前,把右手伸进了左手袖洞,左手便找不到袖洞了;接着又把右手退出来,伸进右手袖洞,左手从背后去够另一个袖洞,但怎么也够不着。多次尝试失败后,便向老师求助。王老师帮他拎起另外一个袖洞,他顺势把手伸进去,外套就穿好了。
今天陈刘宇舜已经可以找到两只袖子了,虽然班级很多小朋友会穿外套,但是却容易分不清外套的正反面,会把衣服的正反面穿错。这次陈刘宇舜成功穿上了外套,高兴地告诉王老师:“我自己穿好了!”表扬了他的进步后,王老师进一步问:“你的外套是正面吗?”他摇摇头,但似乎不太在意。对他来说,只要穿上就是成功,对外套的正或反尚无意识。他可能在穿衣前和穿衣后分清外套的正面和反面,但还较难主动发现自己是否穿错,也暂时无法理解穿衣过程中外套因翻转所发生的正反面变化。常常是在穿好外套之后,经成人提醒后才发现自己穿错了。
解决方式
案例剖析与解读
我园举行了保育教师工作案例分享活动,以案促学,以例促优,真正提升保育队伍工作质量与整体水平。活动现场,王老师用亲切质朴的话语从不同角度将自己工作中生动的事例和宝贵的经验娓娓道来,让我们听一听她对这个保育小故事的解读吧!
王老师:
研究表明,从1岁开始,幼儿就对脱衣服产生了兴趣。与穿衣服相比,脱衣服对幼儿来说更加简单:步骤少,对感知运动能力的要求较低,也不需要了解衣服的正反面和上下左右。因此,大部分幼儿在2.5-3岁时便能顺利完成脱衣服的动作。但穿衣服的动作对幼儿来说却复杂得多,穿衣前首先要分清衣服的基本结构(正反、左右、上下等),且不同类型的衣服有不同的结构,穿衣方式并不相同。因此,穿衣对幼儿身体协调性和感知运动能力具有较高要求。
教师观察与支持:
(一)不以固有方式限制幼儿发展
在观察的过程中,我发现,虽然成人穿外套的惯有方式确实是幼儿最为熟悉的,但对于大多数小班幼儿而言,要独立完成这套动作比较困难,超出了部分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最近发展区。实践中发现,案例中出现的“另类”穿衣方式往往更受幼儿欢迎,能力要求也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幼儿反复练习对于他们而言难度过高的成人穿衣技能,对幼儿主体的积极性和成功体验并无益处。而案例中符合幼儿能力发展特点的另类穿衣方式,不仅提升了幼儿的自理能力,也提升了其对生活自理能力的成就感。
(二)不强求技能的完整性
不少老师在面对生活技能时,总期望幼儿能在某一时间段内掌握完整技能,而罔顾幼儿本身的发展水平和规律。如案例中,陈刘宇舜最终仍无法在穿衣过程中分清正反面。对此,不必强求,只需在遵循自然发展的基础上分析成因,慢慢引导即可。这也保证了幼儿在探索、学习新技能过程中的愉快情绪与积极性。
穿衣代表着自理,
穿衣蕴藏着思考,
穿衣更是一种劳动教育;
孩子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多精彩……
图文编辑|赵羽瑶
审 核|黄留华
签 发|吴 玲